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石一枝
章太炎,出生于1869年,浙江余杭人,原名学乘,字枚叔。世人常称之为“太炎先生”,又号“膏兰室主人”、“刘子骏私淑弟子”等。清末民初明初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历史、哲学、政治等,著述甚丰。代表作《国故论衡》、《章太炎医论》、《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等。1926年,上海《时报》做了一个《文坛点将录》,模仿水浒一百单八将的形式,给当时的文化届大腕们做了一个大排名,其中排在首位的,是章太炎。可见其地位之高。
章太炎先生可谓桃李满天下,章太炎记载的学生有:鲁迅、许寿裳、周作人、钱玄同、沈兼士、马幼渔、朱希祖、吴称仕、黄侃、汪东、曹聚仁、刘文典等。其中鲁迅在临终时回忆其师章太炎:“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模。”此外黄侃评价其师章太炎道:“文辞训故,集清儒之大成;内典玄言,阐晋唐之遗绪;博综兼擅,实命世之大儒。”
章太炎先生的治学之法被称为“地上派”,其治学有四言:不以全文疑群经,不以赝品校古史,不以甲文黜许书,不以臆说诬诸子。章太炎坚持要弘扬国学,国学是面临西方挑战之际的最大精神动力,他在《国学讲习会序》中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持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可见国学对于当时中国的重要性,章太炎认为国学是立国的根本,没有国学,就没有力量与外来力量抵抗与斗争。
想起他所处的那个时代,那个风雨交加、腥风血雨的时代,是华夏文明的低潮期,国学文化风雨飘摇,国人文化自信度几乎为零,新文化运动竖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首先就拿汉字开刀,当时普遍的认为汉字低级落后,文人们强烈要求汉字拼音化。只有章太炎先生自成一股清流,他引经据典、洋洋洒洒写出了《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反对汉字拼音化,总结方块汉字的优点和长处。
章太炎先生。近代以来,中华国运举步维艰,章太炎先生以一介书生,弃笔从戎,大力提倡排满救国,侠气凌然又高风亮节。在历经沧桑、叱诧风云过后又自甘寂寞,推入书斋静心做学问、治学、讲课,虽学识渊博却从不卖弄学问。这种精神值得传承和弘扬,老先生也是我们永远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