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开封 韩鹏
第一篇:黄河上中下游贯通于第四纪冰川末期
据中国多部古代史料记载,华夏原始先民产生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并以旧石器时代燧人氏后裔,即新石器时代初期的伏羲出现为基本标志。现代地理历史研究也表明,华夏民族的产生史,与黄河上中下游的贯通后冲积形成的华北平原,存在着历史、地理上的因果关系。大约距今300~200万年前,在地球上出现了规模很大的第四纪冰川期(图-1)。直到距今约2~1万年前,冰川期才基本结束。
图-1亚洲的第四纪冰川期参考图
冰川期间,冰雪凝固,大地封冻,植物生存量较少,不利于动物的大量繁衍和生长,也无法为古人类大量繁衍和进化提供充足的食物。因此,古人类不仅繁衍的数量较少,而且由于活动量、社会交往较少,智力进化的速度也相对缓慢。冰川的前中期,由于中国的西北高原气候寒冷,积累的大量冰雪无法融化,或融化量很小,难以汇聚形成较大规模的河流。此时,还不足以推动黄河流域的产生,古人类还没有进化到人类阶段,以伏羲为代表的华夏原始先民还未产生。
大约到20—10万年前后,天气逐渐回暖,为第四纪冰川开始融化提供了条件。此后,随着冰川的不断融化,开始在中国西北部的青藏高原,汇聚形成了由小变大的自然河流,并随着西高东低的中国地势,不断自上游向中游、下游冲积拓成河道。
大约到了距今10—1万年前,在黄河中下游结合部的郑州荥阳桃花峪一带,实现了与东部古渤海、古黄海(见图-2)的全线贯通,成为了冲积形成华北平原的海洋性河流。
图-2黄河上中下游与古渤海、古黄海图
冰雪融化后,形成的大小河流汇入了黄河,滋润了黄河流域的大地,带来了植物生长的日益茂盛,也带来了包括古人类在内动物的大量繁衍。古人类与动植物的发展,共同追逐着气温适宜、温差均衡的海洋性气候,也就是向黄河中下游结合部的“山海”地区迁徙而去。从本质上看,也是追逐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和食物链而去。
黄河中下游“山海”的结合部,与中国地势第三阶梯线的交汇点,即郑州荥阳桃花峪西部的南北一线,曾繁衍、孕育了大批旧石器时代末期的古人类,也与燧人氏末期、或新石器前期的古人类,具有密切的重合度和传承性关系。
图-3旧石器与新石器对比图
由此,出现了距今约2—1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基本结束期,与距今约10—1万年前黄河上中下游,在郑州荥阳全线贯通的历史与地理契合。这种契合的本质,反映了黄河上游青藏高原的冰川融化后,冲积形成了黄河中游河道,在郑州荥阳桃花峪中下游结合部,冲积古渤海、古黄海的海洋性大河的过程;也反映了古人类追逐气候、河流、海洋冲积地上的食物链等生态环境,不断向东部“山海”地区迁徙、繁衍、进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东夷人伯益所编《山海经》,就是这一生态环境、地理历史的一种写照。
而大自然气温的回升、大面积的冰雪融化、西高东低的中国地势,则是黄河上中下游在郑州荥阳桃花峪一带,全线贯通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也是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燧人氏,追逐动植物繁衍的食物链,不断向黄河中下游结合部的“山海”之地迁徙的必然结果。
图-4黄河下游荥阳东部瀛州位置图
两者的共同发展,既为黄河在郑州荥阳桃花峪东部的古渤海、古黄海,冲积形成“河州”“海岛”“大赢州(岛)”(见图-4)、和伏羲划分华夏民族最早的“九州”创造了条件;也为燧人氏后裔伏羲,在郑州荥阳桃花峪东部黄河下游冲积的“河州”“海岛”“大赢州(岛)”上,孕育华夏原始先民、肇始华夏民族原始的“河图洛书”文化,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自然生态环境。(待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国学百科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