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湖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作者:杭州市图书馆学会 周未隼
作者单位: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情报室
如上所述,西湖水利是从城市给水开始的。这种用瓦筒引水的井,时间长久之后,瓦筒极易破裂,淤泥堆积,水流阻塞,井水干酒,因此历代屡毁屡建。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距离李泌修六井只不过四五十年左右,就“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民赖其汲”。五代十国时吴越国都杭州,西湖水利有所发展,一是“始置撩湖兵士千人,专一开浚。”二是“引西湖水为池”,即浚通丰豫门(后改称涌金门)内的涌金池,该池规模较六井大,水源丰富,是城内给水设施的重大改进,并引西湖水灌入城内运河,既扩大供水范围又利于航运。北宋以后,杭州的许多贤牧良守,都把疏浚西湖、畅通六井作为施政的重要任务例如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知州王济,不仅疏浚了全湖,并且修建了西湖的闸堰设备;宋仁宗(公元1023~1063年)时知州郑戬和沈道,前者动用了上万民工,斥废湖中葑田,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后者则为了增加城市居民与日俱增的用水需要,在六井之外,添设了一处供水量特大的新井,即后人所称的沈公井。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知州陈襄对六井进行了一次很有成效的修理,他主持对城市给水系统进行整修,合并引水口为二:各以闸门控制,其一专通涌金池;其一是将原六井引水口合而为一,流入石砌水池,再以平行的五个竹管导水入城,分注各井,井池余水都注入运河,将原六井的引水管道全部挖出,更换新管,完补罅漏.这样一来,“相国之水大至,坎满溢流”,改变了“民求水而不得”的局面。余水入运河、使得“千艘更载,瞬息百斛”,方便了交通。在增加水量的同时,还注意保护水质。将涌金池分成上、中、下三部分,“浣衣浴马,不及于上池。”在引水的明流部分也都修筑了围墙,既方便了使用,又保证了用水清洁。元帕四年(公元1089年)苏轼第二次来杭任知州之职,再次重新发淘易笔,修补罅隙,使六井清冽溢流,大旱不涸。他还写了篇《钱塘六井记》,记载这件事。苏轼认为,自李泌作六井以来,瓦筒、竹管引水线路经常堵塞和朽坏,经常造成城内用水困难,应当根本解决这个问题。他采纳了有修井经验的僧人子跬的意见:“熙宁中,虽已修复,然不免以竹为管,易致为坏。”“遂擘画用瓦筒盛以石槽,底盖坚厚,锢捍周密,水既足用,永无坏理。”从此,引水管道由竹质改为瓦质,管与管之间堵塞严密,联接牢固,不使渗漏,并置于专门修筑的石槽之中,既防止了腐朽,又避免了挤压损坏,是引水技术的大改革。并利用多余的水量在仁和门外离井最远处新建二井,“皆自来去井最远难得水处,西湖甘水,殆遍一城。”进一步密切了西湖与杭州城市的不可分割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