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研学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新时代发展墨学文化的思考(二)

作者:陆启光

“实际上,如果基于’创造性转化’的时代化、大众化和世界化的三个向度,相应地,创造性转化的推进应有三个基本的路径。一是时代化路径,它要使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相适应,要反映时代精神、时代特征,要能吸收时代成果、解答时代问题。二是大众化路径,它要使传统文化为广大大众所认同,要关注大众生活,契合大众心灵,运用大众表达,解决大众难题。三是世界化路径,它要发掘传统文化的世界意义,要能进行全球化的相互交流、相互渗透和相互吸收。在此基础上,再对其他途径进行整合,则可形成推进路径的系统构建。”当前对于墨学的创造性转化,要考虑如何将墨子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如何将墨子思想与党的指导思想联系起来、如何将墨子思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起来,要建立认识、普及、推广和应用四位一体的创造性转化体系,齐头并进,才能提高墨学的创造性转化效率,促进墨学的现代重光。

三、创新性发展墨学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促进墨学的现代重光,不但要科学传承墨学、创造性转化墨学,更要创新性发展墨学。创新性发展就是“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墨学不能墨守成规,需要墨者们对其进行不断的阐发。至于如何阐发,有些专家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他们指出,在当代中国,在传统文化的吐故纳新过程中,当代社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体文化”及以西方近现代文化作为激发现代化活力的“异体文化”就必须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这个“母体文化”相结合,换言之就是:在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必须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体文化”及以西方近现代文化作为激发现代化活力的“异体文化”相结合。

在如何结合时代的新发展给中国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内涵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良好的榜样,如对“创新”的理解,他认为创新“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是从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角度对“创新”赋予的新内涵。他还结合当前的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对创新的涵义做了更具体的发挥,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求以更大的勇气不断把改革推向前进。在对外交往中,习总书记始终本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在阐释中国传统优秀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向国际社会宣传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指出:“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习近平特别强调从中国古代的廉政文化中吸取有益的思想资源,例如孔子讲的“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言必信,行必果”等,他都结合目前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实际进行了很好的发挥。具体到墨学的创新性发展上,一方面可以考虑用从古到今其它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墨子思想进行合理阐释,另一方面也可以考虑用世界上从古到今其它“异域文化”对墨子思想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说明。

在我们国家,尤其是要阐释好墨学与“主体思想”的关系。其实历代重要国家领导人的思想中都蕴含着墨子思想的内容,如早期的革命家和党的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恽代英、肖楚女等都极为推崇墨子的思想,毛泽东还认为墨子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就蕴含着墨子的“兼爱”“非攻”等思想,而治国理政思想则与“尚贤”、“尚同”“节用”等思想密切相关,教育思想及“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等则与“修身”、“所染”“命”等思想密不可分。加强这些工作的开展,都是推进墨学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内容。

对《墨子》一书及其相关重要论著的各种语种翻译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墨学的现代化过程应该也是墨学的全球化过程。从佛学的中国化我们能够获得一些启迪。佛学东渡始于较早时期,但其中的天台宗、华严宗于唐代时还是翻译性的文字,可是到了北宋、南宋的时候,就已经完全当作儒释共同的话语在运用,发展成用中国的意象来反映的新佛学。在佛教来说,这是一种本土化、中国化过程,而对于中国文化而言,这就是原有文化借助外来文化实现的一种创造性转化。西方的哲学经典翻译到中国的有很多,但真正被中国人认真地加以研究、注释,并加以发展的,只有50多种。这就告诉我们,西学只有适合中国的土壤,与本土文化相结合才能获得发展,才能构成典范。同样地,墨学的全球化也需要始于翻译,然后使之“在地化”,与当地文化融合,这样墨学就更容易深入当地人的血脉,从而推动墨学的全球化发展。

四、建立墨学深化体系

在全社会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深化墨学的知情意行体系,使全体社会成员都知墨、爱墨、志墨、行墨。

知,即知墨。知墨,就是知道、理解和掌握墨子及墨学的思想体系和精神实质,不是一知半解,更不是道听途说。

情,即爱墨。俗话说,“知之深,爱之切”,要在知墨的基础上深刻领会墨子思想的伟大之处,如墨学是如何成为与儒学相提并论的显学的?为什么说墨子是中国的“科圣”?墨学中哪些思想至今仍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等等。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深刻理解就会发现墨学的伟大之处,从而深深地爱上墨学。

意,即志墨。立志并力志于墨学,关键在于将墨学思想中的精华和精神上升为一种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历史上有很多人给予墨子高度的评价,但却大多停留在此阶段上,无法使其思想和精神成为自己人生的理想、信念和信仰,在这方面,庄子最具代表性,他认为,“墨翟、禽滑厘之意则是,其行则非也。将使后世之墨者,必以自苦腓无胈、胫无毛相进而已矣。乱之上也,治之下也。虽然,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庄子·天下》)为何认为“墨子真天下之好”,但又“求之不得”呢?表面上看是不愿求,不敢求,而根本原因就在于其认为墨子思想虽能“治下”,但却同时能够“乱上”,墨子思想会从根本上触动“上层阶级”的既得利益,因为庄子知道这些“上层阶级”不是墨子眼中真正的“贤”人和“兼士”。因此,志于墨就是要把墨子精神做为自己的人生信条。要志于墨,前提是要有坚强的意志,要将个人的名利抛于脑后,真真正正地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至少是不能将个人利益凌驾于他人利益之上,这是志于墨的基本要求。

行,即行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行墨的过程是将理想和信念化为行动的过程,是学习墨学的最高阶段,是学与习、知与行合一的过程,也就是墨子所说的“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墨子·兼爱下》)

深化墨学育人的新功能还涉及到“强说人”(《墨子·公孟》)并“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的问题。“当今中华文化急需克服者,为学者与现实、与大众、与教育系统之严重脱节。”因此弘扬墨学,还要把会议墨学、书本墨学转化为民间墨学、生命墨学,通过民间组织推动墨学的发展,建立起乡村墨学、都市墨学、社区墨学、企业墨学等等,还可通过国学院、书院等来推动墨学的发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国学百科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