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大寒”与“腊八”的相逢就像一场不期而遇的缘分,它们年岁相仿”,在每年的寒冬腊月里交替出现,却又多次“擦肩而过”,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它们仅仅相遇过三次。它们的诗词故事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笔下也多有记载。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大寒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四季的结束,预示着新春的开始。唐代诗人元稹作有“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咏廿四气诗·大寒十二月中》)诗人认为在这个冬春交替的时节,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饮一杯腊月的温酒,享受着火炉的温暖,一起看“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的美好景象。宋朝诗人陆游则在大寒这一天选择了出行,“平明羸马出西门,淡日寒云久吐吞。醉面冲风惊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温。”(《大寒出江陵西门》)扑面而来的冷风吹散了诗人的醉意,诗人将手藏于裘衣内取暖。“纷纷狐兔投深莽,点点牛羊散远村。不为山川多感慨,岁穷游子自消魂。”狐兔纷纷向巢穴奔去,牛羊稀稀散散向远处的村庄走去,勾起了诗人心中无限的惆怅之情。
大寒节气与腊八节同在腊月,“腊”指的都是农历的最后一个月。汉人应劭在《风俗通义》中记载了不同朝代对“腊”的称呼,“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汉改为腊。”在先秦时期,腊八则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祭祀仪式,以此来祈求丰收和吉祥,但当时腊祭的日期并不固定。最终将“腊日”定为每年的腊月初八则是始于南北朝时期,南朝梁代的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有:“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腊八自此便成为了腊月里一个重要的节日。
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但是宋朝诗人陆游在腊八这一天,却感受到了腊月里暖暖的春意。“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诗人身体不好,赋闲在家,本来心情有些烦闷,路过邻居家时,邻居送了一碗腊八粥给诗人。“今朝佛粥更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诗人越发感受到了邻里的热情以及节日的温暖。在腊八时节喝腊八粥,这一传统最早开始于宋代。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清道光帝亦有《腊八粥》一诗,“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清人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中更是详细记载了做腊八粥的食材和步骤,“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每至腊七日,则剥果涤器,终夜经营,至天明时则粥熟矣。除祀先供佛外,分馈亲友,不得过午。”由此可见,在这个“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的冬日里,喝腊八粥的习俗已经深入人心了。
除了腊八粥,在腊八节这一天,人们还有祭祀祖先和神灵、打腊鼓迎新春的习俗。汉代高诱注《吕氏春秋·季冬》时提到,“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荆楚岁时记》中也记有谚语“腊鼓鸣,春草生。”人们还会敲击细腰鼓,戴上面具并扮作金刚力士,以示驱除瘟疫邪魔。明代诗人李先芳在《腊日》中也记载了人们在腊八这一天祭祀的习俗:“腊日烟光薄,郊园朔气空。岁登通蜡祭,酒熟醵村翁。积雪连长陌,枯桑起大风。村村闻赛鼓,又了一年中。”腊八这一日微微有了些春日的气息,年末的祭祀即将开始,村里的老人们聚集在一起温酒喝,即使路上的积雪和寒风颇多,在听到各个村庄响起来的祭祀鼓声后,又不住地感慨一年的时光即将过去。
过了腊八就是年,一年一岁一团圆。岁末将近,我们迎来了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见证了“大寒”与“腊八”的这场浪漫邂逅。腊八节祭祀的习俗虽然已经不再举行,但是喝腊八粥的风俗仍然保留了下来,提醒着人们寒冷的冬日即将结束,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与家人的团聚更是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