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研学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开封古陈留与三皇五帝“中央之国”(二)

作者:韩  鹏

(接前篇)

炎、黄二帝后裔及其帝都在地理上一脉相承。黄帝长子为玄嚣。玄嚣因初居在太极“五行”东方的“青阳”之地,又称“青(清)阳氏”。玄嚣称帝前的封地在开封古陈留空桑北部初留、东里(黎)一带的古“青阳”。唐代当地建有“清阳寺”,以祭祀青阳帝玄嚣。玄嚣成年后,迁徙到天地之中西部,即“五行”金、“五色”白、“五方”西方的“嚣(敖)山”,今为郑州荥阳三皇山。也以五行五色五方的金天、白色、西方,而称金天氏、白帝、西方帝少昊。

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颛顼,接替了昌意的哥哥青阳氏玄嚣的帝位。颛顼称帝前的封地,在开封古陈留空桑南部的杞县古高阳,故称颛顼为“高阳氏”。据战国时期秦国宰相吕不韦所著《吕氏春秋·古乐》记载:“帝颛顼生自若(济)水,实处空桑,乃登为帝。”北宋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引《图经》记载:开封“浚仪有高阳故城,颛顼高阳氏佐少昊有功,封于此城。”开封古陈留空桑、高阳一带,是颛顼苗裔壮、侗、苗、黎、瑶、水(睢)、景颇等南方民族的发源地。壮、侗、苗、黎、瑶、水(睢)、景颇等南方民族,也是伏羲、女娲、昌意、颛顼、大禹“龙蛇”“长虫”“蛇族”“巴蜀”“姒”姓的传承人。

出生在开封济(若)水的黄帝次子昌意,在黄河中游娶蜀山氏昌仆(景颇)生下颛顼,大禹为颛顼的子孙。至今“黎”在壮语中,仍是“蛇”的意思和称呼。而“黎”在黎族中还有开封古陈留空桑所在地杞县之“杞”的读音。由此,否定了郭沫若等学者关于蜀山氏、巴蜀、若(济)水、浊(濁、淖)水、颛顼等文化之源,背离中原的观点。

继承颛顼帝之位者,为高莘氏(有莘氏)帝喾,帝都在开封古陈留空桑北部的有莘国。据唐代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志》记载:“汴州陈留县故莘城(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古莘国地),此即汤妃所生之国,伊尹耕于是野者也。”说明黄帝后裔玄嚣帝、颛顼帝、帝喾均居住在开封古陈留一带。

帝喾在有(古)莘国建有“亳都”(今开封祥符区杜良乡东辛庄)。“亳都”的北部,依次为商汤讨伐夏桀的首战地“招讨营”;夏杼王都老丘(今开封祥符区杜良乡国都里一带);昌意出生的古济(若)水(今黄河);商汤灭夏桀之地鸣条苍梧(今封丘县黄陵岗平街村一带)。鸣条苍梧之地,也是伏羲出生的雷泽(今青龙湖);炎帝下葬的长沙山;帝喾时期的九嶷山;舜帝时期的鸣条苍梧山;春秋时期的平丘;八卦八风的条风之地。

所以,唐朝政治家、史学家《隋书·列传》引汉代易书“《稽览图》云:太平时,阴阳和合,风雨咸同,海内不偏,地有阻险,故风有迟疾。虽太平之政,犹有不能均同,唯平均乃不鸣条,故欲风于亳。亳者,陈留也。”说明帝喾的古莘国亳都之“亳”文化,是由伏羲在开封古陈留划分九州之一的东北州,即亳(薄)州和大禹所划九州之一的东北州,即兖州文化传承而来。因此说,开封古陈留,是华夏民族“亳”文化的发源地。

尧帝是高莘氏帝喾的儿子,也居住在开封古陈留空桑一带。据春秋末期思想家墨翟《墨子·尚贤》记载:“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其中“服泽之阳”,也称“服阳”“负阳”“雷夏”“负夏”“阳夏”等。“负夏(阳)”之“负”与“服泽”之“服”音同。据济南教育学院徐北文所著《大舜行迹考》记载:清末经学家“孙诒让以负夏与服泽当为一地”。其中“服泽”之“服”与“逢泽”之“逢”双声,可通假,故“服泽”也称“逢泽”,是“三皇五帝”“中央之国”的南海。

济南教育学院张华松在《我国文明社会肇始于虞代》中认为:“《战国策·秦策四》‘魏伐邯郸,因退为逢泽之遇,乘夏车,称夏王’。鲍注云:‘开(启)封之东北有逢池,或曰宋之逢泽’。逢与服双声,可通假,故逢泽即服泽,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也在济水流域的附近”。

