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探索非遗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实践,推动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广东省法律援助基金会建立合作机制、设立专项基金、成立专门律师服务队伍,借助法律援助形式开展培训、调研、咨询、专项辅导、个案援助,提高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维护非遗社会公共利益的意识,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等媒体多次宣传报道。
抓机制建设,引专业力量筑基础
建立非遗法律援助工作机制。推动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广东省法律援助基金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设立非遗法援专项基金,成立广东省非遗法援律师团,引导广州等地成立法律志愿服务队伍。引入知识产权智力资源,在广东省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中设立法律专家小组,加强非遗调查、申报、评选环节的知识产权及其他法律问题审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组织开展非遗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专题调查研究,力求摸清现状解决问题,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问题调查与研究》,形成非遗地理标志保护、广州市非遗项目知识产权分类调研报告。
重平台搭建,以服务提供做支撑
在全省举办非遗领域知识产权巡回讲座和现场咨询活动,开设非遗法律保护培训课程,倡议全省律师为非遗传承人提供知识产权等法律服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活动及大型非遗展会期间,非遗法律志愿服务专家现场提供咨询服务,法援律师长期进行线上线下免费咨询。通过正式签约、专项培训、日常跟进等多种方式,非遗法援律师团专项辅导青狮、普宁英歌、广东醒狮、蕉岭三级第、枫溪手拉朱泥壶制作技艺、潮州彩瓷烧制技艺、广彩瓷烧制技艺、剪纸、石湾陶塑技艺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普宁英歌市级传承人对他人抢注“英歌”商标提出无效宣告获得胜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揭阳青狮国家级传承人对他人不良注册“青狮堂”商标提出无效宣告获胜诉。在法援律师助力下,国家知识产权局均认定相关被告人的行为不利于非遗保护与弘扬,做出了有利非遗保护传承的判决。通过多种形式搭建法律信息共享平台和法援沟通渠道,帮助传承人提高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促登记注册,以品牌打造助传承
综合运用版权登记、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地理标志认定等多种方式,加强非遗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推动非遗相关产品开发、品牌打造,助力地方特色经济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近年广州市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各级传承人申请专利60多件、商标160多件、版权登记300多件。截至2021年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石湾陶塑技艺美术陶瓷版权登记数量2000多件,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佛山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版权登记300多件。揭阳青狮成功推出“青狮文化旅游景区”并注册商标,显著提升了青狮文化品牌和形象。广州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广东醒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发9类100多款文创产品,版权登记20多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强化了非遗的保护传承。此外,推动肇庆端砚、新会陈皮、香云纱、潮州手拉朱泥壶、大埔青花瓷、石湾公仔等省内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相继取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或地理标志商标保护,带动地方非遗相关特色经济的发展。
文章来源: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