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枣庄学院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 杨国强
二、墨家文化外译概况梳理
诸子百家著作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自然优先受到东西方国家重视。在欧洲,17、18世纪流行“中国热”时就开始了中国文化典籍的翻译与研究(李明滨,1998)。与儒家、道家等其他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相比。墨家文化典籍的译介与传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以《墨子》英译为例,截至目前,已经出版的《墨子》各类英译版本达12个,其中包含3个全译本。下面对此做一历史爬梳。
早在 19 世纪,西方汉学界就已经开始对《墨子》进行翻译和研究了(廖志阳,2013)。英国圣公会牧师理雅各(James Legge,1815-1897)是西方最早关注墨子的学者,1861 年在其《中国经典》(Chinese Classics)一书中翻译了《兼爱》(上、中、下)三章,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文的特色,其初衷在于通过比附墨子兼爱思想宣传基督博爱的思想,客观上起到了传播了墨家思想的作用。但由于理雅各在翻译时坚持以保持原文特色为主要目的,大部分译文对于缺乏中国传统典籍文化知识背景的西方读者来说,显得晦涩难懂。因此,其关于《墨子》部分篇章的翻译,在当时并未引起广泛关注。(廖志阳,2013)但其蚕丛开山之功,实不可没。
梅贻宝((Y.P.Mei,1900-1997)曾任燕京大学代校长、美国爱荷华大学东方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校长等职,后为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与其兄长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教授齐名。他英文语言功底相当深厚,曾给 1942 年10月来华访问的美国落选总统威尔基做现场翻译。他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哲学博士学位期间对墨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其博士论文题目即为 Motse. the Neglected Rival of Confucius(《墨子:一位曾与孔子匹敌而后备受冷落的人》)。西方哲学界这样评价梅译本:“尽管译自个世纪20年代,梅对墨学作品的翻译仍是研究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的标准资源。”(王宏,2006)
美国汉学家伯顿·华兹生(Burton Watson,1925-2017)于1963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墨子选译》(Mo Tzu:Basic Writings),选译了现存《墨子》53 篇中的14 篇,均为《墨子》一书中的精华部分。华译本兼顾“学术性”和“可读性”,不仅受到西方普通英语读者的欢迎,也得到了绝大多数汉学家的认可,为推动墨家文化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美国密歌根大学教授艾文贺(Philip J.Ivanhoe)和白安(Bryan W.Van Norden)作为著名汉学家兼哲学家尼维森(Nivison)的学生,精通古汉语与现代汉语。两人于2001年在纽约·伦敦七桥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哲学经典读本》(Readings in 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y)一书,书中翻译了《尚贤》、《尚同》、《兼爱》、《非攻》等部分章节。他们的译本主要是面对西方读者,对人物地名等做了详细的注释。
2006年汪榕培、王宏合译出版了《墨子》的第一部英文全译本(汉英对照版)TheEnglish Version of The Complete Works of Mozi(《(墨子〉英译全译本》),前后历时两年半。这部全译本被列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重大出版工程“大中华文库”出版计划,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也是由中国学者合作翻译在国内第一次出版的墨子英译作品,它体现了时代的特点,为国外更多的读者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客观了解墨子博大精深学问的平台。”(李淑杰,2009)该译本作为首部全译本在《墨子》英译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遗憾的是由于没有在国外出版,因此在海外读者和国际汉学界影响力有限。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爱丁堡大学教授李绍崑治墨数十年,于 2009 年在北京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了继汪榕培、王宏译本之后的第二个全译本–《墨子英译全书》(The Completo Works of Motzu in English)。他对墨子思想的把握与理解是其他译者所无法比拟的。书中还附有相应中文版本,以便读者查阅
2010 年加拿大温哥华岛大学研究员艾乔恩·约翰斯顿(lan Jahnston)在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了《墨子全译》(The Mozi: A Complete Translation),这是第一本由西方学者翻译的全译本。艾乔恩·约翰斯顿的译本对译文和原文作了分页处理,便于读者参阅,此译本脚注言简意赅,并对词语做了语境意思的诠释,有助于读者对墨子思想的把握。
通过上面的梳理,可以看出《墨子》英译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古往今来不少专家学者为此呕心沥血,付出了毕生精力,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促进了外国读者对中国墨家文化的了解和接受,很好地展示了中华文明,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视域下的墨家文化外译
尽管墨家文化外译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时代在不断发展,给我国传统文化外译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从自身发展经历出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以普惠发展、包容发展、共享发展为内涵的新全球化,中国坚信,国家不分大小、货富。需要团结合作、相互提携、和平相处,不需要对立、对抗和冲突。在“一紫一路”建设中,如何以国际上能够接受的方式,介绍好、阐释好和表达好以墨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是一个极其关键的问题。在传统文化外译领域,如何用世界话语讲好中国故事并践行其精神,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理论论支撑、舆论支持、文化条件,是当前翻译界面临的一大挑战。鉴于此,墨家文化外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笔者择其大端做一简要探讨,以求教于译界同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国学百科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