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士远
廖名春先生认为孔子始称“尚书”一说的观点虽是较为公允的,但笔者以为将“尚书”之义预设为经学意义上的六经之一的《尚书》的观点还是值得商榷的。郭沂先生对此就提出了不同说法,他认为《要》篇的“尚书多口矣,《周易》未失也”中的“尚书”不是指《尚书》,这里的“尚书”与《周易》对举,指的是《连山》、《归藏》《连山》、《归藏》早于《周易》,相对于《周易》而言,它们为“上古之书”,故孔子谓之“尚书”。在此论证基础上郭先生又说“尚书”一词,在先秦时期只是普通名词,非专用名词,凡“上古之书”皆可被称为“尚书”,其所指要视具体语言环境而定,如在《墨子》里指《虞书》,在《要》篇里指《连山》《归藏》。到了伏生“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以后,它才成为专用名词,专指过去被称为《书》的这部经典。
帛书《要》篇的“尚书”是指上古之书的观点,还可以从传世文献《墨子·明鬼下》称“尚书”一事的来源寻求旁证。墨家非常重视上古典籍,在《墨子》现存的五十三篇中引用上古典籍时称引《书》最多,郑杰文先生统计为 40 次,刘起舒统计为 47 次,笔者统计为42 次,相差不大。学界对《墨子》引《数》之文多有关注,但至于墨家的《书》及其重视《书》行为的渊源在哪里似乎很少有人问津,《吕氏春秋·当染》记载:“鲁惠公使宰让请郊庙之礼于天子,桓王使史角往,惠公止之,其后在于鲁,墨子学焉。很显然,墨子在鲁国学习了周礼,周礼属儒家文化,源于尧舜,由孔子总其成。《淮南子·主术训》也说:“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孔丘、墨翟,修先圣之术,通六艺之论。”足见墨子是在邹、鲁文化环境中学习成长的。郑杰文先生说:“孔子应答弟子、门人所问之语中亦涉及诸多《诗》《书》语句。墨子起初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与孔子后学一同’接闻于夫子之语’而记之;其各自所记《诗》《书》诸语有异,但内容相似,因而使得墨子所传《书》与儒家所传《书》的版本有大大小小的差异。郑先生在这里想解释的是儒、墨之《诗》《书》等上古典籍的差异性,但也涉及到了儒、墨之间有关《诗》《书》等上古典籍的授受关系。就墨子而言,他是在邹、鲁儒学的熏染下学习成长的,是同孔子后学一起“接闻于夫子之语”的,帛书《要》中的“尚书”是孔子与子贡问答《周易》时称说的,孔子称说“尚书”的具体情况如何,今无从考证,但据《论语》及郭店楚简来看,孔子称说《尚书》时只称《书》,孔子在同弟子门人问答时把上古之书称说为“尚书”是有可能的。墨子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在其以后论及“上古之书”时遵从祖师之说,亦称“尚书”是很自然的事,故其在论述鬼神之有时说出了“尚书《夏书》,其次商周之《书》”的话。
由此可见,墨子称说“尚书”之渊源有可能来自孔子,孔子、墨子所称说的“尚书”之意旨均是指“上古之书”,都是泛称。也就是说,出土文献马王堆帛书《易传·要》篇称说的“尚书”与传世文献《墨子·明鬼下》篇称说的“尚书”,所指相同,均为泛称“上古之书”,而且二者之间正反应了儒、墨之间关于上古典籍存有授受关系,《墨子·明鬼下》篇称说的“尚书”来源于帛书《易传·要》篇孔子称说“尚书”的习惯。孔子始称“尚书”一说的观点是较为公允的,只不过其意旨是指“上古之书”,不是专指《尚书》,从帛书《要》篇的上下文本的语义来看,“尚书多口矣,周易未失也,且有古之遗言焉”,其意是说:上古之书多已疏漏阕失了,惟有周代的《易》还保存的较好,而且书中还保存了不少古代人说的话。这里的“周易”应为“周《易》”,这里的“尚书”与“周易”不是对举关系。
正如同我们分析郭沂先生关于《墨子·明鬼下》篇中的“尚书”是指《虞书》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一样,其《要》篇“尚书”是指《连山》《归藏》的说法也是难以让人信服的。郭先生说:“这里的’尚书’与《周易》对举,我以为指的是《连山》、《归藏》,《连山》、《归藏》早于《周易》,相对于《周易》而言,它们为’上古之书’,故孔子谓之’尚书’”,“照理说,将两书作比较,所比较者当为同一性质。如果说’尚书多口矣’为《尚书》在纪事上多有疏漏,那么,‘《周易》未失也’亦当为《周易》在纪事上未有疏漏,但事实上,《周易》并不是纪事之书,二者之间并无可比性。换言之,按照这种解释,’尚书多口矣’与’《周易》未失也’之间实不搭界。”
若按郭先生“‘尚书’一词,在先秦时期只是普通名词,非专用名词,凡’上古之书’皆可被称为’尚书’”的观点来解释“尚书多口矣,周易未失也”,是完全能够讲得通的,即“上古之书已多有亡佚缺失了,但《周易》尚未散失。”但这里的“周易”并不是《周易》,而是“周《易》”,这里的“尚书”与周《易》之间不是同级的对举关系,而是共性与个性之间的上下级包举关系,既不是后世意义上的《尚书》与《周易》之间的平行对举,亦不是郭先生意义上的《连山》、《归藏》与《周易》之间的平行对举,完全没有必去将“尚书”攀附到什么《连山》、《归藏》上,打个比方说,“学生们多数都走了,李明还未离开学校”,学生们与李明之间的包举关系与“尚书多口矣,《周易》未失也”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国学百科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