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简介
《易经》是一部以自然辩证法为支点,从人生观、世界观的高度,指导人们思想、行为的哲学著作,易经思想是朴素的唯物辩证思维,充满了真和善的动机,充满了忧患意识,同时也贯穿着进取精神。
《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枢纽和总纲领,也是凝结着远古先民睿智卓识的诸经之首、大道之源。儒、释、道以及其他诸子百家无不将易经思想收纳于其理论之中。
《易经》的起源
一般认为易经思想源于河图洛书,大约产生在七千年前,其成书的年代约在商末周初。
相传在远古时代,黄河中出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洛水中出现了背上有数字的灵龟,圣人伏羲依此而画出了先天八卦。殷商末年,周文王在受到囚禁时又根据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绎出了后天八卦,也称文王八卦,并进一步推演出了六十四卦,作了卦辞和爻辞。而经文后面的《易传》是春秋时期的孔子所著。
从功能上看,作为群经之首的《易经》是一本卜筮书,卜筮可以推知过去,也可以遥测未来。《易经》之所以被称为经典,不仅在于它神奇的卜筮功能,还在于它具有极其深奥的哲理。《易经》来源于自然,易学的一些基本原理都是自然、社会现象和基本原理的总结,是人类早期的智慧结晶,并非遥不可及、不可卒读的天书。
《易经》的原理
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通人事,《易经》阐述的就是世间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这个规律被称为道。
《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如出一辙。与后者不同的是,在《易经》的庞杂体系之中,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被演化得极其复杂,万物的变化规律都在阴阳的范围内。
《易经》认为,整个世间万物在阴阳两种相反相成的力量互相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不断地经历生成、更新、消亡、再造的过程,《易经》的卦象就建立在阴阳变化的基础上:
阴阳符号按阴阳二气消长的规律,经过排列组合而成为八卦,八卦的构成与排列反映了阴阳对立统一的思想。八卦又经过重叠而组合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又有错综复杂的变化,可以演化至无穷,但不管卦象如何演变,阴阳爻都是组成卦象的最基本元素。
经除了卦象上的一阴一阳,《易经》还将阴阳作为万物的性质及其变化的法则,把具体的事物赋予了阴阳的含义。从自然现象上看,《易经》以天为阳,以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暑为阳,寒为阴;明为阳,暗为阴;昼为阳,夜为阴。
《系辞》中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乾,阳物也;坤,阴物也。”从社会现象上看,《易经》以男为阳,女为阴;君为阳,民为阴;君子为阳,小人为阴。“乾道成男,坤道成女……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此外,《易经》还对自然和人类社会中共有的抽象规律赋予了阴阳的含义,如:刚柔、进退、开合、伸屈、贵贱、高低等,都是阴阳思想的反映。
《易经》对世界的影响
在商周时期,《易经》经周文王整理和注述,由卜筮之书转入“天人合一”的思想学术领域。自此开始,《易经》一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成为儒家、道家思想的共同源头,被历代学者推为“群经之首”。要研究中国文化,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墨等诸子百家,还是唐、宋以后的儒、释、道等诸家之学,都要论及《易经》。汉朝时期,汉武帝将《易经》列为儒家五经之首,从此以后,《易经》一直是儒家必修的首要经典。
《易经》不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开山之作,也是凝结着远古先民睿智卓识的哲学著作,正如欧洲哲学权威荣格所说:“谈到世界的唯一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到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唯独中国的《易经》相传六千年之久,亘古常新,依然具有价值,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都对《易经》推崇备至。唐朝宰相虞世南曾说:“不读易,不可为将相。”医学家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科学家钱学森把《易经》称为“科学的经典”。外国人也对《易经》赞赏有加,如日本明治维新时的组阁原则是:“不知易者,不得入阁。”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称“《易经》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在其自传中,黑格尔还承认他创造的正反合辩证逻辑定律得自《易经》的启发。
近现代有很多受易理启示而获得诺贝尔奖者:德国的汉森堡,其论文是《测不准原图理》;丹麦的波尔,其论文是《相生相克原理》,他被授予爵士勋章,在选择徽章标志时他选用了《易经》太极图,并在庆贺会上以太极八卦纪念章赠人。
此外,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后来为计算机所用)得益于《易经》八卦的启示。在商业界,丰田、三星的创始人也从《易经》中受到很大启发。《易经》对生物学、社会学、天文学等现代科学的贡献早已被国内外科学界和文化界首肯。可见,《易经》对世界的影响是何等的广泛而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