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湖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作者:杭州市图书馆学会 周未隼
作者单位: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情报室
湖上三岛”的另二岛:——三潭印月和阮公墩都是明清期间用疏浚出的湖泥堆积而成的。“三潭印月”,是外湖最大的岛屿。明万历三十七年《钱塘县志》载,湖心寺“有三塔,弘治中废”。“碑记巍然,而古迹湮没”。于是着令钱塘县“浚取葑泥,绕潭筑埂,环插水柳,为湖中湖,专为放生之所;又于旧基重建德生堂”。万历三十九年重建三塔,现存的三塔,是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重建的。岛上建有九曲桥、开网亭、亭亭亭(取自明代聂大年的“三塔亭亭引碧流”诗句)、碑亭(碑上刻有康熙所书“三潭印月”四字)、“我心相印”亭等,从而形成岛中有岛,湖外有湖,湖上架桥、桥上建亭,垂柳护岸,三塔凌波。漫步曲桥,如入蓬莱仙境,素有“小瀛洲”之称,又称“鱼沼秋蓉”,为清代杭州十八景之一。清代陈璨有诗曰:“碧水光澄漫碧天,玲珑塔底月轮悬;冰壶抱景骊龙睡,九颗明珠夜夜圆。”实为湖景之精华。
有关水的西湖文化的古建筑,还有长桥、冷泉亭等,如长桥在玉泉山下,桥下水口很宽,分三门,长约一华里,桥上建有凉亭,飞檐翘角,朱柱黑瓦,非常雄伟庄严,附近栽桃植柳,是一处可与苏、白堤争胜的景点,称“长桥锁钥”,为西湖二十八景之一。后淤泥阻塞,长桥不长,亭也毁废。有诗作证,“南港虚名架石梁,寺楼钟鼓几斜阳。相传亭跨危基壮,谁见桥横古道长?澄水闸荒沙草碧,清波门近市尘黄。凤凰山在阑干外,玉抹烟草鹭一行。”“前朝叠石架为梁,影落清波几夕陧。世事如今虽已改,桥名依然尚称长。”
灵隐冷泉亭旁曾建有一闸,成为一处颇佳的景点。宋代杨万时诗曰:“放闸冷泉亭,抽动一天碧,平地跳雪山,晴空下霹雳。”“闸住清泉似镜平,闸开奔浪作潮声。放天一板还收去,依旧穿沙绕石行。”范大成惊呼:“古苔危磴着枯藜,脚底翻涛汹欲飞。九陌倦游那有此,从教惊雪溅尘衣。”
从所有这些水事活动、古建筑、古文化与人类在杭州地区繁衍发展的内在联系。我们可以看出西湖水文化在杭州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一席,杭州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