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枣庄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张春侠
摘要:马克思主义人学为研究墨子人本思想提供了新的视角,超越“二分法”,专注于墨子思想的内在逻辑机构的轴心–即解决人与天、官与民、人与我的三重关系的核心是爱民、利民、厚民的古代人本思想,代表了市民社会的阶级萌芽–小生产者和广大下层群众的利益诉求。墨子的人本思想闪耀着穿越历史的现代人学思想的光辉。当代中国社会的“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和一系列治国理政经验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同时也闪烁着古老的中国智慧。墨子思想对于当代中国人先进生活方式的养成,也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墨子人本思想;逻辑与核心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研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开辟了当代哲学研究的新领域,成为国内研究的热点和显学,为解决当前的思想和实践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的人是行走在历史之中的生动的人、有血肉的人、进行着丰富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的人。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人不是简单地被决定的人,而是能动的、充满创造性的人。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人,是通过创造性实践活动不断超越自然限制和阶级束缚的人,是追求全面自由发展的人。马克思主义人学对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解放,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较为完整的人学内容,给予了明确的、科学的回答。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角研究墨子的人本思想。
关于墨子的人本思想研究,国内学者观点不一,还处在探索与争鸣阶段。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胡适的二期划分,即把墨学分为“宗教的墨学”与“科学-哲学的墨学”正如钱永生老师说的那样:“以分期方法来解释墨学思想的结构性矛盾便成了简便而又通行的做法。”特别可贵的是,钱永生老师尝试跳出胡适的二元思维结构,在更为复杂的墨子思想体系中重新审视墨子的天人关系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墨子人本思想的结构”,即“天、鬼、君、民的四维结构。钱老师认为墨子借助“天鬼”中介,实现了民意对君权的制衡,这个民本思想帮助墨子在天人关系观方面走出了原始宗教的桎梏,放射出人文主义的光彩。
本文尝试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角,重新审视墨子的人本思想的内容和价值。笔者以为墨子的人本思想无论是“二分法”还是“四结构”,都要解释清楚三个关系,即天人关系、官民关系和人我关系。具体分述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墨子人本思想的基本内容
第一,交往主体的平等性–以“兼爱”为核心内容。
墨子的人本思想建立在“兼爱”的基础上。众所周知,墨子的“兼爱”和儒家“仁爱”有着根本区别:”仁爱”是亲亲为大,爱有差等的价值主张,而“兼爱”则是“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兼爱”是建立在主体平等基础上的,非常适合于今天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市民社会”的价值要求。
不可否认,墨子“兼爱”思想在两千多年前,代表的是小生产者和小手工业者等广大下层群众的利益,但是,众生平等的“兼爱”思想无疑具有穿越时代的光芒,正如汤恩比所说的,“墨子关于舍去利己、树立爱他的兼爱学说,是反对侵略战争的理论先导,就是说,正如谴责侵害他人、谋取利益的强盗一样,也应该谴责大国侵害小国、大量屠杀以及破坏经济的行为。”
第二,尊重人才,选拔人才的科学性–“尚贤”主张。
墨子在国家政治治理领域,提出“尚贤”思想,认为“选贤任能,政之本也。”强调“国有贤良
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6 ]这些思想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所谓“官无长贵,民无长贱。”在用人方面,突破宗法血亲的藩篱,打破阶级和阶层的固化,使得下层老百姓中的贤能之士有晋升机会和用武之地,而不用自下而上的革命之法,这是社会进步的较小代价,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
第三,众生和谐,休戚与共的世界和平思想–“非攻”思想。
子提出“天之意不欲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墨子看到了战争的残酷性,他从小生产者和下层群众的利益与要求出发,提出维护和平的重要性。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墨子的“非攻”思想是建立在积极防御的基础上的,是有效地阻止非正义战争的发生,维护世界和平。
第四,珍惜资深,爱护自然的天人统一性–“节用”主张。
墨子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节用”主张,强调反对一切奢侈浪费的现象。他对于儒家的厚葬久丧进行了激烈批判。在生产力极端低下的古代社会,墨子从维护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减轻下层民众负担的角度,目标直指贵族统治阶级的奢侈行为,具有积极意义。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已经阐述了“自然界是人类无机的身体”,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恩格斯也说“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都遭到了自然的报复。”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过程中,不能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19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国学百科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