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孔子文化》第13期
作者:黄怀信
关于孔子的思想,几乎每一个稍有中国传统文化常识的人都有一定了解,如大家都知道孔子讲“仁”、讲“义”、讲“礼”、讲“中庸”等等。但是,对这些概念的内涵,则未必都真正了解或理解,因为在专家那里本来就意见分歧,甚至界定不清。这种现象本身说明,孔子思想是一个尚未解决而需要做再进一步研究和认识的问题。
对于学术上同一问题而众说纷纭的现象,一般誉之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此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严格地说并不合理,至少对学术研究不能适用。因为学术研究的对象,总是具体的、客观的,研究的目的,首先就是要揭示其客观性。那么,如果研究对象中本来就没有“仁”,即使是仁者也不能有所见;如果研究对象中本来就没有“智”,即使是智者也不能有所见。而孔子思想则正是客观的。所以,其面貌必须是一定的。存在多种异说,本身就说明其中有误说。当然,任何学术问题,一开始都会有不同的研究观点,有的甚至永远不会有统一的观点但“真理”毕竟只有一条。所以,即使是以往存在不同意见属于正常现象。也应该不断朝着“真理”的方向去努力。所以,我们应该对孔子思想进行再认识,以纠正前人的误说。
前人研究孔子思想出现偏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以来作为孔子思想主要载体的《论语》文本本身,有大量讹误,而研究者多不知晓。就是说,他们使用了错误的材料。那么,如果正定了《论语》文本中的讹误,材料所反映的思想,必然就不同于以往。所以,我们也必须对孔子思想进行再认识。
专家学者们对孔子思想概念意见分歧的原因,主要是各自对原材料的理解不同。我们说,任何材料,其意义都是唯一的;同一种材料,不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只有产生误解,才会出现歧义。那么,如果我们纠正了旧的误解,发现了材料的本义,自然也会得出不同于以往的更为客观的,或者更加接近“真理”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也有必要对孔子思想进行再认识。因为这样,至少我们可以朝前迈进一步。
怎样认识?我们说,孔子思想虽然博大精深,但它毕竟是由系列具体的思想概念或理论命题所构成和体现的。所以,要真正认知孔子思想,就必须从这些具体的概念人手,对其每一项思想概念或理论命题做出客观合理的解释。也就是说,必须先搞清楚其每一项思想概念或理论命题的真实含义与意图。所以,本文主要是对这些命题或概念进行再认识。为了方便,这里先从“礼”言起:
一、“礼”
孔子重礼,主张“为国以礼”,要求人们知礼、学礼、面礼。所以讲究“礼”,被认为是孔子思想的最重要方面之一,有人甚至认为“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什么是“礼”?一般认为,孔子所讲的“礼”就是周礼,而且认为,孔子讲“礼”,表示孔子对当时“礼”的破坏毁弃痛心疾首,要求人们从各方面恢复和遵循“周礼”。(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孔子再评价•礼的特征》)“周礼”又是什么?一般公认,它是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仪节。(见同上)我们说,以孔子所讲的“礼”为周礼,并不合理。因为孔子所讲的“礼”中,固然有西周所遗留下来的东西,但从根本上说,都属于社会规范,是被规范化了的社会法规,习俗和仪节等。既然是规范,就需要履行。所以《说文解字》云:“礼,履也。”《白虎通义•礼乐》云:“礼之为言履也,可履践面行也。”(见《四库全书》本《白虎通义)卷上)可见“礼”就是人所履行,而且是全体社会成员所必须共同履行的社会规范。而这种规范,无疑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孔子曾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见《论语•季氏》。按:本文所引《论语》原文,除明言“旧本”或“今传本”者外,皆据新校本《论语新校释》可见“礼”是可以随世而“出”的。所以,孔子所讲的“礼”,不可能完全是周初所确定的,而应当是指当时被全社会所认可的社会规范。事实上,《论语》中的“礼”。大部分也正是泛指一般的社会礼法和规范,即普遍意义上的礼。比如所谓“人而不仁,如礼何”(《季氏》、“兴于《诗》,立于礼”(《秦伯》)、“为国以礼“《先进》)等等,我们显然不能说这些“礼”都指周礼。所以,孔子所讲的“礼”,不必定要加上“周”字。
另外,孔子对当时礼的破坏毁弃固然有痛心疾首的表现,但并没有要求人们从各方面恢复和遵循周礼。所谓“要求人们从各方面恢复和遵循周礼”,完全是因为误解《论语》“克己复礼”(《颜渊》)而得出的错误结论。实际上,“克已复礼”之“复”,根据其下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完全可以知道,它是“覆”的通假字,意思是覆盖。
“克已复礼”,意思是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覆盖于礼。言行覆盖于礼,就是言行绝对不出礼的范围。正因为是指言行不出礼的范围,所以其目才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那么孔子讲“礼”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知道,社会规范(包括法律法规、典章制度、礼俗仪节等),是维护社会和谐有序的基本保障。一个社会如果没有统一的规范,社会必然会陷于混乱,就会不和谐。礼既然是社会规范,那么讲究礼就等于是维护社会和谐和安定。所以我们说,孔子重礼,其目的是为了社会的和谐安定。
具体而言,比如我们知道当时礼的核心是上下尊卑有序的等级制,而上下尊卑有序,至少在那个时代是社会安定和谐的保障。所以我们说,孔子讲礼,从根本上是为了社会的和谐有序。比如曾让孔子痛心疾首的季氏八佾舞于庭,就是因为它违反礼,,破坏了社会和谐。
再比如孔子认为:“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雍也》)这里的“君子”,指地位在上之人,包括卿大夫之类。“畔”,是“畔换”的省略(以往误解为“叛”),意思是跋扈。卿大夫不跋扈,显然有利于国家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再比如孔子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认为“不知礼,无以立也”(《尧日》)。这里的“立”,是就普通士人而言,具体是指其在社会上立身。在社会上立身之所以需要礼,正是因为礼本身就是社会规范。一个人如果不懂社会规范,自然不能在社会上立身。而能在社会上立身,无疑是已经融入于社会,为社会所接纳。可见普通人学礼,是为了更好地融入社会,与社会保持和谐。当然,最终也有利于社会和谐。
由上可见,孔子讲“礼”,最终目的是为了社会和谐与安定,而不是为了恢复周礼。以往的研究认为,孔子竭力维护周礼,是为了维护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的国家统治,无疑是不合理的。孔子一生,政治上并不得意,甚至没有被当时的统治阶层所接受,而且他自己也未必把自己当成统治阶级的代言人。比如他让子路回复荷蓧丈人的话说:“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微子》)可见他只是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士人,尽其义务而已。(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