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研学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高扬生命之爱 体味生命之美——论生命儒学的现实意义(二)

来源:首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论文集

作者: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所副研究员 儒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刘云超

但是究极而言,乐亦是建构的,并非先验自明无需论证的。换言之,乐,并不意味着世间无悲苦,而是明知人生虚无悲苦,仍然快乐满足向上地活下去。所以人生之无常与入世之健行,生命之虚幻与生活之实在,在儒家思想中常常交错杂糅进而被奇妙地融合无间。“中国诗歌对废墟、荒冢、历史、人物,对怀旧、惜别、乡土、景物不断地一唱三叹,……它展现和宣说的是,这些事件、景物、人生、世界、生活、生命即使虚无空幻,却又仍然饶有意义和充满兴味。……虽知实有为空,却仍以空为有,珍惜这个有限个体和短暂人生,在其中而不在他处去努力寻觅奋力的生存和栖居的诗意。……尽管深知人死神灭,有如烟火,人生短促,人世无常,却仍然不畏空无而艰难生活。”①李泽厚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乐感文化”,“乐感文化”由于没有人格神,所以“少有对上帝、对星空,对‘奇迹’的惊畏崇赞,也少有对绝对空无或深重罪孽的恐惧哀伤,也没有那种人在旷野中对上帝的孤独呼号……”②乐感文化关注现世人生,往往在肯定生命和日常生存中去追寻幸福,所以中国大概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自然美的国度。

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对于自然之美的发现和领悟,中国先民最早把价值维度、伦理维度和市美维度融合为一,中国文化因此星现出物我浑然的审美意境。从《诗经》的托物起兴到《论语》的曾皙之志,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到“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中国人常常将内心之忧喜、伦常之善恶、人生之起伏寄托于自然风物,借景生情,借景抒情。这种思维方式造就了中国文化主客不分、天人一体之独特风景,也造就了儒家文化把自然美、德性美和中和之美融为一体的独特审美体验。

二、万物一体与生命之美

在儒家思想中,生命之美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生生之美,一是时中之美,三是德性之美。

生命之美首先体现在生生之美。《周易》讲:“生生之谓易。”何谓“生生”?就是“生”的希望、“生命”的力量、“生生不息”的大化流行。春去秋来,花开花落,时间不停向前,生命永不休止。儒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衍生出一整套合理的礼教系统,其最为根本的源头就在一个“生”字。孟子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非常贴切地描述了儒家伦理起源于生命个体与生俱来的血缘亲爱之情感,最终走向的是万物一体的美学境界。这种源于自然终于审美的伦理美学,到了宋代理学那里被揭示得尤为深刻,其重要表现就是以“生”释“仁”。理学家认为天理最根本的特质就是“仁”,而“仁”最根本的内涵就是“生生不息”。例如,程颢说:“万物之生意最可观,此元者善之长也,斯所谓仁也。”③朱熹也说:“生底意思是仁”,“仁是天地之生气”④。理学家主张人们的行为要顺应上天的好生之德,对世间万物的生命怀有尊重乃至欣赏的态度,并由这种尊重和欣赏来契会和体悟那唯一至善的生生不息的天理,最后达到自身生命与天理一体无隔。所以我们看到,宋代理学家们对“生生”之道体会尤为深切。周敦颐“窗前草不除”,他说:“吾好观万物生意。”程颢喜欢“观鸡雏”,认为“此可观仁”。张载好观驴鸣,说:“与自家意思一般。”表面看来,这似乎有些愚蠢,但是实际上较之于功利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美学的生活方式,它贴近自然,无拘无束,天人合一,它充满了对生命的尊重、热爱和希望。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