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开封•韩鹏
本人关于“自上古至明清,开封遭洪水、汴水、黄水泛滥”的说法,是从10—1万年前黄河上中下游全线贯通后,冲积形成包括开封在内的整个华北平原,或称华北平原是黄河冲积平原的历史认可中得出的浅薄看法。
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洪水、汴水、黄水,不仅泛滥于黄河下游的首冲之地开封,也造就了开封之地。因为开封之地养育了开封人民,而开封人民创造了开封之城,所以也可以说,洪水、汴水、黄水造就了开封人民、开封古城。而开封的简称“汴”,以及“汴城”“汴京”“汴梁”等“汴”文化,也是汴水文化的一种延续和发展。
汴水的历史,远远早于隋唐时期的汴渠、汴河、通济渠、大运河,更早于五代、北宋时期的汴河、汴水。早在尧舜二帝命大禹治水时期,汴渠就是大禹率领黄河下游汴渠两岸华夏先民,最早开发的人工河流。由此,也成为夏代西河、东江、南淮、北济等四渎,分流上古中国中枢之水的大运河。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河渠书》云:大禹“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自是之后,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鸿沟”,即汴渠、汴河。故宋代史学家郑樵《通志·地理略·四渎》曰:“鸿沟一名官度水,一名蒗荡渠,今谓之汴河,大禹塞荥泽,开之以引河水,东南通淮泗。”流经开封的鸿沟、汴河、浪荡渠,就是尧舜时期大禹人工开发,疏通到淮泗、东海的夏代大运河。
它是华夏民族由洪水泛滥、民不聊生的厄运,向洪水宁天下平、国泰民安的鸿运转变的鸿沟、大运之河,是华夏民族最早开发的人工运河,也是黄河下游开封地区的华夏民族丰衣足食的大运之河。
从某种意义上说,黄河下游的开封地区,兴也洪水、汴水、黄水,衰也洪水、汴水、黄水。这条自然规律,自上古时期延续到明清时期,一直没有改变。
炎帝、颛顼建都于开封陈留空桑、高阳,旁依此水;共工氏怒触不周山,引新乡河南辉县共工城南部黄河下游的洪水,淹灌东南开封陈留的空桑、高阳之地是此水。
有莘氏帝喾时期,在上古九州东北州亳州、陈留古莘国建亳都,旁依此水;尧舜禹时期,黄河下游洪水泛滥的核心地区,是以开封为中心的此水。
战国时期魏惠王疏通荥泽荥水,即鸿沟,建魏都大梁城旁依此水;秦国大将王贲引鸿沟淹灌大梁城,致使魏国湮灭是此水。
华夏文明造极于世的北宋东京开封旁依此水,明代李自成攻打和淹灌开封也是此水。
虽然,此水可称洪(鸿)水、汴水、或黄水,却始终流经开封南北一线;虽然,此水淹灌开封有人为、或自然因素之分,却始终离不开以此水作水源。
所以,开封就是旁依洪水、汴水、黄水创建出来的水都,也是居住洪水、汴水、黄水之滨的开封人民造就出来的古城。由此,也培育了开封城市和人民“生生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成为华夏民族精神、黄河精神的集中代表和根本标志。
在华夏民族的历史文化中,先有洪水、汴水、鸿沟、大运河,才有河、西河、四渎、黄河、黄水;
先有黄河下游华夏始祖伏羲肇始太极和合文化,才有中土、九州、中州、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先有黄河下游洪水冲积造就的河洲、九州、中原、中国,才有西周之后大中原、大九州、大中国地理中心的西移和繁荣发展;
先有上古时期流经开封的洪(鸿)水、汴水,才有开封洪(鸿)沟、洪河、汴城、汴梁、汴京文化的衍生。汴文化,由汴水文化繁衍而生,是开封文化的重要源头。
古人关于“天一生水”“水生万物”的至理名言,在黄河下游洪水、汴水、黄水泛滥的开封地区,得到了历史、地理的千万年印证。而开封“城摞城”现象,就是这种印证的重要方面。
尽管在黄河下游冲积之地的华北平原,这种“城摞城”现象具有普遍性,但对于自夏代王杼建都210多年的古都开封而言,却独具自己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特色。它是华夏原始先民在黄河下游创世历史、地理的见证,是华夏文明发源于黄河下游之地重要依据,是开封打造中国历史文化高地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是创建中国乃至世界历史文化名都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优势。
因此,开封应该充分地发掘、保护和阐发、弘扬好“城摞城”历史文化资源,创造条件,争取申报世界级非文化遗产,使之在助推开封发展的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以上文章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国学百科网意见,仅供学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