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研学

您的位置 首页 音乐艺术

音乐艺术

音乐艺术是一种艺术形式,用有组织的音构成的听觉意象,从而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音乐艺术由形式和内容所组成,通过一定表现手段呈现感性内容,展现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意志。传统音乐艺术基于中国音乐,后者又称为中国民族音乐,指用中国传统乐器以独奏、合奏形式演奏的中国传统音乐。

音乐种类

1、器乐音乐

器乐音乐是指用乐器演奏的音乐,或以乐器为物质基础,借助乐器的性能特征,结合演奏技巧的应用,所表现一定情绪与意境的音乐作品。

(1)发展历史

器乐音乐历史悠久,《战国策》中便有记载“临淄甚实而富,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在隋唐时期,琵琶成为“大曲”乐队中的主奏乐器之一,且琵琶名家迭出,技艺高超,新调繁兴。


琵琶

自宋以后,除了宫廷音乐和寺庙音乐中的器乐、古琴音乐、琵琶音乐等等以外,其他器乐表现形式有用箫管、笙、嵇琴、方响等乐器合奏的“清乐”;用笙、笛、方响、小提鼓、拍板、扎子等合奏的“清乐”;一二件乐器合奏的“小乐器”;用胡琴、琵琶、三弦和筝合奏的“弦索”;用笛、管、箫、弦,提琴、云锣、汤锣、木鱼、檀板、大鼓等乐器合奏的“十番鼓”,以及“丝竹”、“吹打”、“锣鼓、“十番锣鼓”等等。

建国后,民族器乐进入了一个新发展时期。在发展新的表演形式、整理改编传统曲目和创作新曲等方面,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为世人所瞩目。

(2)乐器分类

①吹奏乐器

中国吹奏乐器的发音体大多为竹制或木制。根据其起振方法不同,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以气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动的有箫、笛(曲笛和梆笛)、口笛等。

第二类,气流通过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动的有唢呐、海笛、管子、双管和喉管等。

第三类,气流通过簧片引起管柱振动的有笙、抱笙、排笙、巴乌等。

代表作品:

如笛子的代表曲目有《姑苏行》、《春到湘江》、《喜相逢》、《鹧鸪飞》、《牧笛》等。《姑苏行》采用昆曲音调,具有江南风味。乐曲典雅,表现了古城苏州(古称姑苏)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喜相逢》原为蒙古一首民间乐曲,后被山西梆子、二人台吸收为过场音乐,用来伴奏戏中角色入洞房、拂试灰尘等动作。改编后,表现一对情人惜别和重逢时的心情。

由于发音原理不同,所以乐器的种类和音色极为丰富多彩,个性极强。并且由于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不同以及地区、民族、时代和演奏者的不同,使民族器乐中的吹奏乐器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极其丰富的演奏技巧,具有独特的演奏风格与流派。

②弹拨乐器

中国的弹拨乐器分横式与竖式两类。横式,如:筝(古筝和转调筝)、古琴、扬琴和独弦琴等;竖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和扎木聂等。

弹奏乐器音色明亮、清脆。右手有戴假指甲与拨子两种弹奏方法。右手技巧得到较充分发挥,如弹、挑、滚、轮、勾、抹、扣、划、拂、分、摭、拍、提、摘等。右手技巧的丰富,又促进了左手的按、吟、擞、煞、绞、推、挽、伏、纵、起等技巧的发展。


古筝

弹奏乐器除独弦琴外,大都节奏性强,但余音短促,须以滚奏或轮奏长音。弹拨乐器一般力度变化不大。在乐队中除古琴音量较弱,其它乐器声音穿透力均较强。除独弦琴外,多以码(或称柱)划分音高,竖式用相、品划分音高,分为无相、无品两种。除按五声音阶排列的普通筝等外,一般都便于转调。

代表作品:

以古筝为例,《渔舟唱晚》是传统的古筝独奏名曲,名字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绘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

娄树华的《渔舟唱晚》,是中国古筝艺术史上划时代的作品,它是用古曲《归去来兮》为素材,发展编创而成者。

此外还有《高山流水》《汉宫秋月》《寒鸦戏水》《出水莲》等代表作品。

③打击乐器

中国民族打击乐器品种多,根据其发音不同可分为:

1、响铜,如:大锣、小锣、云锣、大、小钹,碰铃等;

2、响木,如:板、梆子、木鱼等;

