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开封市政协文史委研究员 韩鹏 李利
(接前篇)
(三)黄河下游魏国圃田北部是西周历代王妃的娘家。
周武王所封太伯后裔的“虞”地,应与郑州圃田北部原阳、延津“不周山”“西周国”“燕姞”国、周昭王房后出生的“房国”“虞”同地。据战国大梁《穆天子传·卷五》记载:“丁丑,天子里圃田之路,东至于房,西至于£丘,南至于桑野,北尽经林。煮□之薮,南北五十□十虞,东虞曰兔台,西虞曰栎丘,南虞曰□富丘,北虞曰相其御虞曰□来十虞所□辰。”[69]“圃田”一带的“十虞”,当为周武王所封太伯后裔“虞”人的居住地,也是舜帝有虞氏后裔之一“虞阏父”的守护之地。
虞阏父,一作“遏父”,为舜帝、商均后裔,世袭陶正官职,主管制陶。周武王灭商后,把长女太姬嫁给虞阏父的儿子“满”,封他在陈国(今河南淮阳),史称“陈胡公”,以护卫西周,却把“虞”人故地封给了吴太伯的后裔。
由此可判断,居住于河南郑州“圃田”北部与原阳、延津昆仑山“舂山”“县圃”的“赤乌氏”,其先祖来自中原西部的“周宗”,是西周太王亶父长子吴太伯、次子仲雍的后裔。
这说明,早在周太王亶父时期,吴太伯已回归先祖后稷、不窋在中原的故土,也是商都王畿和中国最早的“东吴(虞)”之地,并负有周太王“诏以金刃之刑,贿用周室之璧”的重任。
自此,开始了西周诸王“妻以元女”于中原,“以为周室主”的婚配历程。所以,周太王妃太姜,周王季妃太妊,周文王妃太姒、帝乙归妹,以及周武王妃邑姜,周成王妃王姒,周康王妃王姜,周昭王妃房后,周穆王妃盛姬等,均为黄河下游,或昆仑山“舂山”“县圃”一带的中原人。
回归黄河下游的“姬”姓“西周国”故土,是居住周原西伯国周人的世代梦想。直到周文王临终,仍不忘告诫周武王要“求中、得中、归中、执中”。因为黄河下游的昆仑山、天地之“中”,是周人先祖帝喾、后稷、不窋的发源地“西周国”所在。对此,《清华简·保训》等史典中已有明确记载,不再详述。
(四)魏国圃田是后人祭祀田正、后稷的“天下田”。
黄河下游、昆仑山南部与“县(玄、悬、原、平)圃”“圃(甫)田”北部一带,是包括周昭王、周穆王在内的历代周王传承的巡守之地,直到西周末期无不如此。据春秋末期墨家学派创始人墨翟《墨子·明鬼篇》记载:“周宣王会诸侯而田于圃,车数万乘”[70]。“圃”,即指郑州东部的“圃田”。
又据汉代《毛诗序》记载:周“宣王内修政事,外攘夷狄,复文、武之境土,修车马,备器械,复会诸侯于东都,因田猎而造车徒也。”[71]说明到了周宣王的西周末期,仍然在“东都”复会诸侯,“造车”田猎于中原“圃田”。对此,清代郑州学正朱炎昭作诗咏赞圃田:“东都行狩几千年,此是天王旧圃田”[72]。“天王”,不仅是指西周天王,也指夏商、甚至三皇五帝时期的天王、天皇、天帝,本是华夏民族最早发源的昆仑山玄圃地区。
后稷去世后,下葬在了魏国大梁西部的圃田泽(今为郑州圃田)北部高地,也在后稷姞妃“燕姞”国的南部,今为河南中牟与原阳之间。
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张玉书等编《康熙字典》解释“甫”:“又《尔雅·释诂》:甫,大也。《诗·小雅》:倬彼甫田。传甫田谓天下田。”[73]清代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解释“田”:“此象甫田之形。毛公曰。甫田谓天下田也”[74]。“甫田”“天下田”,也称“圃田”。
据春秋史官左丘明《左传》记载:“田畯,田大夫也。稷,田正也。稷为田官之长。”[75]这里的“田畯”,又称“田大夫”“田正”,即“田官之长”“后稷”,也是古人在圃(甫)田祭祀“田祖”“田正”“后稷”的地方。
据出自先秦的《诗经·小雅·甫田》记载:“倬彼甫田,岁取十千。我取其陈,食我农人……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76]古人在“圃(甫)田”祭祀的“田祖”,应该包括后稷及氏族在内的诸位“田正”。从古代星象文化而言,“圃(甫)田”、“天下田”的星宿之名,也称“天田星”“龙星”“灵星”,主农事,古代以壬辰日祀于东南,取祈年报功之义。因为“天田星”“龙星”“灵星”主农事,古人为了能够获得农作物丰收便世代祭祀祈祷。故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认为:“灵星即龙星也。(东汉)张晏云:龙星左角曰天田,则农祥也,见而祭之。”[77]
祭祀东方青龙宿的“天田星”“龙星”“灵星”,在周代已成为制度。据唐朝史学家杜佑《通典·礼四》记载:“周制,仲秋之月,祭灵星于国之东南。”[78]古人祭祀灵星,以后稷配食,故灵星又为后稷的代称。南朝刘宋时期历史学家范晔《后汉书·祭祀志下》记载:“汉兴八年,有言周兴而邑立后稷之祀,于是高帝令天下立灵星祠。言祠后稷而谓之灵星者,以后稷又配食星也。”[79]清末史学家王先谦《荀子集解》也解释:“灵星为后稷之代名。”[80]
由此可知,汉代以前,古人祭祀的灵星神,就是“天下田”“圃(甫)”“天田星”,即田正、谷神、后稷。这也进一步印证:尧、舜、禹时期的田正官后稷去世后,下葬在战国时期魏国大梁西部“圃田”,是中原地区特有、世代传承的历史、地理和文化。
据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地理分册》记载:“圃田泽,一作圃田。春秋时又名原圃,战国时又名囿中。故址在今河南中牟西,对古黄河下游及鸿沟水系的水量有调节作用”[81]。圃田泽历经沧桑,公元1370年,即明洪武三年,中牟知县张永泰曾建馆驿曰圃田驿,直到公元1643年,即崇祯十六年才废失。虽然后来由于水面淤积缩减、甚至消失,至今仅有小范围恢复,但直到明清时期,这里仍然是湖水泱泱,十分壮观。
