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开封·韩鹏
[摘要]中国先民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摸索出了自然、人类和社会存在的基本规律,将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为道德规范,指导自己的生活、繁衍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集中体现在朴素、唯物、形象的“太极八卦”“天人合一”“生生不息”的文化之中。它是上古时期华夏先民生存和发展最根本指导原则,也是当时最为先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重新运用朴素唯物主义的“太极八卦”“天人合一”根本原理,指导现代国家治理、变革与转型,建设人类和合、大同的社会形态,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族精神 太极和合 大同世界 华夏文明 价值观 世界观 社会形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数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特标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些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历史上中华民族战胜种种艰难险阻而薪火相传的伟大精神瑰宝,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一个国家、民族传承和发展的精神命脉,也是华夏民族世界观、创世观的根本体现。下面就上古时期华夏民族精神传承、发展和华夏先民创造的太极和合文化,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太极“和合”文化是华夏民族的唯物世界观。
(一)对太极“和合”文化本质属性的认识。
“和合”,也称“太极和合”,是对太极文化中阴阳平衡、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等状态的一种概括,是华夏先民对天下大治、和平安定、大同世界怀有的理想愿景,也是古人对国泰民安、太平盛世社会景象的不同表述。
为此,战国时期秦国宰相吕不韦《吕氏春秋·大乐》认为:“天下太平,万物安宁。”[1]所以,“太极和合”也称“太平和合”,是阴阳调适、四时顺序、万物阜安、苍生和平、天下大治的象征。
“太极和合”观,是对上古时期华夏先民认识大自然万事万物生存方式,所作的唯物、系统和理论总结。它源于三皇之一伏羲肇始的先天八卦、即河图洛书文化,是华夏民族文明的原始起点,进而成为了华夏先民认识、改造自然、人类社会的哲学观和方法论,并以此为指导,在“太极和合”之位的中原,建设起了三皇五帝昆仑山“中央之国”,简称“中国”。
可见,“太极和合”观,本是华夏先民历经千万年实践形成的、对世界唯物、象形和辩证关系的认识,是上古时期以来中国华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对指导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掘、传承和发展具有广泛而久远的重大影响。
(二)太极“和合”文化是对大自然规律的一种概括。
“太极”文化,也称“河洛”文化、“道”文化、“中庸”文化、或“易”文化等,探讨的是天、地、人之间,即客观自然世界的相互关系和运行规律。
因此,春秋时期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道德经》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本义是说,太极之“道”是阐述大自然运行规律的道德理论,天、地、人都是大自然孕育的产物,必须遵循和效法大自然运行的顺序和规律。否则,就有失于太极之“道”,自然也就没有了“道德”依据。所以,“道德”的最高境界是遵循、效法大自然运行的顺序和规律,天、地、人,包括自然、人类社会无不例外。古人打着“替天行道”旗号治理天下的本质,无非在于表明:运用天地间运行的自然规律,来顺应客观世界发展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正义呼声、正当要求,把天下治理的符合天道运行规律和道德顺序规范。
天道,即太极之“道”运行的规律,不但通过主观认识可以把握和遵循,也在太极“和合”文化中居于“核心”,即“中心”“中央”方位。所以,太极“和合”文化,也可称作太极“中和”文化,具有哲学、伦理、方位等多重含义。
对此,汉代礼学家戴圣《礼记·中庸》认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3]
文中“天命”“性”,均指大自然及其规律赋予天、地、人等万物的自然属性。而自然属性反映的本质,就是自然规律之“道”。因此,“道”不可背离客观自然规律,背离了就是“无道”“非道”。有学问、有修养的“君子”,观察和处事“慎独”而为,言行不显现“喜、怒、哀、乐”,才可称“中和”之“道”。因得而喜乐、因失而怒哀,便失去了心平气和、淡定从容的“中和”之“道”。所以,“和合”“太和”“中和”同义,都是指自然、人类社会的节制包容、共生共存,和平相处。这是客观世界一切事物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三)太极“和合”育化自然、人类社会发展。
古人认为,天、地、人之间的太极“中和”、即“和合”,是大自然、客观世界、万事万物生存的本源和繁荣发展的中正大道。因此,阴阳“和合”回归太极,天地“和合”世界太平,日月“和合”时光轮回,男女“和合”子孙繁茂,社会“和合”国泰民安。
