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研学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墨子》与《那先比丘经》问答模式之比较(三)

作者:王书瑞

1、直款之借

《那先比丘经》对于中国文化的借用首先体现在“直款之借”上,形式上,此经所用的修辞手法借用了中国传统的论辩手法和修辞手法。直款之借下可分为死直之借和活直之借。

死直之借。直答款死直式是面对提问,给出惟一不变、与情景无关之回答。《那先比丘经》中弥兰王之间,那先之答所用的论辩艺术出色,包含了辩证思维法、类推与引证、直接定义与避实就虚的方法。任瑾总结了《那先比丘经》中的论辩方法,具体有辩证思维法、使用譬管法、避实就虚法。接着总结了《孟子》中孟子的论辩方法,具体有:擅长使用譬喻法对君王说理,善于以避实就虚的方式说服对方,擅长运用类推方法劝导君王施行仁政。通过任瑾的研究发现,两部经典所体现的论辩方法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且论辩思想都有着相同的文化内涵–带有求真、求善、求治的时代精神与烙印,具有极强的伦理性。

具体而言,弥兰王之问可以权宜地分为逻辑之问和经验之间,前者强调逻辑的形式化特征和超越具体内容的抽象性质,后者则透视弥兰王的质问手段。那先比丘之答从根本上而言是解释性的,而并非推理性的(结论总是预先的,其后的回答随机应变),那先的回答较多地使用了类比论证和直接定义,类比论证将弥兰王的问题还原到生活具体场景中理解和解决。那先的直接现义来自经验艺界街修行训诫,却又超越了精神世界。而这些方法,在中国典籍的中已经出现,比如《庄子》中写到: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殄,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病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巧妙地采用了寓言的形式,运用了类比与引证。庄子往见惠子,表明自己的清高,无意功名利禄,指责惠子为保住官位而偏狭猜忌的心想,但这些并没有直接道出,而是寓于一个虚构的故事中,使人觉到意味隽永,具有更强的认刺性,很可能汉译本《那先比丘经》在撰写的过程中借用了中国的《庄子》中的写作手法。

活直之借。活直答”是一种“直答”,但却是“境遇主义之直答”,不是惟一不变的,也不是与情景无关的。”《那先比丘经》中的比喻的修辞手法较多,笔者归纳为:果蓏喻,禾穟喻、然大喻、烛火命、聘女喻、奶酪喻。而这些比喻在中国古代国学典籍中已经存在,《那先比丘经》很可能依据不同情景借用了这些比喻从而丰富那先比丘的言语。比如,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蕴含着不少“联系”的道理,即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不能认为割断事物之间固有的,本来的联系。比如,宋·吕本中《紫微杂说》中“揠苗助长”的故事,告诉我们要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万事有因有果,切记不可孤立、片面、静止对待事物。同样地,《那先比丘经》中运用了活直的方法来说明这个道理。果蓏喻、禾穟喻、然火喻、烛火喻等等依据不同的情景来阐释我们要以动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依照境遇主义直答。中国的情景论很可能也为后来西方美国传播学家乔舒亚·梅洛维茨的理论“媒介情景论”“提供了思想渊源。

2、不款之用

《那先比丘经》在内容上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十分接近,尤其此经中的孝道问题和君王世俗关系问题。考察此经在内容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对于树立中华民族自信心,找寻中华思想之魂十分必要。

死不之用。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思齐 2008 年的研究《<那先比丘经>中的希腊和中国因素》,不仅研究了此经的希腊因素,同时也研究了此经中的中国因素。对于此经中的中国因素,张思齐教授指出从历史史实方面来看,古代的大印度各地都有古代华人生活留下的历史遗迹,且传入中国的《那先比丘经》为汉文佛典,而并非其他语种的佛典,这也暗示了中国人对于此经的需要。并且此经中佛教与世俗君王的关系、孝顺问题等均与中国人观念十分接近。从思维方式方面来看,诸多中国成语、寓言以故事的形式纳入此经,由此可见《那先比丘经》中的内容的确是受到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甚至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中有一个笔误,将那、先两个译音字写成了“先后之先”的意思,无论《佛学大辞典》这个错误是如何犯的,用弗洛伊德心理学的潜意识来解释,说明了这段文字的书写者心中存在着浓厚的孝顺观念,而这恰恰是中华文化伦理最突出的特征。

活不之用。《那先比丘经》弥兰王问那先,王问那先:“那先是指什么呀?头叫那先吗?”那先回答道:“头不是那先。”王又说道:“耳、鼻、口是那先吗?”“不是那先。”王又说道:“颈项、肩臂、手足是那先吗?”“不是那先。”王又说道:“腿脚是那先吗?”“不是那先。”王又说道:“颜面容貌是那先吗?”“不是那先。”王又说道:“苦乐是那先吗?”“不是那先。”王又说道:“善恶是那先吗?”“不是那先。”王又说道:“身躯是那先吗?”“不是那先。”王又说道:“肝肺、心脾、肠胃是那先吗?”“不是那先。”王又说道:“颜面容貌是那先吗?(此语为衍文,上已问过)”“不是那先。”王又说道:“苦乐、善恶、身心,共同合起诸件物事,能否成为那先吗?”那先说道:“不是那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国学百科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