五、周太王、周公治国执政思想一脉相承。
陕西岐山周人的思想文化,是三千多年前周人古公亶父自幽迁岐,中经季历、文王,到武王和周公等岐山西周先圣,在西伯国以德治仁政为核心,以创立和谐周邦、发展壮大为目标,最终推翻殷商统治所形成的周人思想文化,尤以西周建立后周公治国执政的思想理念为发展的高峰和突出代表。
(一)周太王积德行义是周公思想形成的基础。
周公的思想理念,是周代春秋时期孔子儒家学说产生的直接思想渊源,是受受到孔孟及整个儒家学派极为推崇和称道的理想与楷模。
可以说,没有以周公思想文化为代表的岐山西周思想文化,就没有后世儒家思想文化的产生和传承。因此,弄清岐山周人、尤其是周公为代表的思想文化产生和发展历史,对于当前重新认识和正确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走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同之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周太王和周公思想理念,根植于甘陕戎狄之地的农耕文化,周人也以创造甘陕等地的农耕文明而著称于世。不窟自中原西迁甘肃庆城之地后,又经历了周太王古公亶父在岐山周原复修后稷、不窟、公刘之业,积德行义的重要阶段,受到西伯国人由衷爱戴。
当初,周太王居住豳地,虽然处在农耕氏族文化和游牧氏族文化的交汇地带,却仍能复修后稷、不窟自中原传承的田农之业,在戎狄之地大力推行务耕种,行地宜,充分发展农业生产,使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成为了“庆”城地名的历史文化源头。不窟在人文初化的戎狄之地,开始了以农立邦的伟大创举,是周人部族必然和谐、兴盛、强大的奠基之作,得到当地各部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周太王积德行义,不仅受到西伯国人的普遍爱戴,也在蛮荒的戎狄之地,开创了周人“德、义”等和谐思想的先河,成为中原“五德”之一的西方“义德”思想传承的一个典范,也为岐周和谐思想文化的初步形成打下了基础。
(二)周太王行仁仗义孕育了周人代代优秀子孙。
大约到公元前12世纪,周太王率领周人进行的这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迁徙,史称“古公迁岐”。
据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大雅·绵》记载:“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82]。虽然,诗中未提及导致本次迁徙的原因,但战国史学家、大儒孟轲在魏国大梁(开封)周游时,曾对魏(梁)惠王谈到了这一问题。据孟轲《孟子·梁惠王下》记载:“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去邠,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83]
大意是,周太王曾经居住在邠(豳)地,狄人侵犯那里。太王送去毛皮和布帛,不能免除威胁;送去好狗良马,不能免除威胁;送去珠宝玉器,不能免除威胁。于是,他召集邠地父老,对他们说:‘狄人想要的,是我们的土地。我听说:君子执政,不拿用来养活人的东西危害人。各位何必担心没有君主呢?我要离开了。’他离开邠地,翻过梁山,在岐山脚下建城定居下来。邠地的人们说:‘他是个仁人,我们不能失去他。’追随太王去岐山下的人像赶集时一样多。
孟子以此说明周太王是仁人,讲义德,是可信的。太王在豳地实行德和义的思想,在儒家看来已经发展成为仁,目的是为了在戎狄之地构建一种和谐的社会局面。不然,周人以后生存和发展的艰难程度就难以预料了。
对此,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对此认识得更为全面、更为完整。他在《史记·周本纪第四》中指出:“古公亶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84]在周太王面对戎狄野蛮进攻的态度上,司马迁与孟子的认识是完全相同的。这就使周太王在自幽迁岐的族群问题上,更增加了道德的感召力,因此追随者既有豳人,也有周边国人。
总之,周太王的仁人思想行为,教育和影响了儿子季历、孙子文王、曾孙武王、周公、召公等一代代周人,也成为周武王去世后,周公辅佐周成王治国执政的根本思想方法。
(三)周公思想是对周太王治国理念的总结和弘扬。
古公迁岐,始终不忘回归后稷、不窟先祖居住的故地中土、中原、中国;始终坚守中和、中正、中庸的思想文化理念,并成为后世子孙践行思想的巨大动力。
因此,后人认为,后稷之孙,实惟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虽然,岐山周原是周太王看准的落脚点,但要想回归中原,就必须获得中原先进的思想文化,走强国富民之路,也必须加强与中原母系氏族酋长姜、任、姒等姓的长期和亲关系。
