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开封 韩鹏
关于开封“陈留”之“留”文化的来源,还要从上古时期“五帝之首”的轩辕黄帝氏族繁衍之地说起。
关于轩辕黄帝在黄河下游“济(姬、泲)水”流域,与嫘祖成婚、育子和建都的宫室之地,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只是司马迁没有记载“轩辕之丘”的具体位置,但唐宋之后的史书对此作了补充。
如唐代王鹳《广黄帝本记》、南宋《轩辕黄帝传》记载:“(黄)帝娶西陵氏于大梁,曰嫘祖,为元妃。生二子玄嚣、昌意。初,喜天下之戴已也。”这是战国魏国国都“大梁”、即开封,存在上古时期黄帝“帝都”“轩辕丘”“宫室”的重要凭证;也是黄帝姬芒生长于“姬(济、泲)水”“轩辕丘”、浚仪岳台“天地之中”,以“姬”“轩辕”为姓,繁衍黄帝后裔的重要凭证。(见图-1)
因此,开封北部、封丘县南部的“姬(济、泲)水”、长垣县南部的“陶北河”、汤阴县的“西河(水)”、滑县和内黄县的“濮水”等流域,都留下了黄帝及后裔活动的大量人文遗址和历史资料。
传说上古时期黄帝的裔孙董父(甫),为叔安之子,懂兽语知兽意,尤其好龙。因他在虞舜帝时期养龙有功,被赐名“豢龙氏”。据北宋宋祁、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董出自姬姓。黄帝裔孙有叔安,生董父,舜赐董氏”。说明“董父”生活在虞舜帝时期的居住和建都之地,是有史料依据的。
西晋乐资《九州志》也记载:“董父好龙,舜遣豢龙于陶丘,为豢龙氏。”文中“陶丘”,最早当指长垣县陶北河南部的土阜高台“平丘”。“平丘”的南部为“山南阳地”,故也称“平阳”,是唐尧帝居住和建都之地。这是中国最早的“豢龙氏”产生之始、之地。“陶丘”文化,后传承到了山东定陶一带。
虞舜帝派遣“豢龙氏”养龙的“陶丘”“平丘”“平阳”一带,其实就是虞舜帝本人的居住和去世地,即长垣县陶北河南部的封丘县“鸣条(苍梧山)”一带。对此,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下》记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不是“东夷之地”的“鸣条”,不能视作“东夷之人”舜帝真正的居住和下葬地。
由于“东夷之人”的虞舜帝,居住封丘黄陵岗镇平街村一带的古“鸣条”“平丘”之地,也是为虞舜帝养龙者“豢龙氏”的居住地,且与周边长垣、滑县等黄帝后裔活动的区域相邻。长垣梁寨村民在长垣与封丘之间的陶北河中,挖出的“商汤夏桀鸣条之地旧址”碑,就是舜帝居住和去世于“鸣条(苍梧山)”的重要历史凭证。(见图-2)
到了夏代,黄帝五世孙唐尧帝的后裔刘累也称 “豢龙氏”,是为居住汤阴县菜园镇夏都“西河”,即夏王孔甲的养龙者。据战国时期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孔甲赐之姓曰御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可见,“豢龙氏”与“御龙氏”“豕韦氏”,都是上古不同历史时期,居住黄河下游“河济”流域黄帝的后裔子孙。
“御龙” ”“豕韦”二氏,曾居住在今滑县万古镇古“豕韦国”。“豕韦国”的北部,与汤阴县菜园镇夏王孔甲王都“西河”、内黄县梁庄镇黄帝裔孙“颛顼、帝喾陵”相近;南部,与封丘县黄陵岗镇黄帝裔孙尧帝、舜帝居住地“陶(平)丘”“鸣条”、封丘县李庄乡夏桀王都“灌(贯)台”“斟灌(寻)”相近。
此处的“河济”流域,被认为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夏商诸王共同居住、建都的核心区域。据战国魏国大梁所编《竹书纪年》也记载:“孔甲元年,废豕韦氏,使刘累豢龙。”故夏王孔甲时期的刘累,也被称作“豢龙氏”。(见图-3)
古代的“豢”与“关”二字通用,故“豢龙氏”又称“关龙氏”。据南宋罗泌《路史》解释:“豢龙氏后,有关龙氏,殆声转也。”居住封丘县李庄乡“灌(贯)台”,即“斟灌(寻)”的夏王桀之相关龙逢,也称豢龙逢,是舜帝时期董父的后裔。
夏相关龙逢因对夏忠诚而进谏,被荒淫无道的夏桀先囚后杀,葬地在封丘夏桀王都“斟灌(寻)”北部近地、今为长垣县恼里镇的龙相村。(见图-4)
