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涵
《墨经》“故、理、类”这三个基本的逻辑学概念对我们了解古代的逻辑学有重要作用。一个论题成立要有充分的条件或依据,推论的过程要符合一般规律,并且依据同类可推的原则来进行,墨家“三物”(故、理、类)论格式可以说是归纳、演绎、类比的综合。胡适对《墨经》的三物推理进行了精辟的分析,他认为作为前提的“故”与结论的关系是因果关系,“法”(理)是一事物已知的、为了推论而明确表达的“故”,亦即推论主项所属的“类”,并认为找出事物的故、法、类是归纳法的任务。
“除“故、理、类”外,《墨经》还有大量的逻辑范畴,如名、辞、说、辩等,形成一个系统的范畴体系,创造了一个“范畴的王国”。理论思维达到相当深度。《墨经》逻辑可以说是中国逻辑的典型代表,形成了不同于亚里士多德逻辑和因明逻辑的独特的逻辑风格。
二:两种思维方式的交战
在古代中国,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两条线并行发展的,我们需要明确象思维的存在,同时也不能否定抽象思维的存在。可以肯定的是,古代中国不仅有高度发展的象思维,抽象思维也在春秋张国时期发展到顶峰,并且其逻辑思维能力毫不逊色于西方逻辑,这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思维发展的高度、广度和深度。
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前者是维护整体,后者是破坏整体,双方具有互斥性,均以排斥对方存在的必要条件为自身的前提,所以两者在相遇时不可避免会发生交战。在中国历史上总共有两次大的交战,这两次交战都发生在国家社会面临巨变的时刻,传统的制度正在瓦解。在社会变革带来的动荡中,思维无疑是最活跃的。
第一次交战是在先秦时期,突出表现在儒墨间的对抗。第二次交战是近代以来,随着西方自然科学技术和认知方式的传入,以及由国家巨变所带来的思想冲击,传统的象思维受到很大挑战,西方的逻辑思维获得长足发展。
1、先秦时期:第一次交战
春秋战国时期,儒墨为世之显学。《孟子·媵文公下》曰:“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可见墨子学说在当时的显赫状况。在当时亟需变革的社会中,墨子提出他的十大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这十大主张是墨家社会政治理论的基本纲领,也是墨家学说能够显赫一时的原因。墨子死后,墨家内部发生分裂,后期墨家在与名家辩论的过程中,形成了十分成熟的《墨经》逻辑系统。
在战国中晚期形成的名辨思潮中,名家的惠施、公孙龙和后期墨家无疑在逻辑学领域做出自己独特贡献。名辩思潮盛行的一个背景是百家争鸣下的学派之争,尤其是在战国中晚期,各家各派的论战愈演愈烈。这就需要重视辩论的技巧和方法,在完善辩论术的过程中,直接促使了名辩逻辑的诞生。我们可以看到,后期墨家承接墨子开创的思想路向,全面探讨了逻辑的规则、方法、程序和作用,建立起的逻辑系统对中国逻辑学的发展有相当重要的贡献。
但是,知识论特别是逻辑学的发展,不可避免造成了价值信仰的消退。在逻辑学客观化、形式化的过程中,人的认知追求必定会离开价值信仰,逐渐蜕变为一种工具化的理性。这种思想路向的演变,并不适应古代中国的现状。所以秦汉以后,墨家作为一个学派,就已经彻底中断了。
而传统的象思维在儒家思想的浸润下,不断丰富发展,并且具备逻辑思维所不拥有的价值信仰。象思维所揭示的本质是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其将宇宙万物看成是一个生生不息的最高本体,它无限运动,囊括一切,由此便可能实现《易传》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鬼神合其吉凶”。这种思维方式与中国人思考问题的方法更能契合。所以,西汉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在武帝时期的胜利,也可以说是象思维的胜利。
第一次交战的结果导致了《墨经》逻辑在秦汉以后的长期衰落。中国传统文化中为什么没能产生自然科学技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墨家学派在这次交战中失败了。抽象逻辑思维建立在天人相分、主客对立基础之上,中国人的主流思想历来是天人合一、主客相融,象思维是最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所以在汉以后的千年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始终自觉地以象思维为主,科学思维一直得不到发展。因此杨振宁先生说:“《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而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
2、近代以来:第二次交战
第一次交战的结果的是墨家思想失败,曾经墨家的显学地位不复存在,以致于在以后的一千多多年间鲜少有人研究墨子。只有西晋鲁胜,再就是到清代的孙诒让,对墨子的研究也是断断续续。直到明末清初西方自然科学传入,墨家思想才渐渐重新开始被关注。
从明末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逻辑传入我国,一些学者逐渐开始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徐光启最早与利玛窦合作翻译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明末李之藻翻译西方逻辑讲义《名理探》,近代以来严复翻译《穆勒名学》《名学浅说》,开始系统介绍西方逻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国学百科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