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昌林
总起来看,虽然儒道法墨的思想体系和基本观点差异很大,但都将治理作国家和社会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说得好,“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这些既相互突出又互为补益的治理思想,可谓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
四、传统文化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曾长期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领先领跑,但自明朝中后期以降,中国逐渐衰败和落伍,及至近代则彻底沦落为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段历史使得国人痛心疾首,但与此同时,重振民族雄风、实现国家富强也成为国人念兹在兹的不懈追求。孙中山先生较早地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宏伟目标和蓝图。新形势下,2012年12月习近平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室时,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概括为中国梦,后来进一步将中国梦的主要内容阐释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显然,中国梦是对美好未来的展望和憧憬,同时也回望着辉煌的过去,注重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启迪中 确立目标定位,并汲取取之不竭的精神力量,探寻永葆生机和开拓前进的活力源泉。首先,先辈关于小康社会、大同世界的理想追求昭示着中华民族复兴的远大愿景。“小康”源出《诗经·大雅》,“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后来《礼记·礼运》对“小康”和“大同”社会展开了全面而精辟的论述:“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是谓小康。”“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小康”和“大同”自此成为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景。新时期,邓小平将“小康”社会纳入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从而擘画出“三步走”发展战略。习近平强调建党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国百年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扬弃性传承,“生动展示了中国优秀政治文化的内在品质和恒久生命力”。其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意志品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说,君子应像天体运行那样刚强劲健,自我进取,发愤图强;像大地那样厚实和顺,兼容并包,广收博采。中华民族历久弥坚,生生不息,根本原因就在于这样一种意志品质。这种意志品质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也将继续激发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再次,日新月异、革故鼎新的变革维新精神推动着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锐意改革和大胆创新。《周易·系辞下》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商鞅主张,“明世俗之变”《商君书·壹言》),“不法古不修( 循)今”(《商君书·开塞》)。
韩非子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子·五蠢》)。所有这些观点,都强调不断革新,不能因循守旧。我们使用的“改革”、“创新”等词语就滥觞于此,并已沉淀为中华民族的基因、品格和禀赋,外化为时代的最强音和社会发展进步的最强大动力。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再强调,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需要啃硬骨头,“这个时候需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不断把改革推向前进。”一再申言,“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面对各种挑战与困难,“最根本的是改革创新。改革,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创新。”实际上都是在说,改革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可见,中国梦不是空想,而是既有坚实可信的现实依据,也有悠远深厚的历史根基。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的崇高理想追求与强大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梦的历史方位和科学内涵,将先辈的崇高价值追求与光明的未来期盼连接起来,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而且可以使我们学习先辈宝贵的精神品格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从而铸就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劲引擎,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五、实现传统文化的价值,要坚持正确的原则和方法
习近平不仅揭示了传统文化的价值,而且指明了实现其价值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科学方法。具体而言:一是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习近平强调,“我们共产党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这表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不仅不是对立的,反而在中国语境下相互促进,相辅相成。“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变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而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文化载体和精神营养。”二者的联接点就是我们当下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国学百科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