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一带一路》国学文化翠峰山论坛文集
作者:张永萍
[摘要] 舟曲县地处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 境内有一江两河环绕,从远古时期丰富的人类文化遗存,到历史悠远的氐羌文化,从古老神秘的藏文化,再到互相排斥又彼此借鉴的佛道文化的融入,这里汇集了种类繁多的文化,这里流传着多样的习俗。本文拟从舟曲历史发展的沿革,揭示多元文化在这里的沉淀、碰撞与融合。
[关键词]马家窑文化 氐羌文化 苯教 藏传佛教 “婆婆”信仰
奔腾的白龙江,巍峨的西倾山,美丽的拉尕山,清澈的圣水湖,这幅绝妙画卷描绘的就是舟曲县。舟曲即藏语“龙江”之意,因为白龙江穿县境而过而得名。它位于青藏高原的最东端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东邻武都县,北接宕昌县,西接甘南州迭部县,南与四川省九寨沟接壤。舟曲县域内除了优美的景色、神秘的传说,还有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而要剥开这一层层面纱, 就要从远古时代的追溯至今了。
一、远古文明的遗迹
人类在新石器时期的活动,在舟曲县域内就有迹可循。根据《舟曲县志》记载,全县已调查发现文化遗址43处,其中能说明文化类型的有23处,主要包括距今6000年的仰韶庙底沟文化、距今5000年左右的马家窑文化及距今3700年至3500年的齐家文化和距今3000年的寺洼文化。这不仅因为自然地理条件适宜人类生存和居住,还由于舟曲独特的地理位置。因为早在大禹疏导桓水时,桓水贡道就存在,桓水即白龙江。《尚书•禹贡》记载,“厥贡珍、铁、银、镂、磐、黑、狐、狸、织皮,西倾因桓是来,浮于潜,逾于沔,人于渭,乱于河。”这就是说,当时进贡的玉石、银、兽皮等沿着桓水而下,船只从潜水(今四川省渠江及合川以下一段嘉陵江) 启程,然后离船上岸陆行,再进入沔水(今汉水),入渭水,最后横渡黄河,将贡物送至舜的国都阳城( 今河南省登封东)。西倾山,南朝宋的段国在《沙州记》中称为强台山,《大清一统志》描述西倾山“亦称强台……绵亘千余里,凡黄河以南诸山无大于此者”。西倾山耸立于青海省东部,绵延至甘肃省西南部,属秦岭西端,是黄河支流洮河、长江支流白龙江发源地的分水岭。
根据野外文物考古调查资料,仰韶庙底沟类型文化主要见于东山井坪台地、城关北山坪、峰迭掌坪、牛头坪等遗址。马家窑文化从东到西,在白龙江两岸的八楞、果耶、大川、南峪、城关、峰迭、立节、大峪、巴藏,曲瓦等乡镇的黄土阶地和石洞地层均有存在,且往往叠压于齐家文化、寺洼文化遗层之下,形成同一遗址多层次多元化文化的现象。其中在巴藏乡上巴藏村西边白龙江北岸阶地的上坝子文化遗址中,除了陶制的盆、碗、壶之外,还发现一颗陶丸和半截陶祖。陶祖曾是我国远古社会广泛存在的一种男性 生殖崇拜文化,说明当时已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男子的社会地位开始发生变化,在族群中享有较高威望,人们开始崇拜男性。齐家文化在县域内分布较广,建址与马家窑文化几乎是同处一地,其文化地层基本在马家窑类型文化重房之上。寺洼文化分布最广泛,集中于拱坝河和博峪河中下前及白龙江下流的商单山写青如价地,遗址层暴露明显。
其中关于仰韶文化和马家密文化,考古学界意见不一,传统看法认为,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在甘肃的分支,故将马家窑文化称为“甘肃仰韶文化”,这些学者主张中原仰韶文化西去说,其证据是马家窑文化和仰韶文化在年代上的先后顺序与两个文化中彩陶的器形、纹饰的惊人相似。而另一派学者通过分析马家窑彩陶的器形、纹饰,认为马家窑文化源于中亚安诺文化,这些学者主张彩陶文化西来说,以瑞典的安特生和苏联的瓦西里耶夫为主要代表,其证据是埃及及两河流域的彩陶文明和马家窑彩陶文化的时间传承关系,以及马家窑彩陶器形、纹饰与中亚彩陶的相似性。近年来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观点——土著说,即马家窑文化以甘、青地区土著居民的原始文化为主体,在发展中吸收了西方彩陶文化与东方仰韶文化元素,形成了新的风格。
综上,不论是西去说、西来说还是土著说,都说明从新石器时期开始,到青铜时代前,舟曲不仅有人类活动,而且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方。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寺洼文化这几种文化类型的存在,说明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有继承, 有交流,更有创新。
二、氐羌文化
《尚书•牧誓》记载,随武王伐纣的八个部族有“庸、蜀、羌、聚、微、卢、彭、濮”,这些部族,在今何地,说法不一。据《中国历史地图集》记录,羌,在今甘肃境内马莲河上游。吕思勉在《微、卢、彭、濮考》中认为:“羌族蔓延甚广,从武王伐纣者,大概在陇蜀之间。”说明周时,甘肃境内有羌族活动,且周、羌来往。
根据考古学考证,新石器时期至青铜时期,甘青地区都有众多民族活动居息。前述马家窑文化,广义上都和古羌人有一定的关系。羌,殷墟甲骨文频现,《说文》 解释:“羌, 西戎牧羊人也”,是以畜牧业为主并经营农业的部族。《魏书》 记载:氐者, 西夷之别种,号日白马”,又 “氐,本也”,徐中舒认为氐即低之意。由此推断氐族居住的地方是低地。鱼豢《魏略•西戎传》描绘氐人“俗能织布,善田种,畜养豕、牛、马驴、骡”,“羌人”则“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氐人“无贵贱皆为板屋土墙”,间羌人则“其屋,织犛牛尾及犛羊毛覆之”。由此可知,氐族和羌族虽是同源,但随着发展两者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方面发生了分流。这点在上述的寺洼文化遗址中也得到了映证,其时代大抵相当于商周时代根据舟曲境内寺洼类见通址出土的典型文物“马鞍形”灰陶器与二期寺洼文化,考古学家推斯寺洼文化为白马、羌氐文化的代表,不仅北部白龙江干流新石器文化遗址有大量分布(齐家文化遗层之上),而且东南部八楞乡、果耶乡和拱坝河、博峪河流域河谷及半高山黄土台地居民聚居地皆有分布。因此有人推断,现在舟曲县内的大多数藏族居民当属寺洼文化时期羌氐、白马部落的后裔。(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