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一带一路》国学文化翠峰山论坛文集
作者:郭令原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他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传统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其内容又是通过传统语言文字负载的,只有准确理解和把握古人的思想核心,汲取其精华,才能很好地为今天的现实服务。在本文中我们以《论语》的阅读为例,来谈谈其中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一、礼之用,和为贵
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后来逐渐由一些被称之为 “圣人”的政治家把它发展为人们共同遵循的制度。孔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西周初,周公制礼作乐,礼仪制度达到完善,其创造的礼仪文明,给周王朝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到孔子时代,社会动荡,“礼坏乐崩”,孔子一直向往着恢复周礼,认为通过周礼才能恢复社会的安定和有序。
《论语》载有若曰: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于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虽然不是出自孔子之口,但他最能体现孔子的政治主张。有子认为礼的作用中最为可贵的是和谐。关于“和”字历来的解释者有不同理解,朱熹《集注》曰“和者,从容不迫之意。”杨树达先生《疏证》引《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燕义》: “和宁,礼之用也。” 并云:“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合适,言恰当,言恰到好处。礼之为用古在乎适合,然若专求适合,而不以礼为之节,则终曰舍己徇人,而亦不可行矣。”按:上说恐非是。朱、杨之说,皆以“用”为使用的方式过程,而此处当指其功用、作用。《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载先轸曰:“定人之谓礼。”国人之不定,矛盾冲突滋生,人各就其位,则能和谐相处。《尚书•尧典》又载曰:“帝 尧曰放助。钦明文思安,允恭克让。 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民。 黎民于变时雍。”是唐尧之时已有了礼,并且根据《尚书》记载,已经说明后人认为礼制的建立是唐尧对于人类的一个重要贡献,此时的制度建立尚不及后来的周密全面,但已经对当时的社会和谐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和,一体又作“龢”,《说文》:“调也。”则和当是五音的相互配合;又有盉字,《说文》:“调味也。”是各种谷物的糅合。其有如社会,人有个体不同,有族群、等级差别,能够和平共处,需要政治家的大智慧。唐尧开始“以亲九族”、“平章百姓”、“协和万民”,制定了礼,所以能够“九族既睦”、“百姓昭明”、“黎民于变时雍”, 于是, 受到社会拥戴,后代人的仰慕正由于此。《礼记 曲礼》又说: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官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在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从多方面说到礼的重要性,总的说来,有了礼人和人相处就有了依据,就能够和平相处。《礼运》说:
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
修睦、辞让,皆所以和谐也。
有若所言者主要指的是一种制度, 所以下文又说“ 先王之道,于斯为美”,道者, 指治国方法。认为礼是其中最美者。既然是一种制度, 它的覆盖面甚广,上至天下家国的建立和管理,包括祭飨鬼神、战争、生产等,下至个人举止言行,往来接遇等,可以说,人们的一切活动皆可纳入其中,即“小大由之”,但又因为这种制度是人所建立,必有不完善处,或许对个别的偶然事件无法概括。它的好处是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不同于“知和而和”, 知和而和只是解决每一个具体问题,没有制度,面对复杂多样的社会现象,难免扦格难行。
二、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孝” 也是《论语》中出现很多的词语,讲的是父子有亲,属于礼的重要内容。按孔子的逻辑讲,家族血缘关系是所有社会关系的基础,礼是从最基本的亲缘关系建立起来的。
在我国传统中“孝” 的观念联系着千家万户,但是在生活中去实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其中一个原因是对于“孝”的内涵理解各有不同,《为政》篇载
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之言是有感于现实而发,作为子女,在父母年迈失去劳动能力的时候,来养活父母,这应该是千百年来人类共同生活规则,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所以在很多人看来,这已经属于“孝”的范畴了。然而孔子不这样看,他认为养只是一种生物行为, 故“犬马皆能有养”,“孝”则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关系, 它体现的是做子女对于父母的情感,所以敬重是其中的重要内涵。(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