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研学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易学逻辑的逻辑基础与工具性(二)

作者:吴克峰 郎需瑞(南开大学 天津)

纳甲法的具体配置方法,《京氏易传》卷下云:“分天地乾坤之象,益之以甲乙、壬癸。震巽之象配庚辛,坎离之象配戌己,艮兑之象配丙丁。八卦分阴阳,六位五行,光明四通,交易立节。”也就是说,按《说卦传》将八卦分出阴阳,乾震坎艮为四阳卦,坤巽离兑为四阴卦,又将天干按《系辞上》“天一、地二、天三、地三、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亦即天为阳、为奇数,地为阴、为偶数的原则,以阳卦配阳干,阴卦配阴干,所余壬癸两干再配以乾、坤两卦。纳子法的具体配置方法,一是阳卦各爻纳阳支,阴卦各爻纳阴支。二是要确立各卦纳支的起点。根据卢央先生的研究,纳子法的起点是根据律历和“天左旋,地右动”原则确立。纳子法中,八经卦每一爻对应一个支,这样八个卦共四十八爻,对应四十八个支,所余十二个支规定甲与壬同,乙与癸同,这样正好配完。对此,朱熹讲道:“周流六虑,谓阴阳流行于卦之六位。”又说:“天数、地数各以类而相求,所谓五位之相得者然也。”可谓抓住了纳甲法(纳子法)的阴阳推类的本质。纳甲法(纳子法)相当于逻辑学上系统之间的代换定理。易学纳甲推理系统的建立是以“一阴一阳之谓道”为基础的。

汉代京房的六十四卦变也是依据“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原理,按照“一二相耦、非覆即变”。或者说“若非相错,即是相综”的规则重新排列了六十四卦,即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通常八卦顺序,具有经典性”。荀爽在“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理念下,也通过“乾升坤降”来构建起卦变系统。此即“圣人因阴阳,起消息,立乾坤,以统天地””。当然,这里的“升降”并非特指“乾升坤降”,“所谓升降者,不必指乾为升,乾为降也。特交互感应云耳。故阳性本升,而阴性亦可升;阴性本降,而阳性亦可降”。比如,讼卦《象辞》曰:“讼:有乎。”荀爽解释说:“阳来居二,而孚于初,故曰‘讼有孚’矣。”所谓的“阳来居二”是乾卦九五阳爻与坤卦六二爻相易,讼卦九二爻辞:“不克讼,归而。其邑人三百户,无眚。”意思说,九二,争讼失利,能够及时逃归三百户的小邑,不遭灾祸。《象》曰:“不克讼,归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援也。”意即争讼失利是能够及时逃脱,是九二居下而与尊上争讼,灾祸临头但又及时中止。对此荀爽曰:“三不克讼,故通而归。坤称邑。二者,邑中之阳人。逋,逃也,谓逃失邑中之阳人。下与上争,即取患害,如拾掇小物而不失也。坤有三爻,故云’三百户,无眚”。二者,下体之君。君不争,则百姓无害也。”其中“坤有三爻”与“下体之君”(乾)互易而“不争”,因此而无害。基于此,讼卦的推理形式为:乾九五与坤六二交易后成师,师卦之上卦坤与乾卦下卦互易,乾卦上升后形成讼。由此而言,汉代易学家京房、荀爽、虞翻等人的易学卦变推理系统的建立同样是以“一阴一阳之谓道”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作为易学逻辑精致化、形式化的式盘,其原理也在于法天地阴阳。《史记·日者列传》云:“今夫卜者,必法天地,象四时,顺于仁义,分策定卦,旋式正棊,然后言天地之利害,事之成败。”《史记》司马贞《索隐》云:“按:式即也。旋,转也。拭之形上圆象天,下方法地,用之则转天纲加地辰,故云旋式。”《汉书·王莽传》云:“天文郎按拭于前,日时加某,莽旋席随斗柄而坐。”这说明古代在进行选则时要用到式或拭,而“拭”字的“木”旁说的它最初是一个实际的操作工具,其形状如《史记·索隐》所讲,上有圆形天盘法天,下有方形地盘象地,“天盘可以旋转,模拟天球的运转”,只是到后来才发展到“式”。成书于汉代的《黄帝内经·天元纪大论》云:“臣积考《太始天元册》文曰:太虚寥磨,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偬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驰张,生生化化,品物成章””,这实际上说的也是一种式盘。

按上,易学纳甲逻辑系统、卦变系统,甚至是具有形式化特征的易学“式盘”逻辑推理系统,均在“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公理”观念下实现推理。易学逻辑的上述特质,不仅局限于易学系统本身,同样也对中国古代知识体系中的其他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援易以为说”:易学逻辑工具性的彰显

“《易》以道阴阳”,指明了《易》的精微之处在“阴阳”,是“阴阳之学”,其关键在于探究阴阳变化的规律。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是社会人生、人体健康状态阴阳变化规律的基础和内容,由此构成了易学逻辑观的基础,故《四库全书总目·易类》曰:“《易》则寓于卜筮。故《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易学在中国古代学术中影响是巨大的。《汉书·艺文志》说道:“《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及秦燔书,而《易》为筮卜之事,传者不绝。”之所以如此,从逻辑学的角度看,就是易学为古代各学科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和逻辑的推理工具。诚如清代纪昀所言:“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易学对中国传统文化诸方面产生的重要影响,包括对中医学、天文学等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国学百科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