于是,至少自古公亶父时期,就开始与中原母系氏族建立了通婚关系,周王姜、任、姒等姓诸妃,也一直运用所掌握的中原文化知识,哺育了一代代周人的优秀子孙,由此揭开了姬姓与中原母系氏族的和亲联盟,谋划灭商兴周的序幕。
有史家统计,从此以后到西周王朝终结,几乎每代的周王都有同中原母系氏族姜、任、姒等姓联姻的情况出现。这一重要决策,为周族的发展和西周王朝的兴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也为周人子孙思想方法形成和创新打下了牢固基础。
历史证明,正是由于周太王积德行义的仁人之举,才建立了西伯国人与人、人与它族、人与中原氏族、人与岐山周原之地的和谐关系,才使周人在岐山周原立足、发展壮大,为岐周和谐文化真正形成、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而周公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正是在周太公、周王季、周文王营造的这种家族、地理和社会大环境下,逐步继承和创新而大成的。
周公思想文化的核心,是效法天地自然之道,吸取上古时期发源于中原的五行、五方、五帝、五德文化精华,结合周人先祖教育的思想、方法传承,创新出的具有西周“义德”特色的思想文化,也是周人治国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成为了整个周代思想界、文化界、天王、诸侯、儒家共同效法和尊崇的思想道德规范。
总而言之,先秦古籍《山海经》记载的“西周国”,起始于黄河下游中原昆仑山的历史,再次印证了昆仑山具有包括周人在内的华夏民族发源地的显赫地位;印证了“西周国”“西伯国”“姬”姓先祖黄帝、嫘祖、帝喾、后稷、不窋等,最早出生于黄河下游昆仑山、青丘玄池、轩辕丘(楼)、不周山、燕姞、圃田一带的上古历史。黄河下游的昆仑山,不仅是周人始祖、周人思想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周人发动“牧野之战”,“逐鹿中原”,实现“求中、得中、归中、执中”伟大夙愿的成功之举。
[文献来源]
[1]苏勇 点校:《易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
[2](汉)刘安 等编著 高诱 注:《淮南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9。
[3](汉)韩婴 撰 许维遹 校释:《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6。
[4]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7.1。
[5](东汉):《王充论衡》,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9。
[6](汉)赵晔:《吴越春秋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1。
[7](晋)郭璞 注 张耘 校:《山海经 穆天子传》,岳麓书社,2007.11。
[8]黄怀信 译:《大戴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11。
[9](汉)司马迁 撰 (宋)裴骃 集解(唐)司马贞 索隐 (唐)张守节 正义 顾颉刚 领衔点校 赵生群 主持修订:《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史记>》,中华书局,2014.8。
[10](晋)皇甫谧 等:《帝王世纪 世本 逸周书 古本竹书纪年》,齐鲁书社,2010.1。
[11](北魏)郦道元 撰:《水经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9。
[12](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7.11。
[13](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11。
[14]同[9]。
[15]《道藏》载《河图稽命征》,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重新印影涵芬楼本,1988.3。
[16]《道藏》载《河图始开图》,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重新印影涵芬楼本,1988.3。
[17]《道藏》载(唐)王瓘:《轩辕本纪》,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重新印影涵芬楼本,1988.3。
[18]丘光明:《精美的度量衡标准器——新莽铜嘉量》,《中国计量》,2012年07期。
[19](唐)李吉甫 贺次君 注解:《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6。
[20](唐)魏徵:《隋书》,中华书局,1997.9。
[21](唐)白居易 著 谢思炜 校注:《白居易诗集校注》, 中华书局,2006.8。
[22]康冀楠:《【八朝古都·魏】浚仪:华夏古邑 中原重镇》,开封网-汴梁晚报,2018.11.10。
[23](明)顾炎武:《历代宅京记》,中华书局,2004.5。
[23]同[9]。
[25]同[3]。