对此,南宋哲学家叶适评论《中庸》认为:“古之人,使中和为我用,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4]就是说,君子要用“中和”、即“和合”的态度改变现实,回归天地间的自然法则,世界万物就会自然而然的顺时、孕育和生成。
太极“和合”,是由事物不同要素构成、或创造出的一种“太平”“和谐”状态,就像鱼、肉掺和水、火、盐、梅等,经过厨师的烹调与创造,而成为一种新品质的食物一样,其存在的状态得到了改进。对此,春秋时期史学家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著名思想家晏婴(子)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火单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5]
《左传·昭公二十年》还记载:“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6]大意是:如果以水加水,仍然是水,创造不出佳肴美食,谁愿去吃呢?同样道理,琴瑟如果只弹奏一个音符,没有其他音符相配,创造不出悦耳动听的乐章,谁又愿意去听呢?说明不同事物之间的“和合”,是创造新生事物必不可缺的条件和环境。
可见,太极“和合”不是事物相同要素简单的相加与聚合,更不是事物单个要素自我存在的状态,而是事物不同要素之间经过“和合”育化之后,创造出的一种高于、优于原来事物的新生状态,承载着生存一体、同异包容、和平发展、繁荣创新等本质内涵。
(四)太极“和合”是自然、人类社会发展观的体现。
从一般事物进化、发展层面理解,太极“和合”是自然、人类社会、万事万物演化、发展、创新的方式和过程。华夏先民运用太极“和合”文化,历经事物分合、合分的孕育、演变和传承,创造出了“中央”文化、“东夷”文化、“蛮越”文化、“西戎”文化和“北狄”文化形式,把上古时期三皇五帝创造的昆仑山“中央之国”,逐步建设成为古代的大中原和如今的大中国,实现了华夏民族和文化的大融合、大发展、大繁荣。
这种太极“和合”发展的规律和模式,在现代社会经济领域的发展中得到了新传承和应用。当今社会倡导和流行的“互联网+”,就是通过“互联网”与不同类别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载体、新产品、新途径等“和合”相加的模式,实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市场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互联网金融和文化快速、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发展到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带动了民生、医疗、教育、科技、产业等重新组合、演化为一个新的形态。
这种太极“和合”发展的规律和模式,也必将在社会政治、文化、哲学、道德等意识形态领域的发展中,得到传承和应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政治经济发展史,实际上就是各种意识形态与经济发展形态相互竞争、破产、重构、更新的“和合”历史。
因此,从自然、人类社会演化、发展的哲学角度而言,太极“和合”是世界万事万物同一性的表现形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太极混沌状态,是育化自然、人类社会新阶段、新层次的必由之路和必然方式,是推进“大同”世界观升华的新动力。
太极“和合”世界观是实现“大同”世界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南。古人把“大同”世界分为两个阶段:小康社会与大同社会,并对“大同”社会的标准做了详细描述。据汉代理学家戴圣《礼记·礼运篇》记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7]
“大同”的含义大致是:人人都遵循道德规范,以天下为家,推举贤能者管理社会,讲究信义,善修和睦,各尽所能,各有所得,敬老爱幼,颐养送终,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种社会,便是古人理想中的“大同”世界。简单地说,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一个层次更高、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待续)
参考文献:
[1](战国)吕不韦 著(东汉)高诱 注:《吕氏春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2](东周)老聃 撰(西汉)河上公 注 马连 点校《道德真经注》,学苑出版社,2014年1月1日版。
[3](汉)戴圣 著 陈澔 译:《礼记》,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7年版。
[4]张义德:《叶适评传》,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春秋)左丘明:《左传》,三秦出版社,2010年9月1日版。
[6](春秋)左丘明:《左传》,三秦出版社,2010年9月1日版。
[7](汉)戴圣 著 陈澔 译:《礼记》,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7年版。
以上文章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国学百科网意见,仅供学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