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研学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中国学问要建立在“感通”和“修行”基础上(三)

来源:首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论文集

作者:台湾独立学者 作家 薛仁明

翻翻《论语》,就会发现孔子不爱标榜,不谈戏论,他所讲的志向,都是可以操作的,很具体,很平实,像家常菜一样,这正是孔子了不起的地方,这也才是真正生命的学问。反之,那种听起来伟大得不得了的东西,多少都有假相;乍听之下,很迷人,但久而久之,人就会异化。所谓学问,必需要接地气,回到我们具体的情境,回到具体的感受。因此,我们读书得要有种警觉:我读这个东西干嘛?我去讨论宇宙论。去争辩形上学,这跟我的生命真的有多大关系吗?我们时时刻刻得要检查:读了这个东西之后,生命的状态到底有没有比较安稳?

今天整个学问的体制要重新做个澄清,我们今天强调大脑的这种学问体制,是建立在西方思维强调逻辑客观、强调科学论证的体系上的。但中国的学问不是这回事,中国学问要先建立在“感通”和“修行”基础上。

修行其实很具体,孔子在《论语》里面讲他的修行法,譬如说“孝”,孝顺与修身有什么关系?关系可大了,孝首先是先感通父母亲的心意,你在家里要学会察言观色,对父母亲的状态要能够随时感觉得到。

中国人对父母亲的感通,如果继续往上追溯,就会牵扯到祭祖的问题。《论语》除了礼、乐,最强调祭祀。大陆有些知识分子到现在还认为,祭祀时早晚拿三柱香是一件很愚蠢、很愚昧的事情,这是因为他们不知修行为何物。今天我祭的是祖先,我拿三柱香的时候心里面就是想念着,感通着祖先。如果我祭祀的对象是天地,我就是在感通着天地。能感通到甚么程度,是一回事,可最少在那一刹那,整个人是在一种虔诚的、平静的状态,这就是中国人的修身。

中国人透过祭祀,透过礼乐,透过种种的人伦关系,慢慢培养自己“感而遂通”的能力,这既是修行,也是大学问。因此《红楼梦》说“世事洞明皆学问”。准确地说,这种“感而遂通”,就是《大学》所说的“格物”,当你的感通能力越强,眼力越够,你跟事情就越不会隔阂。当我们对事物没有隔阂,就可以深入到事物的最核心,然后就可以进入《大学》所说的第二个阶段,致知。

致知是注格物的基础上,把所格的物说出一个所以然来。当你可以说出所以然之后,你的感悟就可长可久,不容易迷失,也不容易异化。当有了格物的基础,有了修行的基础,又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子做,好道这么一个所以然,你就会做得心安理得,正正堂堂,这样的学问就可以让你越走越稳。所以,真正的学问是养人的。真正的学问是让一个人越来越有朝气,不会让你越来越有暮气。当你觉得暮气沉沉,那是你的学问的体制已经出问题了。

人世之间,所有的好东西都是养人的。有个年轻朋友跟我说,他现在住在北京鼓楼附近,二环内,房子很小,小到连一个写书法的地方都没有,当然也没有卫生间。但他十年来搬来搬去,却始终住在二环内,这是因为住在那个地方他觉得特别养人,那地方特别有生活气息。在那个地方走,你会感觉到历史底蕴;在那个地方,你跟旁人的互动状态几乎跟三十年前、五十年前的北京人的状态没有太大改变。可你如果住到四环、五环,或者更外面,只见高楼林立,走在街上,但觉一片荒凉,感觉不到一点点人的温暖。那种地方是没办法养人的,那种地方你待久了,会觉得无趣得很。

这就好比广州的一些新区,马路很宽,人行道也铺得很好,但总觉得没有情味,无聊死了。可一到老广州,虽然许多人行道忽宽忽窄,破破烂烂,走着走着还窟窿一个,可我觉得老广州太有意思了,随便走走,那种南国繁茂的气息,充满了情味,这种地方是可以养人的。事实上,我们的衣食住行,跟人来往,包括听的东西,看的东西,读的书,做的学问,追根究底,不就是为了要养人吗?

如果读书读到后来,不仅养不了人,反而伤人,那么,除了是工作所需,确实万不得已之外,真是不读也罢。学问这事,本来就充满了误区。当我们明白了这些误区,知道要跨越过去,知道时时刻刻拉回到学问的原点,那么,我们的生命状态,才会因为你的学问而越来越饱满。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