3、皮革,如:大小鼓、板鼓、排鼓、象脚鼓等。

中国打击乐器不仅是节奏性乐器,而且每组打击乐群都能独立演奏,对衬托音乐内容、戏剧情节和加重音乐的表现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民族打击乐器在中国西洋管弦乐队中也常使用。

民族打击乐可分为有固定音高和无固定音高的两种。无固定音高的如:大、小鼓,大、小锣,大、小钹,板、梆、铃等有固定音高的如:定音缸鼓、排鼓、云锣等。

代表作品:

如舟山锣鼓,其乐器配制齐全,其中的两大主奏乐器分别是由十三面锣组成的排锣和由五面鼓组成的排鼓,其演奏风格独特,音量对比鲜明,音响色彩丰富。舟山锣鼓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舟山锣鼓》、《八仙序》、《渔家乐》、《沙调》、《潮音》等。

④拉弦乐器

拉弦乐器主要指胡琴类乐器。其历史虽然比其它民族乐器较短,但由于发音优美,有极丰富的表现力,有很高的演奏技巧和艺术水平,拉弦乐器被广泛使用于独奏、重奏、合奏与伴奏。

拉弦乐器大多为两弦少数用四弦如:四胡、革胡、艾捷克等。大多数琴筒蒙的蛇皮、蟒皮、羊皮等;少数用木板如:椰胡、板胡等。少数是扁形或扁圆形如:马头琴、坠胡、板胡等,其音色有的优雅、柔和有的清晰、明亮;有的刚劲、欢快、富于歌唱性。


四胡

代表作品:

如二胡,又称“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一种中国传统拉弦乐器。二胡名曲有《二泉映月》《良宵》《听松》《赛马》《葡萄熟了》等。著名二胡演奏家有刘天华、华彦钧、孙文明等人。

2、戏曲音乐

戏曲音乐是中国汉族戏曲中的音乐部分,包括声乐部分的唱腔、韵白和器乐部分的伴奏、开场及过场音乐。其中以唱腔为主,有独唱、对唱、齐唱和帮腔等演唱形式,是发展剧情、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表现手段。唱腔的伴奏、过门和行弦起托腔保调、衬托表演的作用。开场、过场和武场所用的打击乐等则是喧染气氛、调节舞台节奏与戏曲结构的重要因素。

中国戏曲音乐集中的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最高水准,是我国各门类音乐的集大成者,融歌、舞、乐为一体,以唱、念、做、打为基本表现手段的戏曲艺术。

戏曲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两大部分,声乐部分主要是唱腔和念白,它是戏曲音乐的主体。

(1)唱腔

传统戏曲音乐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指中国戏曲中,需要穿插曲调(如歌谣体、曲牌体)的演唱法的总称。

戏曲中的唱腔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抒情性唱腔,其特点为速度较缓慢,曲调婉转曲折,字疏腔繁,抒情性强。它宜于表现人物深沉而细腻的内心感情。许多剧种的慢板、大慢板、原板、中板均厉于这-类。

第二种是叙事性唱腔,其特点为速度中等,曲调较平直简朴,字密腔简,朗诵性强。它常用于交代情节和叙述人物的心情。许多剧种的二六、流水等均属于这一类。

第三种是戏剧性唱腔,其特点为曲调的进行起伏较大,节奏与速度变化较为强烈,唱词的安排可疏可密。它常用于感情变化强烈和戏剧矛盾冲突激化的场合。各戏剧中的散板、摇板等板式曲调都属于这一类。

(2)念白

念白是我国戏曲中一种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它以一种介于读与唱之间的音调将语言戏剧化、音乐化,在戏曲中常与唱腔部分互相衔接、陪衬、对比,形成戏曲中最能表达人物 的内心独白,体现人物思想的一种手法。

戏曲舞台上的念白形式有:

散白:在节奏、音调上比日常生活言语有所夸张。

韵白:经过更为复杂的艺术加工,其字音、声调的高低起伏与抑扬顿挫更为夸张,距离日常生活语言较远。

数板:将节奏自由的语言纳入固定节奏的规范之中,通常用一眼板或流水板形式出现,常以切分节奏的运用为特点,节奏感强烈。

引子:半唱半念,念为韵白,唱则有固定的音高与节奏旋律,可视为念唱相间的混合体。

(3)器乐

戏曲采用器乐作为表现手段,主要用于伴奏唱、做、念、打,即表演艺术,以及为了开展戏剧矛盾,塑造人物性格,抒发思想感情和渲染舞台气氛。器乐伴奏的任务由乐队担任。戏曲乐队由两部分组成,弦管乐部分称文场,打击乐部分称武场。合称文武场。

