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研学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略论朱熹”大伦理、大机会、大治乱得失”的史学观(二)

作者:马玉山

上引诸条,都言史之”义理”,而又反复强调”义理”之”纯”。那么义理的涵义是什么?它能否作为”大伦理”的代名词呢?

如果从朱子批评五通的一段话来看,所谓”义理”,似乎即为事情的道理,不过是圣人自有圣人的道理,一般人没有去仔细理会而已。这样理解,那还会遭到朱子的批评,可谓浅陋。同时,也不像某些论者所说的那样,”义理”即为”天理”,提倡史学存乎”义理”,就是”存天理,灭人欲”,以遏制人欲横流,天理灭绝。所谓”义理”,应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其一,是讲孔孟等圣人衡量世事的总原则,其主要的原则是以王道、霸道,仁政、暴政作为衡量世事是非的标准,从而把倡王道、斥霸道,倡仁政、斥暴政作为史学的”义理”所在。提倡王道,贬斥霸道,提倡仁政,反对暴政,是孔孟以来一贯的政治准则。朱子继承孔孟的思想,极力将其发扬光大,反复强调史学的”义理”所包含的这一条政治准则,把它作为衡量史学、史著好坏得失的重要标准。正是从王道、仁政的标准出发,他批评司马迁的《史记·六国年表》前的一段议论,说它”乃是袁世一种卑陋之说”,其所以”卑陋”,就是因为司马迁有些欣赏秦国的霸道和暴戾,以至于朱子将那个”常言秦始皇贤于汤武,管仲贤于夫子”的徐楠舒来与他相比,讥讽他浅陋到徐楠一类人的程度。如此批评司马迁和他的《史记》,诚然有失公允,但由此可见朱子对霸道与暴政的极力反对,史家对此的容忍,是朱子绝对不能容许的,正是所谓”王道正道,未尝一日而可无”。

其二,在提倡王道、仁政的前提下,主张史学以扬善伐恶为己任,反对以成败论英雄。这里的”善”,自然是儒家一贯倡导的仁义,”恶”,是儒家一贯反对的权谋智力,朱子认为,以仁义之心取天下,施教布政者,才可称得上是王道、正道;以权谋智力取天下,行政治者,虽则功业做得很高很大,只是在实际中合于仁者之功,其本质仍然是为一己之利益,是不能称之为王道的。他评论汉高祖、唐太宗、齐桓公时,这样说:

汉高祖、唐太宗,未可谓之仁人。然自周室之衰,更春秋战国以致暴秦,其祸极关。高祖一旦出来,平定天下,至文景时,儿至刑措。自东汉以下,更六朝五胡以至于隋,虽日统一,然炀帝继之,残虐太甚。太宗一旦扫除,以致贞观之治。此二帝者,岂非是仁之功耶?若以其心言之,本自做不得这个功业,然谓之非仁者之功可乎?

齐桓公时,周室衰微,夷狄强大。桓公攘夷狄,尊王室,九合诸侯,不以兵车。这只是仁之功,终无救民涂炭之心,谓之行仁则不可。这里,他反复强调”仁者之功”与”仁者之心”的区别,说齐桓公、汉高祖、唐太宗只不过是建立了”仁者之功”,并无”仁者之心”,反复强调史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这就是,不能以事情的成败功业的高低去褒贬人物,不能将功业高的成者描绘成为志士仁人,而把那些虽有救民涂炭之心,而功业不就的人一概贬斥为卑劣无行之小人,从而给那些功高名重者加上”圣人”、”有道明君”的光环,而把那些真正仁人志士的无名人物涂成一个黑影。他讥笑那些史学家将陈胜的六月而王说成是不得天道,而把刘邦的杀白蛇起义说成是上天兆下的符瑞,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史学以成败论英雄的弊端和祸害。正是在这一理论原则的指导下,他激烈地批评《左传》,说”左氏之病,是以成败论是非,不本于义理之正,尝谓左氏是一个猾头、趋炎附势之徒。””《左传》君子曰最无意思。左氏见识甚卑,如赵盾杀君之事,却云孔子闻之曰:’惜哉,越境乃免’。”正由于《左传》以成败论是非,所以才极力为成功者赵盾辩护,对于董孤把赵盾杀君的事记入史册感到颇有点不平,将孔子的话拿来为其作依据。对此,朱子尤其愤慨,认为这是左氏假托圣人之言,纯属虚构。

不以成败论是非,不以成败论英雄,是中国古代史学批评一贯倡导的精神,所谓”史德”、”直书”等,都应是这一精神的体现。但是,一般的史学和史著只是注重于历史的结果,而往往忽略了历史舞台上活动过的人物的内心世界;这就是导致了史学上的以结果论原因,以成败论是非。所以,一般史学批评家讲的”史德”,也只不过是实事求是,公允平实;”直笔”,也只是不溢美,不隐恶,书法无隐。这些,诚然是最起码的史德标准,但在朱子看来还不够。按照朱子的要求,真正的史学家,不仅要看到历史事物的结果,更要看到造出这结果的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他的精神修养,看其造成这个结局的本旨是否符合于义理,符合于王道,不要人云亦云,以为有了”文景之治”,那汉高祖就是仁人,有了”贞观之治”,那唐太宗就是圣王。只有这样来写历史,那才称得上是史德,才是贯穿了儒学的”大伦理”。朱子的这一标准,乍看起来,似乎对三代以下的明君都一概采取贬斥的态度,从而也使史家无所措手足。但是,历史事实往往正是如此,一些所谓有道明君,确如朱子所揭露的那样,他们虽然有仁人之功,而未必都有仁人之心,作为评判千秋功罪的史学,如果不能将这些加以区别,那必然导致以成败论是非的结局,这样的史学有何”大伦理”可言?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国学百科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