“龙相村”之“龙”,便是董父“豢龙氏”、刘累“御龙氏”之“龙”,也是夏朝“龙相”关龙逢的代称。后世史学家把关龙逢,视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谏臣,与商末纣王所杀谏臣比干,同居黄河下游“河济”流域的河南新乡之地。
古人把封丘“鸣条(苍梧)”之地,称作“留”“天留”“陈留”,与十二地支“卯”、天象青龙宿“天田”星相对应。“卯”与“田”组合为东方之地的“留”字,也对应上古时期八方之一的“东北方”、八风之一的东北风“(鸣)条风”、九宫之一的东北宫“天留宫”、伏羲划分九州之一的东北州“亳(薄)州”之位,也是开封中央黄帝“天地之中”的东北方之位。(见图-5)
西汉纬书《稽览图》记载:“太平时,阴阳和合,风雨咸同,海内不偏,地有阻险,故风 有迟疾。虽太平之政,犹有不能均同,唯平均乃不鸣条,故欲风于亳。亳者,陈留 也。”说明“条风”“鸣条”“亳(州)”,与开封“留”“天留”“陈留”同指一地。
上古时期的长垣、封丘、平丘、鸣条、留地一带,既是帝喾、商汤的古莘国“亳都”,也是西汉兖州“陈留郡”的属地。
唐尧帝之子丹朱封于“留”,也称“留氏”,与尧帝居住的“陶丘”“平丘(阳)”、舜帝居住的“鸣条(苍梧山)”,同属“留”地。故南宋罗泌《路史·后纪》记载:“丹朱庶弟九,其封于留者,为留氏”。
“丹朱庶弟九”,是指唐尧帝的九个儿子,均为居住“留”地的“留氏”。对此,《路史·后纪》又记载:“尧有九子,其封于留者为留氏,字亦作镏。后有留累,累亦作絫。以豢龙事孔甲,赐之氏曰御龙,以更董(父)之后,则知留累之前为豢龙氏,豢龙之后为关龙氏。”
可知,古代的“留”“镏”本为一氏,今为“劉(刘)”姓;“留累”“留絫”,也是尧舜时期封于“留”地,即战国魏国大梁、陈留之地的“留(刘)累”。
战国时期,出生魏国大梁的汉高祖刘邦,便是唐尧帝帝和夏代“豢龙氏”“关龙氏”“刘累”“关龙逢(逄)”的同族,也是“尧帝”和“刘累”的“刘”姓后裔。
到了西周与春秋时期,陈留也曾称“留”地、或“留”邑,是西周末期郑桓公姬友东迁郑国的首居之地,史称“桓公寄孥”。战国齐人公羊高《公羊传·桓公十一年》记载:“古者郑国处于留,先郑伯有善于郐公者,通乎夫人以取其国,而迁郑焉,而野留。庄公死已葬,祭仲将往省于留,涂出于宋,宋人执之。”
这一记载,证明以下几点判断是可信的:
一是“留”曾是西周末期、春秋初期郑国东迁时到达之地;
二是“留”是郑国东迁时期最早居住的卫宋之地;
三是郑国三年后夺取郐国国都,才自开封“留”地迁往新密曲梁乡一带的郐都;
四是郑庄公时期,“留”已成为郑国与宋国争夺的郊野之地;
五是郑国庄公去世后,郑国重臣祭仲前往“留”地省亲,被宋人擒获,说明郑国“留”地与东部的宋国相邻。
西周末期的开封“留”,最早属于卫国与宋国、陈国混住之地。郑国东迁之前,卫、宋、陈三国基本能和平共处,疆土交错没有细分。如封丘的“鸣条”,西周和春秋时期曾为卫国的“平丘”,与“留”同属一地,也是春秋初期郑武公夫人武姜,所说郑武公避难时居住的“卫国”之地。
据《清华简·郑武夫人规孺子》引武公夫人武姜云:“吾君陷于大难之中,凥(处)于卫三年,不见其邦,亦不见其室,如无有良臣,三年无君,邦家乱矣。”这段历史,便是指郑国东迁“留”地与西周灭亡时期,郑武公和郑人遭遇无家室、无邦国的艰难处境。
由此得出结论:西周末期郑国的东迁之地,在黄河下游、荥阳东部的“留”一带,是西周时期的卫、宋、陈国交会之地。(见图-6)
西周、春秋初期的“留”,先后为卫国、宋国、陈国、郑国所有。春秋中后期,在楚国的强力支持下,被陈国夺取后改称“陈留”,并沿用至今。故唐代颜师古所注东汉班固《汉书 ·地理志》中,引三国时期“孟康曰:‘留,郑邑也,后为陈所并,故曰陈留。’臣瓒曰:‘宋亦有留,彭城留是也,留属陈,故称陈留也。’”
其实,春秋末期和战国时期宋国东部彭城一带的“留”,并不属于“陈”国,而是春秋初期,宋国被郑国逼迫逐渐东迁睢阳(明代始称商丘)之后,将开封“留”文化传承到了宋国东部之地而已。(见图-7)
由此可见,地处黄河下游“济水”流域的开封“大梁”“陈留”,与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夏朝,在地理文化方面的重要关联性,进一步丰富、完善和证实了黄帝氏族、夏文化,发源于黄河下游“河济”流域、开封“大梁”“陈留”之地的历史、地理和文化依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国学百科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