中国戏曲音乐的主奏乐器有:昆剧的曲笛,秦腔、豫剧、河北梆子等梆子戏的板胡,京剧、汉剧等皮黄戏的胡琴,以及山东吕剧的坠子琴等等。主奏乐器具有同音色和演奏方法,常常是形成这一剧种特有风格色彩的重要标志。


曲笛

打击乐器在戏曲中使用极广,有突出的艺术效果。戏曲的唱、做、念、打都具有很强的节奏性。如锣鼓,锣鼓是一种音响强烈,节奏鲜明的乐器,它是戏剧节奏的支柱,能增强戏曲演唱、表演的节奏感和准确性,帮助表现人物情绪,点染戏剧色彩,烘托舞台气氛。

代表作品:

按照剧种分类,可划分为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代表作有《宇宙锋》、《玉堂春》、《长坂坡》、《群英会》、《打渔杀家》、《五人义》等。

豫剧起源于中原(河南),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代表作有《春秋配》、《梵王宫》、《三上轿》、《黄鹤楼》、《三拂袖》等。

越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代表作有《赖婚记》、《珍珠塔》、《双金花》、《懒惰嫂》等。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其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代表作有《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赵桂英》、《慈母泪》等。

评剧,是流传于中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代表作有《安安送米》、《庵堂认母》、《白蛇传》、《败子回头》、《搬窑》等。

3、民歌

民歌是指每个民族在古代或者近代时期创作的带有自己民族风格特色的歌曲,是每个民族劳动人民的传统歌曲,是各类民间音乐的基础。

在中国,由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存有丰富多彩的民歌。一般来说,中国民歌可以划分成三大类别:

(1)山歌:

山歌是指人们在田野劳动或抒发情感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它的内容广泛,结构短小,曲调爽朗、情感质朴、高亢、节奏自由。

山歌,主要集中分布在高原、内地、山乡、渔村等地区。流传极广,蕴藏极丰富。山歌是中国民歌的基本体裁之一。山歌的节拍、节奏较自由,旋律进行起伏较大,上下句结构的较多,歌词往往只有一两段,并多用对偶句子。

代表作品:

山歌的歌种是不同地区民间对本地山歌的独特称谓,常见的种类有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青海、甘肃等地的“花儿”、“少年”,湖北的“赶五句”,四川的“晨歌”,安徽的“挣颈红”等等。

如德化山歌。如劳动歌类有《呼牛歌》、《牧牛歌》、《作田歌》等;时政歌类有《抗日救国好名声》、《月光光》、《翻身歌》等;仪式歌类有《诀术歌》、《节令歌》《祭典歌》等;情歌类有《全心全意共娘好》、《生水娘子》等;生活歌类有《劝孝歌》、《顾牛歌》等。

(2)小调

小调,是中国汉族民歌体裁类别的一种。一般指流行于城镇集市的汉族民间歌舞小曲。经过历代的流传,在艺术上经过较多的加工,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

小调多数属分节歌形式,一曲多段词,常采用四季、五更、十二时等时序体,多侧面、较细致的陈述内容。小调的节奏规整,节奏型丰富多变,歌唱形式以独唱为多,其次为对唱和一领众和等。小调的歌词格式多样:除七字句外,也有长短句式,除二句,四句常见外,也常有非对偶的三句、五句等结构;加上衬词的丰富多变和格律化,使小调的曲式结构较之号子、山歌更为成熟且富于变化。

代表作品:

小调大体可分为3类﹕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如《山坡羊》、《寄生草》、《闹五更》、《耍孩儿》、《银纽丝》﹔清代的如《剪靛花》、《玉娥郎》、《倒扳桨》、《鲜花调》、《湖广调》等。其中《剪靛花》调,使用它的曲目很多,如《放风筝》、《丢戒指》、《十二月观灯》、《四季歌》、《大踏青》等不下数十种。

