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克峰 郎需瑞(南开大学 天津)
《黄帝内经》把阴阳作为中医理论的根据。《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天地万物由阴阳构成,推类人体也是由阴阳构成,进而推类人的死生、疾病、寿天等变化也由阴阳构成,这是根本。对于一个真正的医生来说,不仅要知道天地阴阳,而且还要懂得由天地阴阳的变化规律推类出人体阴阳的变化规律。也就是《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所说: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合于术数。
上古有真人者,提携天地,把握阴阳……中古之时,有至人者……和于阴阳,调于四时。
无论是“法于阴阳”“把握阴阳”还是“合于阴阳”,如果从思维的逻辑上来看的话,就是要懂得天人一体的规律,知道从“自然”逻辑地推类出“人体”。否则不仅不是一个真正的医生,而且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这反映了易医会通的中医理论的治病大法和健康养生观念。即《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所言:“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为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除此之外,《周易·系辞上》说道:“一阴一阳之谓道”,“变通莫大乎四时,县(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周易·系辞下》说道:“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这些都可以看成是对天文的说明和指导原则。
中国古代的历法大多为阴阳合历。阳历又称太阳历,它是以太阳的周年视运动作为这种历法的天文依据的。它采用的基本周期是回归年。阴历又称太阴历,它以月亮的运动为天文依据,采用朔望月为基本周期。太阳历与月亮的运动无任何关系,而太阴历又与太阳视运动无关”。在《易经》中记载了太阳历和太阴历的有关情况。据卢央先生对《易经》的研究*,《上经》第十八卦之《蛊》卦卦辞:“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意思是占得此卦可以举行祭祀大典,有利于涉越大河,但要在甲日的前三日辛日和甲日后的三日丁日。《下经》第五十七卦之《巽》卦九五爻辞:“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意思是筮得此爻,应是所占问者吉,其悔将亡,没有什么不利的。虽然行事开始时有点忙乱无章,但逐渐会心中有数而得到良好的结果。在庚日前之丁日,庚日之后三日癸日,都是吉日。这里记载了古代的一种纪日方法,即干支纪日法。它由最初可能是单用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或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纪日,但很快发展为由干和支组成的干支对来纪日。干支纪日至迟由殷商时期就开始了。“在殷商(公元前十六世纪到公元前十一世纪)甲骨卜辞中,干支纪日的材料很多。一块武乙时期(约公元前十三世纪)的牛胛骨上完整地刻划着六十组干支,可能是当时的日历。”这种纪日方法,只能反映太阳历的内容。此外,《易经》中还有太阴历的相关记录。《上经》第九卦《小畜》,《下经》第五十四卦《归妹》、第六十一卦《中孚》的爻辞都提到“月几望”。据卢央先生讲:“这三条爻辞的月几望,都可解释为’月既望’,望是满月的天文学名称,既望是指满月过后的月相。一般指望后直到下弦前数日为既望。”如《小畜》上九爻辞:“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归妹》六五爻辞:“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中孚》六四爻辞:“月几望,马匹亡,无咎。”卢央先生指出:“古人已知月食必发生在望……月食自然不是吉象,为避免撞上月食,那么在望后就比较安全。”《易》作者为了说明上述三爻的吉象意义,以自然现象的“月几望”作为推类的前提,进行了推类。上述“月几望”实际上是太阴历的纪曰方法。《尚书·尧典》记载:“期三百六旬又六日,以闫月定四时,成岁。”即一年有六个花甲周,每个花甲周分为六甲句,每旬十日,这样共三百六十日,还余六曰:所余六日用朔望月处理,实际的朔望月(从月朔到月朔或从月望到月望)为 29 天半多一点,又以每个月 30 日(大月)或 29 日(小月)相间排列,这样一年设置十二个朔望月,十二个朔望月相加是 354 天,比一年 365.25 天相差约 11 日有余,再以加置闰月的办法来解决。于是这种干支纪日法的六个甲子周让位于一年 12个月的历法安排,使得古代历法具有阴阳合历的特色,既具有根据太阳运动制定的阳历,又有根据月亮运动制定的阴历,两者结合在一起,使历法的功能大大提高,至今仍不失其光辉。
到《易经》成书时代,当时的人们在天文学上对日月运动的认识已经提升到比较抽象的水平,因此《易》作者以阴阳来刻画太阳和月亮的天文运动完全成为可能,在历法上以“阴阳合德”的原则来推类历法去建立一种阴阳合历就不可避免地成为现实。只是在当时还限于天文水平,人们尚不可能对日月运动有精确的测量,所以卢央先生断定“似乎当时阴阳合历还处于早期状态。”但是这种情况到春秋战国的《易传》时代就大为不同了。
《易传》时代人们对日月的运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更为精确的测量。《周易·系辞下》所说的:“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曰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矣。”反映了把日月运动结合在一起构成阴阳合历已经得到充分的理论肯定而成为当时一种坚定不移的理论定势。因此“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不仅成为社会政治生活、伦理生活等诸方面的准则,而且还是推动天文学发展进步的工具和标准,天文学上阴阳合历的进一步成熟完善和其它方面的更深入的探究便来自于阴阳为标准的推类。
四、结语
与西方逻辑推理方法不同,作为易学逻辑推理的“公理”,“一阴一阳之谓道”有其自然的客观基础,并不是单纯的推理“游戏”,它与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新时期,我们应当将易学逻辑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对其进行历史的分析与文化的诠释。也唯有此,才能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国学百科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