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一带一路》国学文化翠峰山论坛文集
作者:杨兰芳
(接上文)
二、《杂卦传》解易方法的理论依据
首先是对称思想。对称这个概念不知何时诞生,恐怕也像人类的文明一样古老了,生物世界和物理世界中令人惊奇的对称结构,比如呼吸、走路,外界动植物包括人类自身的外形结构体现出的对称性,就人的情绪而言,喜与忧,笑与泪,也是对称的,这些必定给先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最原始直观的感受恐怕也是先民创造力的源泉。对称是《周易》的原创思想。从一阴一阳两符号到八纯卦:《乾》《坤》、《霞》《罢》、《坎》《离》、《良》《兑》,再到六十四卦都是对称的(卦象不是综就是错),六十四卦中的三百八十四爻也是百九十二阳爻,一百九十二阴爻严格对称。就八纯卦中的六子卦而言,《震》《坎》《艮》为阳卦,《咒》《离》《兑》是阴卦,也是,阴一阳对称。具体的爻辞也体现了这种“负阴抱阳”的对称思想:比如《未济》卦,卦象是火向上审,水向下流,一对怪诞意象的组合,阳爻在阴位,明爻在阳位,相互无应,一盘散沙,预示着事物的不成功。可是细究文辞,几乎每一句爻辞都会给人希望、力量和勇气,又预示着事物进入新的发展状态。另外占断辞也体现着对称性,有告有凶,有悔有容、有体有咎等等。就连意法也存有对称思想,老阴和老阳互变,本卦变为之卦,此为一阴一阳,卦之爻象互变,则成为另外一卦象,亦是一阴一阳的对称。总之,《周易》一书以“阴阳”为本位,有刚有柔,有动有静、有虚有实、有往有来、有顺有逆、有消有息等等,均两两对称。在《周易》这种对称思想,细细体会,真是无所不在。王兴业先生说“《杂卦》实际是以反对为内在结构形式,以刚柔思想为主线的一篇《易》说”。这种说法是准确的。《杂卦传》的作者在诠解《周易》时遵循了《周易》的对称思想,一对一对的解释,对子之间的两卦严格对称,不是相综就是相错,比如“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等等,这种部分的两卦与两卦之间的对立(三十二组)构成了整体的统一。如果说《序卦传》体现了物极必反的思想,那么《杂卦传》就体现了对立统一的思想。物极必反、对立统一都是《周易》的卦画符号和经文所蕴含的思想。事实上所有对文本的诠释方法,都必须立足于文本,尊重文本的原创思想,如果偏离原创,游离文本以外发挥,就比如汉人的互体、纳甲、爻辰解易及宋人的河图洛书,由于发挥过度,事实上就与《周易》没有多大关系了,而变成易学史的一部分了。
其次是“象辞相应”之理。卦象相反,卦义跟着相反,这种编创方法最早要追溯到八纯卦的命名和卦德了。《周易》八纯卦中的《乾》《坤》二卦,属于变卦,爻性相反,所以《乾》《坤》的卦义也相反,乾键坤顺。《坎》《离》也属于变卦,卦象相反,卦义水火也相反。《震》和《艮》,《巽》《和兑》是综卦,卦象相反,卦义也是相反。《震》是动,《艮》是止,《巽》是入,《兑》是现。这些说法均来自《说卦传》,而《说卦传》中提到的八纯卦所代表的各种卦象和卦德,是前《周易》时期筮人为了占小扩大取象范围所依据的底本,供占卜时随时查用,属于口传易学,后来文字产生后,孔门后学,将其记录下来,成为《说卦传》。所以《说卦》的成书比《周易》定本的周武王时期还要早。可见卦象相反,卦义紧跟着相反,这种编创方法已经由来已久了。这种方法就是后来《系辞》中说的“观象系辞”。《杂卦传》的作者就延续了这种观象系辞的方法进行解说,卦象相反,卦义也相反(少部分综卦,因为卦体未变,所以卦义也相近)。这种解说紧紧抓住<周易》最原初的编创思想,不像后来的爻位说、中位说、应位说、互体、飞伏都是当时的学者将自己所处年代的文化附加给《周易》的种种解易方法,事实上这些方法并不能正确诠释《周易》。
再次是从简思想。用简易来形容《周易》一书的特点是准确的。《周易》成书时,文字书写在竹简上,由于受到书写载体的限制,加上《周易》是周人占卜之书,要随身携带查找卦爻辞以便于说卦,所以《周易》就五千字左右,简洁抽象的特点明显,除了文字以外,《周易》用六十四卦卦象传递道理,更是简明,比如用地在山的下面这一个“象”,来形容人行事的低调谦虚。《系辞》用“易简”来描述《周易》的性质: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易纬乾凿度》中对易的解释是简易、不易和变易”,恐怕也是沿袭了先秦的遗说。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晚年从简思想是明显的。《论语》中就有《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的句子。上博简孔子论诗也是用一个字来解释一首诗的意思。出土的帛书《要》篇所摘录的都是孔子和弟子论易的言行,其中“要”即简要之意,尤其最后一节谈到损益之道时,从简的思想更是明显:
故易有天道焉,而不可以日月生辰尽称焉,故为之以阴阳;有地道焉,不可以水火金土木尽称焉,故律之柔刚;有人道焉,不可以父子君臣夫妇先后尽称也,故为之以上下;又有四时之变焉,不可以万物尽称焉,故为之以八卦。故易之为书也,一类不足以亟之,变以备其情者也。故谓之易有君道也,五官六府不足尽称之,五正之事不足至之,而诗书礼乐不囗百扁,难以致之。不同于古法,不可顺以辞令,不可求以志善。能者由一求之,得一而群毕者,此之谓也。损益之道,足以观得失矣。
这一节中孔子对具体的类似“日、月、生、辰、水、火、金、土木”等不感兴趣,更倾向于用“阴阳、柔刚、上下、八卦”这些较为抽象简明的概念对其进行描述说明,“由一求之,得一而群毕”就是讲简要的重要性,并认为《诗》、《书》、《礼》、《乐》的精华都浓缩在《周易》的损益之道里,所以不必花更多时间在《诗》、《书》、《礼》、《乐》这些繁缛文本上。从这里我们似乎明白孔子晚年为什么发出“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加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这样的感慨了。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居之在席,行之在豪”,对《周易》非常痴迷,除了像他所说《周易》“有古之遗言” 外,也许《周易》语言文字的简明扼要正契合了他内心的从简思想。
《杂卦传》的作者遵从《周易》原创中的简易化原则,用一个字来解释一卦的卦义:“《比》乐《师》忧”,用“乐”解释《比》卦,用“忧”来解释《师》卦。“《咸》速也,《恒》久也,《涣》离也,《节》止也”,用“速”、“久”、“高”、“止”解释《威》《恒》《涣》《节》四个卦。这样的解释占据了《杂卦传》大部分篇幅。《杂卦传》这种用一个字来解释卦的卦义。最早可迫测到《左传•闵公元年》的“《屯》固《比》入,《坤》安《震》杀”筮例中,可见当时社会上的知识分子已经开始把字断外义的方法运用到占中了,这种方法后来被《杂卦传》继承。(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