“负阳”和“服阳”在太极两仪中的含义相同,是指太极昆仑文化中的“负阴抱阳”,即阴阳相结合,彼此调和而生万物的意思,自然也指太极阴阳交合的昆仑之地。南朝著名史学家裴骃《史记·集解》也引东汉经学大师郑玄言:“负夏,卫邑”。其中“卫邑”,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卫国“平丘(古鸣条)”“仪邑(古浚仪,今开封)”。战国时期《孟子》有“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的记载。对于“负夏”,西汉礼学家戴德《礼记·檀弓》解释说:“负夏。又阳夏,在开封。”“负夏”、“服阳”、“逢泽”均在开封古陈留空桑一地。

尧帝在空桑之地禅让帝位于舜。汉代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其中“中国”,就是舜在“南河之南”称帝的“三皇五帝”“中央之国”。春秋末期墨翟《墨子·尚贤》也有记载:“尧得(舜)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天下之政,政天下之民。”其中“服泽”就是“三皇五帝”“中央之国”南部的逢泽。

舜帝在开封古陈留空桑之地禅让帝位于大禹。据汉代刘向《淮南子·本经训》记载:“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江淮通流,四海溟涬,民皆上丘陵、赴树木。舜乃使禹疏三江五湖,辟伊阙,导廛、涧,平通沟陆,流注东海。鸿水漏,九州干,万民皆宁其性。”对此,宋代学者罗泌《路史》记载说“若乃伊尹之生,共工氏之所灌,则陈留矣”。

大禹在开封夏王杼都老丘北部的鸣条为舜帝下葬后,为其守丧三年。对此,西汉司马迁《史记·夏本纪》记载:“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之后,为了让舜帝之子商均继承帝位,大禹主动告别舜都“负夏”“鸣条”的商均,回到自己的封地、鸿沟、汴水之滨的“阳城”以避帝位。

因此,西晋大学者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记载:“禹避商均浚仪(开封)。”后来,在百姓的极力推荐下,才禅让帝位于开封浚仪南部的“阳城”。南宋学者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也引战国“《世本》言,夏后居阳城,本在大梁之南,今陈留浚仪也。”其中“夏后”,是指在开封济水、轩辕楼(丘)南部治理浪荡渠、鸿水后,禅让帝位于浪荡渠、鸿水岸边禹王台的夏王大禹。

因此,汉代司马迁《史记·封禅书》记载:“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其中“河洛”之“洛”,周代之前应指“雒”,即“淮”。据南朝裴骃《史记集解》引徐广(东晋大学者)言:“‘雒,一作淮’。指淮阳国,地在今河南东部茨河上游南北一带,都于陈,在今河南淮阳县。”所以,最早的“洛水”为“雒水”,而“雒水”也指自开封鸿沟南流的“淮阳渠”“淮水”。至于“洛邑”之“洛”、“雒”,应该是西周之后出现的地名,而“河洛之间”最早则应指黄河与淮河之间的开封古陈留一带,与西周之后出现的“河洛”不是一个地理方位。

西周时期,周公旦平定三监叛乱后,为了拱卫周朝,抵御东部的淮夷人西进,便将舜帝后裔陈胡公的陈国,自陈留舜帝帝都“负夏”“鸣条”一带重新封到河南淮阳之地,以奉祀舜帝。同时,陈胡公也把舜帝“中央之国”及其先祖伏羲、女娲、“洛”、“雒”、“淮”等华夏文化带到了淮夷人活动的淮阳、淮河流域。而开封陈留的聃国,则被周公旦封给十弟老季载,也称“老丘”。聃国西部的开封“仪邑”则归属卫国,被周公旦封给了九弟卫康叔封。卫康叔之所以名字称“封”,是因为他的封地卫国之地,为黄帝胙土封氏所封的“封钜国”、夏启所封的“封父国”,是“封人”世代居住的祖地。卫康叔以封地为名,故称姬“封”,也是开封和封丘之“封”曾为卫国之地的文化和地理来由。

一般认为,华夏民族发源于洛阳黄河与洛河之间的“河洛”地区,但从伏羲八卦八方历法文化来看,洛阳之地南为洛水、北为河水,不具备“南方天乾为河水出龙图,北方地坤为洛水出龟书”的自然环境和历法关系。

从史料分析来看,西周之前“河洛”应指开封古陈留地区的南部鸿沟、北部济水,至今鸿沟流域的陈留尚有“河图村”、包拯“龙马负图处”石碑等和史料记载的“洛架水”、“伊水”为证,是名副其实的“河洛人”居住地。

因此,古人说尧、舜、禹三代帝王之都,均在“三皇五帝”昆仑山“中央之国”的开封古陈留,即“河洛之间”一带,并不是无端的传言,其深厚的华夏文化内涵值得我们认真、深入地进行发掘。

以上文章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国学百科网意见,仅供学术探讨。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