[26]《诸子百家丛书:论衡、山海经、书经、抱朴子、管子、墨子、庄子、老子 列子、孔丛子 曾子全书 子思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3。
[27]同[26]。
[28]同[9]。
[29]同[26]。
[30]同[2]。
[31](战国)孟轲(宋)朱熹 注:《孟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
[32]同[9]。
[33](清)顾炎武 著 陈垣 校注:《日知录校注》,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8。
[34](清)张玉书 等:《康熙字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5。
[35](汉)许慎 著(宋)徐铉 校:《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13.7。
[36](宋)郑樵 编:《通志》,中华书局,1987.1 。
[37](清)孙灏(清)顾栋高(清)田文镜(清)王士俊:《河南通志(复印本)》,四库馆,1868.8。
[38](清)蒋廷锡 王安国:《大清一统志》,清道光9年[1849],康熙(复印本)。
[39]程俊英 蒋见元:《诗经(鲁颂)注析》,中华书局,1991.10。
[40](清)朱右曾 王国维 黄永年 校点:《古本竹书纪年辑校 今本竹书纪年疏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3。
[41](汉)宋衷 注(清)秦嘉谟 等辑:《世本八种》,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9.7。
[42]同[40]。
[43](汉)郑玄 注:《周礼》,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7。
[44](战国):《左丘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2。
[45](清)纪晓岚:《四库全书·江永<春秋地理考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
[46]同[41]。
[47](汉)班固 撰:《汉书》,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12。
[48]同[10]。
[49]同[9]。
[50]同[19]。
[51]同[9]。
[52][53]同[40]。
[54]同[9]。
[55]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3。
[56](清)崔述:《丰镐考信录》,中华书局,1985.1。
[57]同[9]。
[58]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李学勤主编:《清华简<保训>集释》,中西书局,2018.12。
[59]同[7]。
[60](西汉)焦延寿 著:《焦氏易林注》,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3。
[61][62](唐)杜光庭 撰 罗争鸣 辑校:《杜光庭记传(<墉城集仙录>等)十种辑校》,中华书局,2013.12。
[63](唐)杜佑 著:《通典》,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1。
[64](清乾隆):《新乡县志》,新乡市史志办,内部出版 2006.01。
[65]同[10]。
[66][67]同[7]。
[68]同[9]。
[69]同[7]。
[70]同[25]。
[71]洪业 等 编纂:《毛诗 周易 毛诗注疏引书 周礼附注疏引书 仪礼附郑注及贾疏引书 等引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9。
[72]古都文化丛书编纂委会:《郑州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12。
[73]同[34]。
[74](东汉)许慎 撰 (清) 段玉裁 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2。
[75]同[44]。
[76]同[39]。
[77]同[9]。
[78]同[63]。
[79](南朝宋)范晔 撰 (唐)李贤 等注:《后汉书》, 中华书局,2000.5。
[80]王先谦 著 沈啸寰 王星贤 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出版,1988.9。
[81]夏征农:《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9。
[82]同[39]。
[83]同[31]。
[84]同[9]。
以上文章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国学百科网意见,仅供学术探讨。
注:国学百科网原创首发,如需转载请联系国学百科网编辑,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