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研学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成果

论朱熹的人生哲学及其现代价值(四)

作者:郑晓江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朱熹并不是用”向外用功”来反对”向内用功”,也不是用”格”具体的物来反对人们在日常活动中体认天理,虽然有时朱子也有所侧重,但总的倾向是认为这三条知”理”的途径都要注意,人们应该同时并举,不可偏废。从宏观上看,人类所拥有的世界不外就是外在的物质世界、内在的精神世界,以及建基于人与人之间关系上的社会,朱子提出的”穷理”三条途径实则包括无遗了。

所以,人读书,应从圣贤之传言中体会”天理”,人们讲论古今人物,应从他们的事迹中区分善恶,”讨个天理”;人应事接物时,常常要反省是否得当,仍然是求这”天理”。总之,朱子要求人们无论接触到何物,无论心中思念的是什么,也不管在做什么,都要有一个坚定不移的目标,即:体认那无所不在,无时不存的”天理”,以之指导和规范个人的一言一思一行,因此,朱子并非要人们了解客观对象必须如此的规律,而是要人们体会人行为当然如此的准则:

“致知之要,当知善之所在,如父止于慈,子止于孝之类。若不务此,而徒欲泛然以观万物之理,则吾恐其如大军之游骑,出太远而无的归也。””知”即知善,区分是非,否则就象离开了大军的”游骑”,自然无所归附,不辨东西南北。

第二,穷究”天理”要彻底。朱子认为,人体察”天理”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须费一定时间和很大的精力,因此,人们特别要坚定信心,先穷一心之理,后穷一身之理,再得人伦当行之理,最后遍及一草一木、天地鬼神之理。朱子说:”格物须是从切己处理会去,待自家者已安叠,然后渐渐推去,这便是能格物。”又说:”遇事接物之间,各须一一理会始得……但随事物,皆一一去穷极,自然分明。”朱子认为。这种一一去穷的过程。对人而言是一种严峻的考验,人们若真想脱凡人而达人生的理想目标﹣﹣成圣贤的话,就必须不畏艰难,不怕吃苦,穷追不舍。周尽万物之理:”所谓穷理者,事事物物,各自有个事物的道理,穷之须要周尽。若见得一边,不见一边,便不该通。””致知,所以求为真知。

真知,是要傲骨都见得透。”这是说,物物有其理,人们穷理之时要透彻,想求真知。又想偷懒。那决然达不到目的。朱子认为。人们格物以穷理时,对十物透了九物,一物不透彻不要紧,可以继续用功,最要不得的是对一物之理只明白了九分就满足了的态度。在朱子看来,与其十事件件通九分,不如十事通一事,此即所谓”穷之须周尽”之意。只有这样,才能在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积习既久的基础上,达到于人于物无所不知、无处不晓的豁然贯通的境界。至此,人生的理性反思过程才告结束。

朱熹刻意描绘了一个本体世界,通过人性这个中介而落实到人间社会,然后则指出了一个”穷理”的问题。”穷理”的方法手段虽然很多,但本质上都是为了使人明觉人生应当怎样去思、怎样去做的道理。可见,”穷理”仅仅解决的是人生”应当”如何的问题,即人对自我生活和生存问题的理性把握。在朱子的人生哲学中,这还是人生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应该把体认到的”天理”外化为人们现实的人生行为。

三、人生的实践操作

人生的实践操作主要指人为达到至善境界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以及具体的种种行为。在朱子看来,人们一旦能真正认识到受之本体的人性为善,那么在具体的人生实践中应向善、显善。人思善必驱恶,在朱子的人生哲学中,恶也是内在地包含在人心性之中的。

如前所述,人既有天命之性又有气质之性,后者蕴有向善或向恶的可能性,其主要原因是人心中有”情”。朱子写道:”性是未动,情是已动。心包得已动未动。盖心之未动则为性,已动则为情。所谓心统性情也。欲是情发出来底,心如水,性犹水之静,情则水之流,欲则水之波澜。但波澜有好底有不好底。欲之好底,如我欲仁之类;不好底则一向奔驰出去,若波涛翻滚,大段不好底,欲则灭却天理。”这段话区分了心、性、情。认为人的整个精神世界(”心”)中有”性”与”情”的对立,性即理是纯善的,但又受到情的限制,要透过情来显现。情一发动便是欲,欲则有好有坏,欲”仁”便好,欲私利则不好。

因此,人生修养的重要工夫是”灭人欲,存天理”。这一点是儒家长期持有的一个观点。先秦的孟子即提出:”思以窒欲,敬以明理”,以理与欲为对立的两极。朱子说:”有个天理,便有个人欲”,”天理人欲决不两立,须得全在天理上行,方见得人欲尽消。”认为人在进行人生的实践操作时,要坚定不移地从天理出发,消尽人欲。天理人欲之辨是朱子人生理论的核心问题,它也是朱子谈人生本体论及人性论的目的所在。这一问题包括相互联系的两方面:其一,明辨天理人欲。何谓”天理”?朱子写道:”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可见,朱子心目的”天理”,不外是特定的道德规范和人伦准则,它们被认为是人生行程中应该和当然要遵循的。何谓”人欲”?朱子说:”如夏葛冬裘,渴饮饥食,这便是欲。”朱子认为:”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其二,克除人欲,复明天理。对天理人欲细加”体认省察”之所以必要和重要,就在于人们只有真正明白了天理人欲之别,才可能进一步去克除人欲,复明天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国学百科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为您推荐

发表留言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