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研学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台湾朱子崇祀

作者:魏永竹

1665年,郑氏参军陈永华建议建圣庙,设学校,崇祀先师孔子,教育汉番子弟,是为中华文化正式移植台湾的开始。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平台,除重建文庙外,续在台湾各地设立书院、乡学(义学、社学、民学)等教育机构,传播中华文化,培育地方人才。康熙年间,闽台名宦陈清端(珉)建朱子祠时,曾谓:”自孔、孟而后,正学失传;斯道不绝如线得文公剖晰发明于经、史及百氏之书,始旷然如日中天。凡学者口之所诵、心之所维,当无有不寝寐依之,羹墙见之者;何有于世相后,地相去之拘拘乎?””惟是信之深,思之至,切己精察,实力躬行,勿稍游移堕落俗边去,自能希贤、希圣,与文公有神明之契矣。予所期望于海外学者如此,而谓期祠之建无说乎?”且台地距漳、泉仅一水之隔,居民又多属漳、泉移民,所以台湾一如八闽,崇祀朱文公。清代,台湾朱子崇祀大约有四类:一是孔子庙从祀,二是文昌庙从祀,三是书院崇祀,四是专祠崇祀。

一、孔子庙从祀

孔子庙简称”孔庙”或称”文庙”或称”夫子庙”。台湾最早的孔子庙,为1665年参军陈永华建议,在台南所兴建的文庙。孔子庙正殿祀至圣先师孔子神位(正中南向)。四配: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子(在殿内东傍西向)、宗圣曾子、亚圣孟子(在殿内西傍东向)。十二哲:先贤闵子(名损)、先贤冉子(名雍)、先贤端木子(名赐)、先贤仲子(名由)、先贤卜子(名商)、先贤有子(名若,乾隆三年自东庑升,在殿内次东,西向)。先贤冉子(名耕)、先贤宰子(名予)、先贤冉子(名偃)、先贤颛孙子(名师)、先贤朱子(名熹,康熙五十一年自西庑升,在殿内次西,东向)。东庑祀先贤三十九位,先儒二十三位,西庑祀先贤三十八位,先儒二十二位。其后续在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及宜兰县、屏东县兴建孔子庙,祭祀也照古制,每年举行释奠典礼,均由中央或地方首长主祭。其他新竹、澎湖、苗栗、嘉义等地孔子庙,亦于清代续建并从祀朱子,但以配祀不一,祭祀仪式多从简略。

此外,依据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台湾寺庙概览》所载,全台尚有23座登记为道教的孔子庙,除主祀孔子外,其配祀神就各有不同,并随信徒所喜了。

二、文昌庙从祀

文昌帝君又称梓潼、文昌帝、济顺王、英显王、梓潼夫子、梓潼帝君。台湾又有称五文昌者,一般指梓潼帝君、关圣帝君、孚佑帝君、魁星、朱衣之合称。兴贤书院所祀五文昌则另有说法。台湾最早的文昌祠,是巡道陈殡于康熙五十一年,创建在台南。后此文昌祠常在书院内设立,惟随书院失修多已圮废。目前全台地区依据调查登记有案的文昌庙,总计二十余座,除供奉文昌帝君或五文昌外,并从祀孔子及朱子,以为学子所信奉之祠庙,不过也有配祀其他的神明,并无一定规律。

三、书院崇祀

书院兼有宗教性质,以先儒有功于圣门者从祀之,并以周程张朱为最多。台湾北路理番同知邓传安在文开书院从祀记中说:”书院必祀朱子,八闽之所同也。”由是可知书院多祀朱子,但也有例外的;尤以书院多已年久失修,所剩仅具硬体建筑。据余文仪《续修台湾通志》记载,可稽考者仅有崇文书院、海东书院、学海书院、道东书院和明新书院等24所。

四、专祠崇祀

台湾最早的朱子祠,是陈琪兴建的台南朱子祠。陈琪在建祠碑记中说:”祠正堂三楹,两旁列斋舍六间,门楼一座。起工于壬辰冬月,至癸已仲春丁前落成。”依据《重修台湾府志》记载:”在郡学左侧(即今台南市孔子庙边),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台湾道陈琪捐俸建,春秋有司致祭。”第二座朱文公祠是在彰化县西螺镇,由绅士廖澄河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捐建。以上二祠均已废。

朱子崇祀之祭典,清时甚为重视,且极隆重,并与祭孔同时举行,由知府或委员主祭,行祀如仪,行一跪三叩礼。《重修台湾府志》记:”文庙祭毕,乃祭朱文公祠,帛一、羊一、豕一、篮一、簋一、四、豆四。朱文公祠主祭官,台湾府知府或委员。其盥、座、莫献,俱如仪;迎神、送神,俱一跪三叩。”此外,在嘉义市近郊北港路898号有一朱文公庙。据传该庙系由福建省莆田县塔林村章记村林姓村民早年从福建来台时分灵带来的,初时在嘉义市郊搭建小庙供奉。1976年,林姓后裔林财等发起筹建委员会,捐款就现址重新兴建,庙内供祀朱子及其门人,并配祀文昌帝君、观音大士等。每年农历九月十五日定为神诞日,举行祭祀,香火颇盛。

台湾同胞对于朱子的崇祀,除从祀孔子庙、文昌庙之外,多在书院供奉,只因缺乏文献记载,又因书院失修倾圮,无从查证。除今少数修复,并被列为文昌庙管理外,其他尚存者仅视作硬体古迹,留人追思而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国学百科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