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研学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墨子天志学说与董仲舒天人思想的关系初探(一)

作者: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 闫春新 王希伟

摘要:墨子眼中的天仅仅是一至上人格神,内涵还较为单一;在董仲舒的思想中,天不仅是创造自然界万物的自然神、创造人类生命的人格神,同时还是主宰人类社会的至上神。贯穿整个墨家思想的天志理论影响了董仲舒的天人思想。墨子只是借天言志,以天志为“规矩”。董仲舒的天人思想主要渊源于先秦儒学及其儒家六经,但墨子的天志学说,也对其有很大影响。关键词:墨子 天志 董仲舒 天人思想 吸收改造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然而他的天人思想却又是渊源于何处?本文认为其天人思想乃是继承了墨子的天志学说并进行了改造创新。前人亦曾注意到了这一点。孙诒让《墨子间诂》在注释《天志》这一篇名时,就曾引用《春秋繁露·楚庄王篇》,说:“’事君者仪志,事文者承志,事天亦然’此天志之意也。”本文即是尝试从分析墨家的天志学说和董仲舒的天人思想入手来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董仲舒对墨子天论的发展

早在墨子之前就有了对天的论述。周人眼中的天是至上神,并形成了天命观,认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可见周人最担心的是维系政权长治久安的问题,而这时周朝的天人关系尚处于一种天人直接发生联系的状态,其理论形态也尚显单薄。那么 在墨子眼中的天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论说对象呢?

下面分析一下墨子宣扬的天与“天志”的几个特点: 一、墨子的天论具有意志性。墨子倡言的“天志”与周人宣扬的天与“天命”是有不同的社会服务对象的。在周朝,天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天志”也就是统治者的意志。墨子的“天志”是为天下芸芸众生服务的,“天志”代表的是平民大众的意志。所以他的天志有这样的表述:

“天欲义而恶不义,……··然则何以知天之欲义而恶不义?曰: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有义则洽,无义则乱。然则天欲其生而感其死,欲其富而悲其贫,欲其治而恶其乱;此吾所以知天欲义而恶不义也。”(《天志上》)

墨子是手工业者出身,他生活在劳苦大众中间,他所思考的是如何反应和满足平民大众的政治要求,他念念不忘的是“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墨子一生,摩顶放踵,呕心沥血,为的都是天下劳苦人的利益。《墨子·法仪》篇说:”天下无大国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长幼贵贱,皆天之臣也爵。” 也就是说国与国、人与人在至高无上的立法者–天面前都是平等的。

正如任继愈先生所说:“墨子认为只有天志才是人类行为的客观标准。”

二、天志学说的核心是”兼爱”。

墨子认为上天是仁爱的、无私的,下民学习上天,所以应“兼爱”。墨子眼中的天与商周时代的天和上帝是不同的。天的主要功能不再是为人间的统治者提供神圣不可侵犯的论据。墨子认为,国家与国家之间之所以战伐不断,君与臣之间之所以有不忠不仁不义,父与子之间之所以有不慈不孝,人与人之间之所以相互残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不相爱”。能够医治这种社会疾病的“药方” ,是“兼相爱、交相利”“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墨子·兼爱中》)。

“兼爱”的基本精神就是爱无差等,不分等级,不分贫富贵贱,视人我为一体,视人之身如己之身,视人之家如已之家,视人之国如己之国。墨子主张人人平等、相互“兼爱”的社会,目的是寄希望天下大众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平等互利,相爱相敬。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墨子思想中的这一点是很可贵的,先秦时就已得到别人的赞许。正如庄子所说:”墨子真天下之好也·.…···才士也夫!”墨子的”兼爱”思想是一种早期的平等意识,同时也是区别于先秦其他思想家的标志之一。“兼爱”思想的社会化、实践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政治上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的宗法血缘政治。“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墨子·尚贤》)。政治地位的高低,要以才能和功绩为标准。

《尚贤》篇说:“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他主张用人应该”不觉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不分贵贱,不论宗法血缘关系,唯德是尚,唯贤是任,不论身份高低,只要是贤能者,就“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在这个基础上,墨子进而否定传统的君王世袭制度,大力宣扬“禅让”:“择天下贤良圣智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尚贤》)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才华超群,人品出众,不论他的社会地位如何低贱,都有被推选为君王的资格,都可以被“立以为天子”。这种论点在当时可以说是惊世骇俗的。虽然是有明显的空想成分,却反映了人民大众反对世卿世禄制度,要求政治上平等的强烈愿望。

二是在社会生活方面。墨子主张无论身份社会地位高低,都要自力更生,参加劳动,自己养活自己。提出“各从事其所能”、“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非乐》)。墨子的这一思想是很可贵的。首先,他认为人类的生存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和实践,即通过生产劳动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其次,每个人都应该赖其力而生,而不是赖其贵族地位、赖其权势而生。这种主张在当时虽然是无法实现的,却具有永恒的价值。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国学百科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