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昌林
这要求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正确理解与把握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关联,将作为我党行动指南的马克思主义与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命脉和生命土壤的传统文化有机地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现实立足点和参照系之中,既反对抛弃中华民族“根基”和“命脉”的“文化虚无主义”,也反对弱化乃至取代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文化复古主义”。
二是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在此基础上,习近平进一步强调,“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这表明,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一方面我们要注重坚持和继承,吸取中华传统文化中超越时空与国度、具有永恒魅力与价值的思想精华,比如“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需要继承和发扬,代代相守,薪火相传;同时要注意剔除其封建性的已落后于时代的糟粕成分,既反对厚今薄古或者厚古薄今,也反对全盘抛弃或者全盘接受等片面、绝对的错误主张。另一方面,对传统文化要加强挖掘和阐发工作,“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内涵、新形式,增强其生命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做到与时俱进,与世偕行,使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内在的文化基因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相适应、相协调。
三是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做好传统文化宣传和教育工作。习近平指出,文化的功能是育人,传统文化宣传和教育工作要“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从内容上看,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突出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重点讲清楚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及其与中国发展道路、民族精神、国家软实力之间的内在关联。从形式上看,要注重“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途径和方式,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只有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才能“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增进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效果,“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四是坚持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在交流互鉴中提高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传统文化首先是民族的,具有民族性。自轴心时代奠基以来,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客观反映与独特标识,积淀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美好愿景,传承和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和文明血脉。其核心和精髓是体现中国创造、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中国魅力的中华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同时,中华传统文化又具有世界性,是世界文明大花园中极为璀璨和珍贵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认为,“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这些思想家“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这要求我们加强交流与互鉴,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价值。习近平说得好,“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在此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不仅如此,文明间的交流互鉴,还可以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总之,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情感和强烈责任,以勇立潮头的非凡气概和使命担当,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宏阔视野和科学方法,全面、系统、深入、创造性地论述了中华传统文化价值和作用。习近平关于传统文化有益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正确理论原则和科学方法的系列观点、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有机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传统文化现代化、大众化的光辉典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拓展了“四个全面”战略支撑,深化了治国理政思想和理念,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国学百科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