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研学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高扬生命之爱 体味生命之美——论生命儒学的现实意义(五)

来源:首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论文集

作者: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所副研究员 儒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刘云超

四、生命冲动与诗意生存

如果从西方哲学的视野来看,儒家“生生”观念近于柏格森所谓“生命冲动”。柏格森认为,生命运转本于一种盲目、非理性、永不停息又不知疲倦的先验动力:“所有的生命,动物和植物的生命在其本质中像是一种积蓄能量和以可以变通的方式释放能量的努力。”生命冲动如一团炮火向上发射,如一股喷泉向上喷出,是从统一的源头出发,分化为众多的路径向上散开。生命之永恒冲动也类似黑格尔所说的“悲动力”。黑格尔认为自由的精神是历史的实体性动力,而由人的自私心理产生的欲望和热情则是历史的现象的动力。他在《历史哲学》中说:“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并且说:“我现在所表示的热情这个名词,意思是指从私人利益、特殊的目的,或者简直可以说是利己的企图产生的人类活动。”黑格尔所说推动历史前进的“热情”,正可与柏格森所谓生命之冲动或者中国哲学中的生命意识有类比之可能。恩格斯把黑格尔的“恶”理解为一种具体的、历史性的、否定性的力量,与柏格森所说生命之冲动亦大有相通之处。

梁漱溟提出“尽宇宙为一大生活”。生活即生命,他在《朝话》一书中具体解释“生活”说:“生命与生活只是字样不同,一为表体,一为表用而已。”可以看出,梁漱溟依据传统的“体用”关系来理解“生命”和“生活”,“生命”是“体”,“生活”是“用”。他又把“生活”再分为“生”和“活”。从他看,“生”和“活”是一个意思,“生即活”,“活亦即生”。他说:“生命是什么?就是活的相续。‘活’就是’向上创造’。向上就是有类于自己自动地振作,就是’活’;’活’之来源,则不可知。”⑩在这里,梁漱溟把“生命”理解为“活的相续”,把“活”理解为“向上创造”。“生”即是生命,“活”即是向上振作的“创造活动”,“生活”即是“生命不尽的创造活动”。梁漱溟所提出的“向上创造”很明显受到了柏格森提出的“生命冲动”的影响。柏格森认为生命具有“跃进力”和“创造力”,是生命自己运动、创造活动的根源,能够推动万物的进化,导致整个世界的发展。也就是说,生命的本性是同化、利用物质而克服物质抵抗的自由活动。

为什么梁漱溟以西方生命哲学来解读中国儒家思想如此若合符节?因为“生生”的观念本无种族国界之分,她源自人类生存和繁衔之原始本能,源自历史长河之积淀赋予人类族群之生命密码。世间万事盛开如花,各有其芬芳与黯淡,然而同归殊途的是,所有的生命形态都无法摆脱一个根本问题,就是生与死。而几乎所有的物种的活动都只有一个目的:活下去。而选择怎样活,也就是活的方式不同造就了不同物种的差别,在人类社会中也导致了不同文化的差异。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对于生命起源、生命价值、生命意义的追问都是其哲学思想核心命题和永恒命题。然而如同两颗相似的种子开枝散叶,却结出迥然相异的果实,东西方哲学中的一致主题却导向了不同的文化风景。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