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研学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朱熹刻书事迹考(一)

作者:方彦寿

朱熹理学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学说。他所开创的学派被称为闽学,又称考亭学派。由于朱熹长期生活在闽北,在此讲学和著书立说,晚年定居在建阳考亭,因此,以朱熹为代表的考亭学派对南宋建阳刻书业的发展无疑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对朱熹学派的刻书,拙文《朱熹与建阳刻书》、《闽学人物对建刻发展的影响》已有所涉猎,但二文均侧重于朱熹学派对书坊刻书业的影响方面,对朱熹本人刻印图书,则语焉不详。因此,本文试对此作一探讨。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仲晦,号晦庵、紫阳等。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福建尤溪,长于建安(今建瓯),晚年定居建阳考亭。生平事迹,正史、方志等载之甚详,兹不赘述。

朱熹刻书,其目的有三:一是出版自己的研究成果,传播其学术思想,以及整理前辈理学家如周、张、二程等人的著作,便于继承和发扬光大。二是解决其所办书院生员的教学用书。三是弥补其俸禄之不足,维持生计。《宋史》卷四二九《朱熹传》载:”(熹)家故贫,依父友刘子羽寓建之崇安,后徙建阳之考亭。箪瓢屡空,晏如也,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率与之共,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辅广到武夷山求学于朱熹,友人送其诗说:”闻说平生辅汉卿,武夷山下啜残羹。”就是这种艰苦生活的写照。朱熹自己也有”百事节省,尚无以给旦暮”的感叹。为此,朱熹每刻印书籍,从中赚取一点”文字钱”以自助。张拭在《致朱元晦》书中说:”比闻刊小书板以自助,得来谕及敢信,想是用度大段逼迫。”云云,可证。

据此,则朱熹刻书,也带有某种盈利的性质。但与书坊刻书,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不同。他在《答廖子晦》书六中说:”《论语集注》已移文两县,并作书属之矣。今人得书不读,只要卖钱,是何见识?苦恼杀人,奈何,奈何!”表明朱熹刻书出售,只是停留在”自助”的水平上,而不是以”只要卖钱”为主要目的。

朱熹虽在漳州、南康、潭州等地担任过要职,但其刻书经费的来源,均出于己资,因此,朱熹刻书,应列入私家刻书的范畴。对此,一有朱熹按唐仲友六状,弹劾其以官帑刻书而货卖盈利、中饱私囊这一刻书史上的著名公案可以反证;二有朱熹《与杨教授书》”恳寝罢镂板事”,《答詹帅书》”恳便乞寝罢其事,……收索焚毁(书板)”可考。南康军学教授杨元范欲刻印朱熹的著作,朱熹以用官钱刻己著而力言不可。他说:

“忝为长吏于此,而使同官用学粮刻己所著之书,内则有朋友之谯责,外则有世俗之讥嘲,虽非本心,岂容自辩?”⑥詹仪之知广西静江府,欲刻印朱熹《四书集注》,朱熹也极力劝阻,要求焚板罢镌。甚至说:”其已用过工费,仍乞示下实数,熹虽破产还纳,所不辞也。”朱熹为官之清正廉洁,从其刻书资金的来源上,已可略见一斑。

以下据《朱文公文集》(下简称《文集》)中的序、跋、书信所记,参以诸家书目,将朱熹刻印的书考述如下。

乾道八年(1172年)在建阳刻印《论孟精义》三十四卷。清王懋立站《朱子年谱》:”乾道八年壬辰,《论孟精义》成。”《文集》卷八十一《书语孟要义》序后云:”熹顷年编次此书,银版建阳,学者传之久矣。……且更定其故号《精义》者曰《要义》云。”

乾道间,朱熹在建阳还刻印了《程氏遗书》、《程氏外传》、《上蔡语录》、《游氏妙旨》、《庭闻稿录》等书。《续集》卷二《答蔡季通》书十四曰:”《孟子解》看得两篇,改易数处,颇有功。但涂抹难看,无人写得一草本。不知彼有后生醇谨晓文,理快笔札者否,俟某复来此,倩(请)得一两人来,草写出一本,大家商量为佳。”这是请蔡元定在建阳书坊寻找书工,以缮写《论孟精义》(考朱熹在建阳仅刻《论孟精义》而无《孟子解》,此当为原书未定之名)一书。书九十一称:”伯谏书中说托料理《孟子集解》,今纳去旧本两册:更《拾遗》、《外书》、《记善录》、龟山、上蔡《录》、《游氏妙旨》、《庭闻稿录》、《五臣解》(取范、吕二说),各自抄出,每段空行,未要写经文,且以细书起止写之,俟毕集却剪下粘聚也。……两匠在此略刊得数行矣。字画颇可观,未可印,未得寄去也。但此间独力,深恐校仇不精,为后日之累耳。向来见它人刊书,重于改补,今乃知其非所乐,大抵非身处之,则利害不及则心乃公耳。”

上文所录,乃朱熹请蔡元定在建阳书坊寻找书工、刻工刻印书籍。其中《论孟精义》刻于乾道八年,则其余诸书当也在此前后刻印。《拾遗》乃《程氏遗书》,《外书》乃《程氏外书》,均刻印于乾道九年(1173年)。《文集》卷七十五分别有《程氏遗书后序》和《程氏外书后序》,可证。其中《上蔡语录》编于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当时可能并未刊行,到乾道间方与上述书一并刻印于建阳。

朱熹在建阳还刻印了与吕祖谦合编的《近思录》一书。《文集》卷六十《答汪易直》书二:”《近思》小本失于契勘,致有差误,此执事不敬之罪也。后来此间书坊别刊得一本,卷尾所增已附入卷中。”《近思录》淳熙乙未(1175年)编于建阳寒泉精舍,当时即有刻本,即上文所说的”失于契勘”的”小本”,此又云”此间书坊别刊得一本”,表明二刻也在建阳并委托书坊刊行。

淳熙己亥(1179年)在南康学宫刻印《周子通书遗文遗事》一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九著录:”侍讲朱熹集次,刊于南康。”·《文集》续集卷七《答丘子服》书六:”《周子通书》近时到处有本,此本顷自刊定,比它本为完。”《文集》卷七十六《再定太极通书后序》书于淳熙己亥,序称:”周子太极图说一篇,通书四十一章,世传旧本遗文遗事十五条,事状一篇,熹所集次,皆已核定可缮写……馒板学宫,以与同志之士共焉。”

同年(1179年)在南康郡斋刻印胡明仲《叙古千文》。其跋云:”摹刻安南康郡斋,传诸小学,庶几其有补云。”《别集》卷四《答向伯元》书一称”至此刻得周子《象》、《图》、《书》、《说》、《赋》凡五种,并《叙古千文》、《重立直节堂记》。”

淳熙七年(1180年)在江西刻印其父朱松《韦斋集》十二卷附《玉澜集》一卷,傅自得为之序。瞿氏《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卷二十一著录明刊本时提到。同年又刻包拯《包孝肃诗》于庐山白鹿洞书院。淳熙八年(1181年)提举浙东茶盐公事,刻印《大学》、《中庸》。《文集》卷五十九《答宋深之》书二云:”且附去《大学》、《中庸》本、大、小学序两篇,幸视。至《大学》,当在《中庸》之前,熹向在浙东刻本,见为一编,恐勾仓尚在,彼可就求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国学百科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