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研学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孔子思想再认识(上)(四)

来源:《孔子文化》第13期

作者:黄怀信

(续上文)

那么,什么叫“克己复礼”?为什么一旦“克已复礼”,天下人怎么就会把“仁”归于他?“克己复礼”,关键是一个“复”字。这里的“复”前文我们已经知道它是“覆”的通假字,意思是覆盖。“克已复礼”,就是克制自己而覆盖于礼。什么覆盖于礼?显然只能是指自己的言行,所以其目包括视、听、言、动。那么就是说,“克已复礼”,就是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覆盖于礼。覆盖于礼,就是不出礼的范围。礼,我们知道它是社会规范,而社会则是全体社会成员的组合。那么,一个人如果欲使其视、听、言、动不出礼的范围,他就必须时时处处想着社会、想着他人。一旦其视、听、言、动皆不出礼的范围,就说明他是一个时时处处都想着他人,想着社会的人。这样的人,人们自然会称他“仁”。所以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可见孔子并不是“以礼为仁,纳仁人礼”。(蔡尚思说,见《孔子思想体系•第九章》)。

反面的说明,就是《八佾》篇的“人而不仁,如礼何”,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就不会遵从于“礼”。人没有仁德,怎么就不会遵从“礼”呢?因为没有仁德之人,不知关爱他人、不替别人考虑,心里只有自己。心里只有自己,做事必然不会顾及社会规范。可见一正一反,说明的道理是一致的。那就是:“仁”是个人行为,“礼”是社会约定。冯友兰认为“人而不仁,如礼何”是“用‘仁’规定‘礼’”(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显然是没有理解孔子的原话,忘记了“礼”指社会规范。

由上可见:“仁”是个人的自愿,“礼”是社会的约定;“仁”属于道德层面,“礼”属于政治层面二者性质不同。而且“礼”的存在是客观的,“仁”与“不仁”是由主观决定的;“仁”既不属于礼,“礼”也不是“仁”的主导,“仁”更不得包摄“礼”即二者之间没有主从或领属关系也不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仁者”不必知“礼”,知“礼”者不必“仁”,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覆礼”者必“仁”,是由“礼”的社会性所决定的;“仁”能服务于“礼”,是由“仁”的本质即“爱人”所决定的。因为有爱心的人更容易守“礼”践“礼”孔子讲“仁”,自然是为了让人更好的履行“礼”,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安定,但又不全是,因为“仁”本身也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安定。总之它不是为了释“礼”(李泽厚认为,“孔子讲‘仁’是为了释‘礼’”,说见其《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孔子再评价•仁的结构》),也不是为了“维护种族统治”(杨荣国认为,孔子讲“仁”是为了维护种族统治,说见其《中国古代思想史•第五章•第三节》)。所以,讲“仁”、讲“礼”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社会和谐安定。“礼”是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的纲领;“仁”是达到社会和谐安定的具体手段之一,二者性质不同。如果说孔子思想有核心,我们可以认为“礼”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仁”是孔子道德思想的核心。当然,“仁”有时候也被运用于政治,上升到政治层面;人能否遵从“礼”,又关乎其道德,所以“仁”和“礼”又是相通的。

四、“仁”与”恕”的关系

除了讲“仁”,孔子还讲“恕”。《论语•卫灵公》篇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见孔子把“恕”看得很重。所以曾参把“忠恕”作为贯穿孔子之道的主线。(《论语•里仁》篇载: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于之道,‘忠怒’而已矣。”) “仁”与“恕”是什么关系?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是“恕”。“恕”是什么呢?以往或直接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八字为释,认为此八字就是孔子对“恕”的定义。事实上,此八字是说“恕”的具体体现,而不是给它的定义。“恕”的本义是什么呢?根据其体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看,它肯定与“仁”有关,因为己所不欲不施于人,显然有爱人之义。所以《说文》亦云:“恕,仁也。”那么“恕”与“仁”的区别或不同又在哪里呢?前人对“恕”的解释,有“推己及人”之说。这种解释虽不能算错,但从文字的角度说并不确切。因为“恕”字本从“心”,是“如”、“心”之结合。字从“如”,肯定有其原因,不应是简单的声符。所以我们以为,其字之本义就是“如心”。《说文》云:“如,从随也。”那么“如心”就是从随其心。从随其心,显然是就己而言的,也就是说以自己的心从随他人之心。以自己的心从随他人之心,用俗话说就是将心比心。所以,“恕”的本义应是将心比心。正因为是将心比心,所以才能做到己所不欲,不施于人。显然,这是一种消极的爱人行为。然而尽管是消极的,但毕竟也是爱人,所以《说文》训之以“仁”,是说它属于“仁”之类而已。真正的“仁”则是心在他人身上,替他人着想,所以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雍也》)可见“仁”是积极、主动的爱人,而且需要付出。

正因为“仁”是积极、主动的、需要付出的爱人,所以“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卫灵公》),很少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者”(《里仁》)。而正因为“恕”是消极的、不需要付出的,所以可以终身行之。显然,“恕“对于大多数没有能力“立人”、“达人”的人来说,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而且纵使是消极的,它也可以减少社会矛盾,和谐人际关系。由此可见,孔子讲“恕”,其目的也是为了社会的和谐。

那么“忠恕”又是什么意思?考“忠恕”一词,最早见《逸周书•宝典》,是周公所述“九德”之一。曾参所言是否与之有关不得而知,但在这里曾参肯定也是将“忠”作为“恕”的修饰词来用的。前人多将此“忠恕”理解为“忠”和“恕”,则不为“一”矣。

《说文》云:“忠,敬也,尽心日忠。”(从段注本)段注曰:“未有尽心而不敬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人尽心,就是忠诚于人,所以后世曰“忠诚”。那么,“忠恕”就是忠诚地或诚心实意地将心比心。曾参在“恕”前加一“忠”字来作为贯穿孔子之道即其思想主张的主线,无非是为了强调一点而已,怕的是有人不能真正地“恕”。总之曾参将“忠恕”归结为贯穿孔子之道的一条主线,说明在他看来孔子之道的精髓就是要求人们从心底里做到像对自己一样地对待他人。“恕”虽然只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一种消极的“爱人”,但它属于“仁”一类,而且如果一旦能够“忠恕”,必然会去行仁,一旦有能力,他肯定也会去“立人”、“达人”。可见“想”确在“仁”的范围之内。所以,当仲弓问“仁”的时候,他的回答中也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未完待续)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