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首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论文集
作者:周永卫
关于西域沙門祗多蜜的生平,智昇云:“祗多蜜,或云祗蜜多,晋云訶友,西域人,识性通敏,聪达弘远,志存弘化,无憚远游,爰于晋代,译《菩萨十住》等经二十三部,诸录尽云祗多蜜,晋世译,未祥何帝,若非咸洛,应是江南,一部见僧祐录,房云已外共彰杂别诸录,又有《宝施女经》(出大集经),《摩调王经》(出六度集),既是别生,删之不录。”39综上引述,《宝如来经》,又名《宝如来三昧经》,也就是《无极宝三昧经》,作者是祗多蜜,而祗多蜜之所以被道安称为“南海胡”,正是因为他是从海上丝路来华的。明代僧人智旭也认为《佛说无极宝三昧经》就是《宝如来三昧经》。40
每逢中原战乱,岭南地区往往成为躲避战火的藏身之所,文化也随之繁荣一时。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广州客村出土的砖铭铭文“永嘉世,天下荒,余广州,皆平康。”正是这种现象的真实写照。而南海胡祗多蜜于岭南翻译《宝如来经》的壮举,为东汉魏晋岭南地区佛教文化的繁盛,平添了一个新的注解。
结语
曾长期致力于西域史地文物研究的马雍先生综合《高僧传》《后汉书》《三国志》等汉文文献以及怯卢文字资料,认为在东汉中期以后,特别是在灵帝时期,中亚地区的居民,包括月支人、康居人、安息人以及一部分北天竺人,陆续不断地移居于中国境内,形成一股移民的热潮。他们来华的路线分为海、陆两道。取海道者经印度航海来到交趾,一些人留居交趾,一些人继续北上,到达洛阳取陆道者越过葱岭来到敦煌,一些人留居敦煌,一些人继续东进,到达洛阳。41伴随着这股中亚人的移民浪潮,佛教也同时沿海上丝路和陆上丝路传至中国境内,从而大大改变了中国历史的面貌。古今中外,宗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并非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而往往呈现出跳跃式传播,跨越式发展的态势。佛教东渐之初,洛阳、彭城一带的佛教可能比于阗、交趾要早。由于材料有限,时至今日,佛教传入中国的路线问题,依然没有真正解决。但毫无疑问,海路传播的可能性不容置疑,重要性不容忽视。
行文至此,笔者不禁联想起80年前冯承钧先生的精辟论述:“中国之识天竺,天竺之识支那,源来已久,贡献虽始于汉和帝时,两地交通为时必更古也。当时通道有二:一为西域道,一为南海道,南海道之开辟或更在西域道之先……由是可以推想及于佛教输入问题,交通既不限于一道,输入之地则不应仅由西域一途……可见南海一道亦为佛教输入之要途;南海之交趾犹西域之于阗也……是欲寻究佛教输入之故实,应在南海一道中求之。”42今天读之,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特加征引,聊作结语。
39智昇《开元释教录》卷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0智旭撰,杨之峰点校:《阅藏知津》卷一,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第22页。
41马雍:《东汉后期中亚人来华考》,《西域史地文物丛考》,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57~58页。
42冯承钧:《中国南洋交通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