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研学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墨子援引《尚书》的作用及特点探讨(四)

作者:钟云瑞,王春惠

(二)《墨子》引《书》无断章取义之嫌

墨子之学源出儒家,但在对《书》学进行阐释发挥时,却有着与儒家后学不同的做法。孟子、荀子虽然也引《书》经以证其说,然大多附以己说,使《书》经原义不符合其所论之事,即有断章取义之嫌。《墨子》征引《书》篇文献,只是作为其论理的依据,并未加以附会说教。综合《墨子》引《书》的全部事例分析,其以《尚书》为史料,多用以证明上古三代圣王之故事,借以论说其中的微言大义。兹举数例以说明墨子用《书》无断章取义之嫌。

1.《尚贤中》主张尚贤使能为治国理政之根本,墨子在提出这一理论之后,接着援引先王之书为立言根据,“且以尚贤为政之本者,……此圣王之道,先王之书《距年》之言也,《传》曰:’求圣君哲人,以神辅而身。《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则此言圣王之不失以尚贤使能为政也。”’寻求圣哲之人,辅佐治理天下,墨子所引恰与“尚贤使能为政”之说吻合。

2、《尚贤中》墨子为证禹、稷、皋陶为贤能之人,引《吕刑》言之,即“先王之书《吕刑》道之曰:皇帝清问下民,有辞有苗。曰:群后之肆在下,明明不常,鳏寡不盖。德威维威,德明维明。乃名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哲民维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隆播种,农殖嘉谷。三后成功,维假于民。”墨子引《吕刑》所述禹、稷、皋陶事迹之后,对其行为进行发挥阐释,“则此言三圣人者,谨其言,慎其行,精其思虑,索天下之隐事遗利以上事天,则天乡其德,下施之万民,万民被其利,终身无已。”墨子评介三圣之事,均与《吕刑》文义契合。

3、《尚贤下》论及选择贤能之人作为像属辅佐,引《吕刑》与《竖年》之文,曰:“于先王之书《吕刑》之书然,王曰:’於!来,有国有土,告女讼刑。在今而安百姓,女何择言人?何敬不刑?何度不及?选择人才,敬用刑典,尧舜禹汤文武圣明之世也可达到。又言“于先王之书《竖年》之言然,曰:’晞夫圣武知人,以屏辅而身。”寻求圣人、武士、智者来辅佐自己,这是先王治理天下的道理,墨子之言无不与之相合。

四、结语

通过对《墨子》引《书》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首先,《墨子》所引《书》篇文献与今传《尚书》存在较大差异,原因在于春秋战国之时,王官之学下移,六艺之学散在各地方诸侯国,士阶层成为文化的继承者和担当者,诸子之学由此勃兴,但各家学派在征引六经之时各依其所需而行,为六经之一的《尚书》在先秦时代尚未形成统一的名称,其文本内容也未定型,故《尚书》存在诸多版本,墨学当有其自己的《书》学源流。

其次,墨子援引《书》篇内容论述其学说,在阐释发挥时俱以《书》经原义为根柢,其论理依据一以所引《书》篇为要义,不曾有断章取义之嫌,这与儒家后学《孟子》《荀子》之书存在较大差异。

第三,墨子之学虽源出儒学,但在演变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必然有与儒家思想不合之处。如儒家以《诗》、《书》、礼、乐四者为教育之途径,旨在恢复歌舞升平的圣王之世。而墨子提出“非乐”主张,认为钟鸣鼓瑟之声不能解决饥寒、战争等实际的社会问题,这源于墨子对现实情况和历史教训的双重总结。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国学百科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