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湖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作者:杭州市城市科学研究会 冷 晓
五、经济发达物产多
杭州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物阜民丰,经济发达,索为东南物产集散地,“薪南粲北,舳舻相衔”。建国以后杭州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新月异。长期发展的历史曾形成明清传统街区,解放前一批百年老店集中于清河坊一带,许多产品如张小泉剪刀,邵芝岩毛笔,王星记扇子,庆余堂药材等名播海内外,这些特色名牌产品曾驰名国际市场和博览会。建议由各厂自筹剪刀、扇子等博物馆,像苏绣那样,融展览、生产、科研于一体。苏州环秀山庄既是苏绣工厂,又是苏绣科研所、苏绣博物馆,一套班子,四块牌子,既有了管理人员和经费来源,环秀山庄名胜也得到了有效保护,这条经验可以借鉴。
第四,几点设想意见
杭州历史文化名城有许多优势,同时也存在不少矛盾。主要有:
一、城市空间过小的矛盾。杭州现状是: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经济发达社会生活日趋现代化的城市,但却是中等城市的市城空间。城市开放,人口增加,密度很高,要居住就要追求容积率;经济要发展,引进外资,又要挤出空间布点。于是往往以牺牲难以再生的人文资源、绿化环境等来实现上述要求,这个矛盾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必害尽快扩大市城,跨江发展,在江南发展“二产”;在市区发展风景旅游、金融、商贸等高层次“三产”,保护和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才有希望。南京市编制1991-2010年总体规划时就提出划分三个城市圈,从以旧城改造为主转移到新区开发为主,将工厂外移,实现城市建设重点转移和产业结构及用地调整的发展战略。无锡市也于最近提出在市区东南组建面积为82.36平方公里的新区,重新布局。杭州的矛盾更为突出,向江南转移的战略是势在必行的。
二、人们在认识观念上的矛盾。历史文化名城观念的淡化致使保护意识薄弱,与杭州的城市性质出现反差,这是急待解决的问题,要提高名城市民的荣誉感,责任感,推动全市人民人人自觉保护名城,为名城建设贡献力量,需要经常地坚持不懈地宣传杭州的历史文化,并普及《文物法》,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是提高城市文明水平的关键。

近几年,杭州提出了“塑造天堂新形象”,这应是根据时代发展对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提出的新要求。“天堂”这一荣誉也是宝贵的历史遗产。九百多年前苏东坡把西湖比作人之眉目;这是这位“老市长”对杭州的“形象观”;七百多年前马可·波罗称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这是外国旅游家对杭州的“形象观”。历史上赞美杭州的诗句篇章难以数计,我们当然不能躺在荣誉上孤芳自赏,必须在保持历史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赋予时代的要求,“塑造天堂新形象”,以丰富历史文化名城应有的特点和气质。我们不仅要保护,使之更加秀丽,“眉目”残缺总是有损人的形象的;不仅要治理脏、乱、差,改善市容市貌,生态环境、社会秩序、城市文明的外观形象,更要进一步向纵深延伸,提出其文化内涵的内在素质要求,这也是进一步改革开放,面向新世纪,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塑造天堂新形象,首要的是塑造新一代人,塑造人的开拓素质和精神状态,弘扬主旋律,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上海这几年提出要“重塑海派文化”,黄菊同志在阐述重型海派文化战略时提出,地理优势的发挥和历史地位的形成,便形成了独特的人文优势,……海派文化面向新世纪的全方位开放,迫切要求上海加强社会主管化建设,并在科学与民主的坐标轴上构建新的文化框架,重型新的海派文化”海派文战略的总体构思启示我们,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时,要从杭州的地理优势和历史地位出发。福发挥独特的人文优势(如研究城市历史区位形成的吴越文化),更有效地加强社会主义精文明建设,迎接未来世纪。
三、机构体制方面的矛盾。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任务重,难度大,但上层建筑很不适应。员少,经费少,缺乏权威。借鉴国外先进城市(如华盛顿、巴黎)的经验,建议建立由市长领导的保护机构,配备足够的人员和经费,建设一支素质高、事业心强的文保队伍,令行禁止,严肃找法,特别要制止“以权代法”、“长官意志”,可建立相应的学术咨询机构(如“古都学会”等),对保护名城进行各项专题研究和咨询活动,使决策进一步民主化、科学化。
四、要认真探索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路子,进行论证和作出预案。国内外不少城市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特色和文化遗产方面已有不少经验。杭州除可以考虑拓展市城,跨江发展,合理布局外,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应特别强调近湖地区建筑必须与西湖景观特色相协调,这将成为保护名城的核心问题。同时要规定在一些重点保护单位和名胜区要划定适当的氛围保护区,新建筑的空间构造、建筑形式、建筑物的色彩都要吸收传统风格和手法使之成为基调和谐的有机整体。对一些重点街区地段(如中山路某些路段、现延安路南端河坊街的层叠的傍山建筑等)尽可能保留和修复其临街的立面建筑形态,并注意保存整个街区地段的风貌;而在这些建筑内部进行加固改造和敷设现代生活设施。
此外,要重视保护有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如保俶塔,事实上在市民和游人心目中已成为杭州的“城标”,碧湖断桥,宝石流云,是构成城市特色传统的建筑物,在一定空间范围的建筑物不要与之比高低(如华盛顿的一切建筑不能高于国会大厦;巴黎的一切建筑不得高于埃弗尔铁塔)。有些早期建筑代表了一个时期的建筑特色,在旧城改造中,该保该拆都应充分论证,预定方案。建议对上述保护措施进行立法,按法办事。

作者单位:浙江省民建政策研究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