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首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论文集
作者:清华美院书画高研班教研部主任兼花鸟画教研室主任 刘贞麟
我们中国人,尤其南方人特别喜欢梅花,在中国国花评选研讨会上提案将梅花作为国花,目前中国是惟一尚未确立国花的大国,现在还在争议牡丹和梅花哪个作为国花。梅花作为四君子之一,最能代表它的品性有一诗句:“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在最寒冷的冬天绽放,在最恶劣、最艰苦的环境里都能开出纯洁灿烂的花朵,比喻一个人处在逆境的时候,抗压力很强,也能像梅花一样开出美丽而幽香的花朵。这就是“梅花”的精神,也是一种骨气、气节的象征。
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涌现了大批拥有“梅花精神”的爱国人士。徐悲鸿,中国百年艺术史上“丹青巨擘、教育巨子”。抗战时期,南京、武汉、广州相继沦陷,局势紧张,物资匮乏,徐悲鸿奔走于香港、新加坡等地,举办画展募集资金捐给祖国以赈济灾民。齐白石是近代最伟大画家之一,在北京被日寇占领的时候,日本人为了在文化上统治中国(这是非常高明的手段,是不流血的战争),企图笼络一流的文化界人士,希望齐白石到日本去。齐白石呢?非常令人赞赏,给日本人回了一封信:“齐璜(齐白石名璜,号白石),中国人也,头可以去,人不能去!”并且在家里修上铁栅门,闭门谢客。这是中国的艺术家,中国的君子!西方的毕加索一生崇拜齐白石,在家里临摹他的作品。而我们当代很多人还不知道齐白石作品的可贵处,真是今日的可悲啊。我们如果有耻辱心的话,这也是耻辱!
四君子之一的菊花,最不受人待见,因为大量西方电影情节中,某某先生去世了就给献上一朵菊花,这给我们中国人带来多么坏的影响啊。菊花在过去中国人心里是君子,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的象征,中国人喜欢菊花缘起于陶渊明先生。陶渊明爱菊,他的诗篇里有一句名 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他借菊花的这种平淡,引以淡泊,花开无言,人淡如菊。怎么样才能做到平淡?对名利的欲望少了,欲望少了才能淡下来,就是人到无求品自高,这就是菊花的品行。
从古至今,中国的这些志士仁人用四君子寄托自己的人格。四君子的品质,也是儒家一直所提倡的,这是我们东方艺术的核心。我们在欣赏绘画的同时看的不是热闹,看的是对美的感知,通过绘画净化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灵魂的高度。
此次中秋联欢活动中欣赏到妙音天女敬善媛女士的观音菩萨颂,她柔美的犹如天籁之音的演唱令人沉醉;而潘麟先生的狮子吼,真是雄浑之音,可谓最有男人魅力的声音,这是阳刚的力量美与女性的阴柔美,一刚一柔令人叹服!东方艺术的表现手法是一刚一柔,最雄浑的拥有金刚一般的力量,驱走黑暗和恐惧,在绘画中要有所体现;同时还要有一种阴柔,生命在山谷里生长,在水的滋润下万物蓬勃,柔的力量也要有所体现。绘画表现的形式是直观的,是在画家手里体现出的刚柔之道。刚柔之道就是阴阳之道,东方艺术在创作的过程中让你了解刚柔、了解阴阳,了解这个对立与统一。在创作手法上,这和道家的思想相吻合,中国绘画所有方法理论是出于道家。
做人要有格调,要有境界、要有觉悟,绘画也要有境界,“境界”是佛家的一个用语,六祖慧能大师开悟后,给他的师父五祖弘仁交作业、作汇报,其中说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清净是性德的体现,是自性的本有,是去除习气后的本然,东方绘画就是这样,是不加雕饰的本然。绘画最高的境界就是清净。
这张《松树八哥》是南宋僧人法常创作的,法常是日本禅宗的祖师圆尔辨圆的师兄,他的作品大多数珍藏在日本,被喻为“日本水墨绘画的大恩人”。他的绘画境界高深,绘画里面充满了清净平和,这个清净心就是无我的境界。我们平时很注重“我”的存在感,比如“我”的观点,“我”认为怎样,“我”的看法。但南宋法常《松树八哥》 是在法常大师心里没有我,是无我的存在。就像弘一大师一首偈语中两句词:“春花枝满,天心月圆”,指的就是无我的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没有我的观念在里面,还原它的本来面目。这在绘画上,法常大师做到了。这幅画值得我们经常欣赏,它给我们带来正能量,让浮躁的心情慢慢安静下来。清净心,是天心,可以洗涤、净化人的灵魂,这就是东方绘画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