(3)劳动歌曲

劳动歌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专指号子﹐以与劳动动作相配合的强烈声音节奏和直接促进劳动的功用为其基本特征。广义的包括在劳动中唱的歌﹐如草原牧歌﹑采茶歌等。后一类歌﹐有些也配合劳动动作而歌唱﹐一般对劳动也能起一定的鼓舞和调节情绪的作用﹐但无明显的与劳动动作相配合的强烈声音节奏。广义的劳动歌﹐有时也可归入生活歌中。、

代表作品:

如川江号子,是川江船工们为统一动作和节奏,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合唱的一种一领众和式的民间歌唱形式。重庆市和四川东部是川江号子的主要发源地和传承地。代表曲目有《十八扯》、《八郎回营》、《桂姐修书》、《魁星楼》等。《拉纤号子》、《捉缆号子》、《橹号子》、《招架号子》、《大斑鸠》、《小斑鸠》等。

4、舞蹈音乐

中国的民间舞蹈也是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其中最流行的有秧歌、腰鼓、跑旱船、花灯、采茶等。

舞蹈音乐可按照声乐和器乐进行划分。

(1)声乐类民间歌舞音乐,即采用歌唱方式来表现民间舞蹈的内容情绪,并与舞蹈配合出现的民间音乐形式,又称为舞歌。

代表作品:

如花鼓调。花鼓舞流行与我国、山东、南方的安徽、浙江、江苏等汉族地区,在湖南、湖北、山西、陕西等省也有分布。广义上包括流行与南方的安徽花鼓灯、湖南地花鼓等表演性歌舞以及江西的夹湖花鼓等小型歌舞综合表演。表演形式为常采用两人对舞的形式表演,一般为一男一女,男持小镗锣,女挎小花鼓,边歌边击,相对而舞。

(2)声乐类民间歌舞音乐

代表作品:

如秧歌。汉族歌舞的主要形式之一,狭义的秧歌专指俗称为“地秧歌”和“高跷”的两类节目。广义的“秧歌”主要分两类:一类指民间节庆集会时,可穿插或同时表演的各种歌舞节目等;另一类指某些在秧歌基础上向戏曲、曲艺过渡的艺术类型。

地秧歌

5、说唱音乐

说唱音乐,说唱艺术是说(白)、唱(腔)、表(作)三位一体的艺术。也称曲艺。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分类及代表:

1、按“说”、“唱”来区分,可以分为下面几类:

(1)说类:主要有相声、评书、评话等。

(2)唱类:主要有鼓词、单弦、清音、渔鼓、南音、坠子、琴书、二人转等。

(3)韵诵类(介乎说唱之间):主要有山东快书、数来宝、快板、锣鼓书、萍乡春锣、四川金钱板等。

(4)叙说为主,兼有唱篇的(既有无伴奏的说,又有音乐伴奏的唱),有苏州弹词、山东琴书、徐州琴书、恩施扬琴、武乡琴书、安徽琴书、贵州琴书、云南扬琴等。

2、按地区分,可分为南北两路。

(1)南路主要有:苏州评弹、扬州评话、四川清音、湖北渔鼓、长沙弹词、广东南音等。

代表作品:

苏州弹词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苏州评话广泛流行于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吴语地区,同苏州弹词合称“评弹”。苏州评话为大书,苏州弹词为小书,总称“说书”代表性节目有《三笑》、《倭袍传》、《描金凤》等。

(2)北路主要有:各种大鼓、琴书、单弦、数来宝、好来宝、二人转、山东快书、河南坠子等。

代表作品:

山东大鼓是我国北方现存最早的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山东大鼓传统节目繁多,已知有中篇《三全镇》、《金锁镇》、《大破孟州》、《大送嫁》、《范孟亭推车》等数十部;短篇段儿书尤为丰富,以《三国》题材的唱段最多,有《东岭关》、《长坂坡》、《河北寻兄》等六十余段;其次是《红楼梦》题材的唱段,有《黛玉葬花》、《宝玉探病》等十余段;《水浒》唱段有《李逵夺鱼》、《燕青打擂》等。

曲艺中的说书、相声、快板等,已流行全国各地,但所用方言不同。

6、综合性乐种

是指兼具以上五种类型中两类或两类以上的乐种。

艺术价值

传统音乐艺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它是一定音乐思想特殊本质的集中体现,是音乐思想意识的结晶,展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对其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已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同时,其题材内容和体裁特征反映了中华人民历史生活的方方面面,丰富了传统音乐史及其相关研究,为文学等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参考来源:

百度百科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