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冰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自然国学学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
关于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关系,我们过去只看到了初等逻辑(反映普通思维)与高等逻辑(反映辩证思维)的关系。二者关系中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也就是从思维发展的空间性来说,形式逻辑是西方人习惯上使用和发展的思维工具,而辩证逻辑是中国人习惯上使用和发展的逻辑工具。当然,二者之间的界限也不是绝对分明的:中国古代曾经出现过类似于西方形式逻辑的墨辩逻辑;西方在古代也出现过使用辩证逻辑的赫拉克利特等哲学家。但是,就文化的主流来说,西方人主要使用的是形式逻辑,中国人主要使用的是辩证逻辑。中国文化是辩证逻辑的文化基础。古代中国的辩证逻辑只能算“准逻辑”,它具体表现为《易经》模式、“阴阳五行”模式、熟语模式、经典模式等思维模式,采用不严格的类比推理的方法。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借鉴西方形式逻辑的方法和标准,使辩证逻辑达到科学的、现代的水平。这应该成为我国逻辑学科研的主攻方向。
中国传统的辩证逻辑把矛盾(“阴阳”、“对立统一”等)作为出发点,贯穿于整个思维过程之中,而西方的科学家和逻辑学家只是把矛盾作为特例,整个思维过程基本上遵循普通逻辑(形式逻辑),不得已时才接受矛盾。
中国历史上,墨家思想(其中有科学和民主的因素)和墨辩逻辑(其中有形式逻辑的因素)就曾经中断过,而这种中断就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缺少了这种因素,使中国文化先盛后衰,在近代开始落伍。中国逻辑思想的发展按《易经》模式、阴阳五行模式、经典模式、熟语模式等路径发展,一直没有中断过。按辩证逻辑去研究中国逻辑史,才符合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实际,也才有丰富的内容。
墨经中的逻辑和辩证法是不可分离的,逻辑推论的成立必须符合各种条件的整体性要求,墨经逻辑否定逻辑矛盾,但却承认辩证矛盾.墨经逻辑是多种逻辑的统一体,虽然在主要内容上属于形式逻辑,但整个地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强的超协调逻辑,即辩证逻辑。“同异交得”辩证规律的论证,是以同异两个概念对立统一辩证本性为核心的理论思维,是墨家科学思维的灵魂;权者“两而勿偏”,就是权衡思考的全面性:“古今异时”是一种历史进化观。墨家的“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的辩证原理,“同异交得”的辩证规律,“两而勿偏”的辩证思维,“不能而不害”的辩证人才学定律,”是久与是不久同说”:辩证法的代数学,阐发了墨家的辩证理论思维和辩证逻辑思想。
墨家逻辑思想中”三表”、”三物法”、”名实之辩”等核心内容,并阐述了墨子”三物法”对《内经》辨证论治观的影响,墨家”类”思想对《内经》取类比象观的影响,墨家”三表”对《内经》认识论的影响。
从辩证逻辑的角度看,汉语中存在的反向表达自身就存在着很多辩证逻辑的思想和要素,诸如反向词类、反向句式等。这种反向表达体现了事物自身的对立统一,体现了汉民族“与时俱化”的精神,体现了汉语语言运用的灵活性和辩证性。
成中指出:“逻辑必须通过语言来实现自己,而语言也包含了逻辑思辨的结果。“从语言学的起源看,哲学是语言学的摇篮。语言学(小学)与逻辑学(名学)是孪生学科。哲学家的中心课题是名实问题,即语词,概念与客观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也正是小学与名学的共同课题。熔小学、名学为一炉的《墨经》、《荀子》便是明证。《墨经》中对“言”“意”“名”“实”等概念的解释,以及对言与意、名与实之间的关系的论述,集中论及了语言的符号性。
在分类问题上,墨经展示了一种突破事物界限的横向分类方式;在“同异”问题上,由于墨经把隐喻和叠喻引入论证之中,从而具有离开形式逻辑同一律的倾向;在论辩之标准问题上,墨经以相对的彼此取代绝对的是非概念,是一种更为开放与灵活的说理方式。
《墨经》的语言思想可以说是中国古人对语言理论的认识进入自觉阶段的标志。《墨经》所谓的“名”就是表达事物的概念,“举”就是言语行为,“实”就是客观事物本身。这一观点明确的提出了概念(名)和客观事物(实)的关系:概念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墨经》已出现了符号理论的“所指”和“能指”的概念。《经说上》提到:“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所以谓”即能指,“所谓”即所指。《墨经》关于词语(言)是由形式(声)和内容(名)相结合(俪)的观点使它的语言符号观进一步趋于完善。
《墨经》所论之“知源”,可以划分为直接知识、间接知识及直接与问接知识交互这样三种途径。而《墨经》的三款“知源”,每款又可细分为“活…“死”两式,构成一个“三款六式”框架。此或为中华知识论史与中华逻辑学史上探究知源问题之“典范框架”。
冯契逻辑范畴体系的主要内容:类、故、理。以“类”为核心的范畴有:同一与差异,个别、特殊与一般,整体和部分,质和量,类和关系;“故”为核心的范畴有:因果关系和相互作用,条件和根据,实体和作用,内容和形式,客观根据和人的目的;“理”为核心的范畴有:现实、可能和必然,必然和偶然,目的、手段和当然,必然和自由。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仅要“察类”“明故”,还要“达理”以“理”的范畴,不仅要涉及“必然之理”,还要涉及“当然之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国学百科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