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开封·韩鹏
社会主义思想及其价值观不是凭空产生,它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优秀思想文化而大成,与华夏民族上古时期的大同世界、天下为公的儒、道文化有着本质的的一致性,也是对中国华夏历史文明的继承和发展。
因此,儒、道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下面就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一致性。
一、道教五行与儒教五德存在对应关系。
(一)道教讲的是对太极五行文化的认识。五行分为五色,即:
青,代表木,主清新明快;
赤,代表火,主激情热烈;
黄,代表土,主平和安顺;
白,代表金,主素洁忧郁;
黑,代表水,主深沉宁静。
(二)儒教讲的是五常(德)文化的观念,是儒学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即:
仁,代表仁人、爱人、仁爱;
义,代表大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
礼,代表明礼、礼貌、礼让、礼节、礼仪、礼制;
智,代表知者、明智、智慧、机智。“智”通“知”;
信,代表诚信、信任。
(三)道教五行与儒教五德彼此相互对应。
道教中的“五行”与儒教中的“五德”存在着对应关系,即:
木,主仁, 其性直, 其情和, 其味酸, 其色青;
火,主礼, 其性急, 其情恭, 其味苦, 其色赤;
土,主信, 其性重, 其情厚, 其味甘, 其色黄;
金,主义, 其性刚, 其情烈, 其味辣, 其色白;
水,主智, 其性聪, 其情善, 其味咸, 其色黑。
道教中的“五行”与儒教中的“五德”,均是建立在华夏民族太极朴素唯物观基础之上思想理论体系,由此形成了以道教“五行”、儒教“五德”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具备系统论的共同特征。儒教“五德”之间通过促进与制约的相互关系,而表现出道教“五行”文化独特的系统性。
二、道、儒文化都具有太极文化的本质属性。
太极文化所反映的规律,也称“道”,是中国朴素唯物观和哲学的最高范畴。道生万物,道现于万事万物中,以百态存于自然。西周文王所著《易经》认为:“一阴一阳谓之道”。[1]意思是说,客观世界、宇宙万物起点为太极,太极一分为二为阴阳,阴阳合二为一称太极。太极也就是“易”、“道”,是客观世界、宇宙万物的本源、起点和规律。
而作为研究“道”的学说,被称作“道教”。“道教”探索地是客观世界、宇宙万物的本源、起点和规律。后来,“道”成为了华夏民族的最高信仰,而“道教”也成为了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本土宗教。
儒教之“儒”,是古代对从事天文、医药、占卜、修仙等活动术士的统称。在中国学术史上,最早探讨“儒”之起源的是西汉学者刘歆。据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汉书·艺文志》中引用刘歆《别录》的观点认为:“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之中,留意于仁义(儒家的重要伦理范畴)之际,祖叙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2]
可见,“儒”、“儒家”、“儒教”源于太极阴阳、《易》、道文化理论,并把掌握“道”作为最高追求。
对此,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解字》中认为:“儒,术士之称”。[3]由于儒术士具有“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职责,所以要掌握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指导人们进行生活、生产和祭祀,是认识天地自然规律变化的先知、先觉,即现代有较高文化的人。
所以,西汉著名学者扬雄在《法言·君子》中认为:“通天地之人曰儒”。[4]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儒”,不仅是指现代“儒家”之“儒”,也指掌握太极阴阳学说的“儒生”之“儒”,其实就是“道教之士”,也称“术士”。对此,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序》中认为:“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5]
道教、儒教、佛教三家不是最后的文化合一,而是一开始的根本和本源合一。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道教、儒教人为地加以分开。因为从客观上来说,它们在历史发展过程都源于华夏民族创造的太极文化,直到秦汉时期道、儒二教仍处于没有完全分离的历史进程中,大同而小异。正是在这种大同小异的前提下,开封元代、明代的道教、儒教、佛教才实现了三教合一,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道教、儒教、佛教三教的分合,是贯穿秦汉之后中国思想文化史中一股重要的流,对中国文化乃至中国社会的变迁产生巨大影响。(待续)
以上文章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国学百科网意见,仅供学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