在文学界中,人们皆知桐城之地,孕育人杰,其学派清代始主盟文坛,有“天下文章,归于桐城”之美誉,其作品打破学科界限,无论是文史哲的传统领域还是翻译等外来学说,大师辈出。近代,提起人文之地桐城,人们总能想到方东美,他的身上有着儒佛道的风骨,境界超于常人之上,作品洞悉万物之道。
方东美,名珣,字德怀,为安徽桐城人,在哲学思想史上他是“东方诗哲”,而在文学界中地位亦是不容小觑,作品中洋溢着他的旷达气质。身处于政治裹挟的时代洪流中,却始终保持精神独立,不问外界是非,一生衷心向学术扬国故,而他笔下的世界亦如先生般令人敬仰与钦佩,因为那是他智慧最直接的映现。
他身居“夜半诵声不绝”的桐城,他倾听“清晨弦歌琅琅”的桐城,傍水而居,自幼与儒家文化相伴,而后眼界始大,无论身处异国还是他乡,他的精神始终萦绕在念兹在兹的中华故土,儒家气质、佛家精神、道家超脱的智慧三者交融成为先生笔下最灵动的文字。
譬如咏梅诗,古往今来,大多文人墨客为此渲染,然意与境浑者难得,方东美笔下的梅花与儒佛道思想沃土上如雪皎洁,暗香缕缕:
浩渺晶莹造化新,无云无霞亦无尘。
一心璀璨花千树,六合飘香天地春。
方东美先生出语清新自然,不事雕琢,然极尽造物之情,将天地归趋与万物自然同观合视,固赞叹梅花高洁,更多的将梅花视为万物所化的客体,信笔挥洒中韵致得以抒发展现,那是一种至真至纯、简洁凝练的朴素美,却代表了万物的所有生机与峥嵘,在天地的一隅尽然芬芳,与枯朽中孕育新的希望,哪管天地混沌、岁月转逝,这是先生经人生历练后的思想智慧,也让梅花真正具有了诗中之味,象外之象,至今读来,仍有余香阵阵,固有梅花这一意象的魅力,更多的是先生魅力。
如今,斯人已逝,唯有作品流传千古,在纷扰无绪的社会中细细品之,予人身心宁静,思想升华,恰如成惕轩先生所言:“譬江河兮浩浩,遗篇不废,历劫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