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孔子文化》第20期
作者:冯春
《论语》开篇三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堪称治学、交友、人际关系方面的至理名言。千百年来,对此章的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传统认识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关于学习的问题”;“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关于交友的问题”;“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关于胸怀的问题”比如,钱穆《论语新解》(九州出版社,2011)一书中:学:凡诵读、练习皆是学;时习:人之为学,当日复日,年复年,反复不已;朋:同类也。大意为:学能时时反复习之,我心不很觉舒畅吗?有许多朋友从远而来,我心不更快乐吗?别人不知道我,我心不存此微佛郁不欢之息,不真是一位修养有成德的君子吗?查正贤《论语讲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一书,作者指出“习”不仅是“温习、复习”意思,更指“练习、实习、演习”,强调将所学付诸人生实践。安德义《论语解读》(中华书局,2007 )将“时”解释为“恰当的时候”。富金碧<论语新编译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一书,将“学而时习之”解释为:学习修身治国之道,而随时实践它;“朋”解释为“学生”等。以上各家见解都遵循传统解释,只在各别字词的解释上略有差别。相比之下,杨朝明的观点较为新颖:“学”指孔子的“学说”或者“道”;“时”解作“时代”,也可引申为社会;“习”作实践、采用讲。首章表达的思想:如果我的学说被时代(或社会)所行用,那不就太令人感到喜悦吗?退一步讲,如果时代没采用,可有人能够理解我的追求,赞同我的学说,或者从远方来与我一同讨论问题,不也很快乐吗?再退一步说,不但社会上没人能采用,甚至没有人能够理解我的学说,我也能够坦然面对,不愠不恼,正确对待,不也是一位有道德修养的君子吗?本人在前贤的解读基础上,对传统解释加以反思,尽其微力纠偏匡谬,略陈一己之见,就教于同仁。
一
《论语》首章的三句话究竟表达何意?笔者尝试作如下解读:
“有学问而且赶上了好时代,把学问演习、 施展出来,不是很快乐吗?
如果没有赶上好时代(身逢乱世),但是有朋友有知音,他们远道而来看望你,不是很快乐吗?
如果既没有赶上好时代,又没有朋友,你默默无闻,人们不知道你的价值,但是你不生气,不怨恨,安详地活着,不也是个君子吗?”
笔者的上述解读,是在杨朝明老师观点的基础上作进步的补充和闸释, 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端:
第一,改变了“学、时,习”三个字的解释,整个句义发生了根本变化。
第二,找到了三句内在的联系,即关联词“如果没有”把首章三句话衔接起来,从而使之形成一个整体。虽然后两句的解释变化甚少,但第一句含义的变化,使得整章有了新的气象。
二
近年来,国学热席卷全国,对《论语》的解读也升温不止,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很多学者出版了相关书籍,成为畅销读物,也有因此爆得大名者。但客观地讲,我们不得不承认,国学热对人们的影响相当有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思想的僵化狭窄、唯书唯上、不求甚解,甚至是对经典的断章取义、以讹传讹,
仔细推敲,传统上对《论语》开篇三句的解释存有一定的疑义。首先,如何达到复习?任何做过学生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复习不一定是快乐的!这是最普通的教育现象。复习与学习时的心理状态是一致的: 一些知识如果恰好迎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学习起来是快乐的,复习起来也非常愉悦;反之,学生学习时枯燥乏味,复习时亦如此,甚至是非常痛苦的。笔者作为一名教师,在将近三十年的教学生涯中,目睹了成千上万学生复习时无奈、痛苦甚至咬牙切齿的表情,复习何乐之有?而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当下,在古代同样有之。孔子作为一名伟大的教育家, 他难道对这种现象熟视无睹吗?他会发表如此违反常理的言论吗?所以,经过多年思考和研究,笔者坚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谈的不是学习和复习,我们今天的解读与孔子的真实想法可能存在偏差。我们很可能误解了孔子的意思!
其次,整体文意的割裂。一部作品的开篇,往往是它最重要的部分。这是写作的规律,同样适用于古代。但是,按照传统的解释,《论语》开篇三句:第句讲复习的快乐 ,第二句讲友谊带来的快乐,第三句讲忍受孤独和个人修养。这三句之间找不到任何内在的联系,彼此之间是割裂、孤立的。《论语》的论述方式真是这样支离破碎的吗?还是我们对古人的理解出了偏差?笔者认为:《论语》开篇的三句话是有内在联系的,它们是一个整体。我们之所以发现不了它们的内在联系,可能是出于以下一些原因:一是古人的原因。当时文章刻在竹简上,由于竹简硬度高,刻字困难,所以古人惜字如金,语言表述高度浓缩,句子之间起连接和过渡作用的关联词可能没有一一刻上。这就需要我们在理解和释读时适当地发挥想象把古人漏刻的关联词补上,尽可能探寻文章的真实涵义;二是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的束缚。受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主观武断等风气的熏染,很多读者和学者习惯于断章取义、唯书唯上、人云亦云;三是领悟水平有限。我们的人生阅历和思维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难以达到某些文化先贤的境界,却试图用自己的粗浅理解去阐释他们的精深思想,自然得不到正确的结论。
三
如果认可上述所尝试的解读,那么相关问题就会豁然开朗。原来,孔子在《论语》开篇的三句话,不单是讲学习复习、交友和个人修养,更是对人生感悟心路历程和人生境界的阐述。
关于人生感悟。“学而时习之”,意指把自己的学问施展出来,温故知新,学以致用。这是读书人最普遍的追求,也是人生最终追求的美好境界,即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创立者——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告诉我们:人处在哪个需求层次上,其人生境界也在相应的层次上,而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是马斯洛学说中的最高境界。假以此理论来理解《论语》开篇三句话,可作如下解读:“自我实现的需求”就是“学而时习之”;“社交需求”与“有朋自远方来”是一致的;“自尊需求”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人不知而不愠”。虽然孔夫子没有发明“实现自我价值”这个词汇,但是他终生在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并为弟子们指出了当时社会条件下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途径——学而优则仕。“学而时习之”与“学而优则仕”,两者在内在精神上是高度统一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个表面,虽然纹饰不同,但本质上是一致的。
关于心路历程。《论语》首章三句话是孔子人生道路的真实写照,是他心路历程的概括和总结。夫子青壮年时期周游列国,向各国统治者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渴望做到“学而时习之”。虽然历尽坎坷,壮志未酬,但朋友们的赏识给了他莫大的安慰和快乐——这 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到了晚年,他在故乡从事教育和文献整理,有士人、君主或学生不免误解他,他亦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自勉。孔夫子用这三句话,概括了自己一生的心路历程。
行文至此,笔者不仅对《论语》的开篇做了新的解读,而且对这一解读的外延做了一定扩展。如果肯定上述的分析和思考,那么我们就需要承认:传统上对孔子思想的解释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读。在孔子诞辰2566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有 必要重新解读《论语》首篇三句,中小学教材中相应的内容也有必要修改和重新印刷。假使我们能做到不再误读孔夫子思想,这或许是对他最好的一种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