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柯远扬
闽学成为南宋时期众多学派中门徒最多、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成为显学,有其深远的学术思想渊源。从根本上说,闽学的形成和确立,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儒学哲理化的产物,是儒道佛”三教合流”的产物,是两宋八闽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是朱熹集宋代理学大成的结果。
何谓闽学?闽学是朱熹之学,正如濂溪之学为濂学,二程之学为洛学,横渠之学为关学一样,以地名代表人名标明宋代理学的一个支派的名称。”朱熹之学”,既可以理解为朱子的学说,亦可以解释为朱熹所创立的闽学学派。不管怎样,研究闽学首先离不开其根据地福建及其代表人物朱熹。
福建最早的名称叫做”闽”。据《山海经·海内南经》载:”闽在海中”。古代七闽部落就居住在这块土地上。”叔熊居濮如蛮,后子从分为七种,故称为七闽”(《周礼注疏》卷三十三)。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置福建经略史,”福建”名称首次出现,至大历十二年.(777年)正式将”闽”作为福建的简称。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别号考亭,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福建尤溪,卒于建阳考亭,葬于建阳黄坑大林谷。朱熹一生历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据朱熹门人黄干《朱子行状》载:其间在同安、南康军、浙东、漳州、潭州等地做官仅9年,而在宁宗朝中任侍讲只40天,其余40年都过着讲学著书的生活。朱熹是宋代的理学家集大成者,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学问最广博、影响最深的学者。朱熹如同孔子那样被称为朱子,亦称为朱夫子。后世学者尊称朱熹为”万世宗师”,说明了朱熹在中国思想史上崇高的地位。
朱熹生于福建,学于福建,一生主要学术活动也在福建,因此标名其学说为”闽学”。”闽学”的”闽”字,不是强调其地域性,而是推崇朱子为”闽夫子”。究竟何时开始称朱子学说为闽学呢?据《宋元学案》卷八十五载: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七月,有人讲关、洛、濂、闽,开始将朱子学说称为闽学。之后明初大儒宋濂亦说:”天生关、洛、濂、闽四夫子……而集其大成者唯考亭朱子而已。”清人蒋垣在《八闽理学源流》卷一中说:”盖朱子生于闽之尤溪,受学于李延平及崇安胡籍溪、刘屏山、刘白水数先生。学以成功,故特称闽。盖不忘道统所自。”当代著名学者张岱年亦说:”朱熹学说称为闽学,这是因为朱熹的学术活动主要是在福建一带进行的。”朱熹创立闽学学派,门人超过五百,是当时众多学派中最大的。朱熹晚年在福建考亭讲学,因此闽学学派又称为考亭学派。
“不忘道统所自”,就是从朱熹的学术思想渊源的形成过程的意义来说。闽学发端于南宋初年福建理学家杨时、游、罗从彦、李侗等人,朱熹通过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北宋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等人的理学思想,集理学之大成,建立起庞大的严密的闽学思想体系。
在朱熹之前,二程洛学传入福建,实得力其高第闽人杨时,杨时传罗从彦,再传李侗,三传而得朱熹。杨、罗、李都是福建的南剑州人,被称为理学”南剑三先生”,或称为”道南三先生”。他们都是闽学的先驱,也是洛学南传,洛学闽学化的重要人物。朱熹的私淑弟子真德秀概括说:”二程之学,龟山得之而南传之豫章罗氏,罗氏传之延平李氏、李氏传之朱氏,此一派也。”
杨时(1053-1135年)字行可,晚年隐居故乡龟山,学者称龟山先生,南剑(延平府)将乐县人,谥文靖。他是著名理学家二程的得意门生。公元1081年,杨时与建阳游酢往颖昌拜程颢为师。程颢得杨时甚喜。后时辞归,程颢送之出门,谓坐客曰:”吾道南矣”。直至公元1085年程颢去世前,两人常有书信来往。此后,理学道南之说一直在儒家中誉为美谈。
公元1093年,杨时又与游酢以师礼见程颐于河南洛阳。据载:”一日,颐偶暝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门外雪深一尺矣。””程门立雪”的故事,反映杨、游二人求学之诚恳,树立了历史上尊师重道的典范。杨时与程颐关系颇深,深得程颐之赞赏。
南宋初年,杨时是”洛学”在南方最有声望的代表,被东南学者一致尊为”程氏正宗”。杨时不仅对二程洛学笃信、诚学、业精,而且亦是洛学的自觉传播阐释者,他重视《周易》,不遗余力宣传《伊川易传》,积极推崇《中庸》,并将从二程那里师承下来的思想融会贯通,自著《中庸义》,作为阐述二程思想的代表作,以广”道学之传”。又借用《中庸》的”诚”,去阐述二程的”格物致知”论。
杨时也十分重视《论语》、《孟子》和《大学》。由二程首倡,杨时继而发挥,最后由朱熹集大成,编著《四书集注》,才完成了理学的《四书》。之后,杨时又不遗余力地修订《伊川易传》,特作《校正伊川易传后序》,编辑二程语录,其目的试图通过这些书籍,把纯正的二程之学传给后来者,可谓用心良苦。总之,杨时对二程洛学的继承阐发,在二程洛学和朱熹之间起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罗从彦(1072-1134年)字仲秦,学者称豫章先生,南剑州沙县人。他一生笃志求道,潜思少行,宣扬”道统论”,言必称孔孟,对韩愈赞不绝口。后人对他的学术成就评价不高,但亦认为”传道卒赖之”,肯定其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李侗(1093-1163年)字愿中,学者称延平先生,南剑州剑浦(今福建南平市)人。朱熹24岁后正式师事于李侗,前后近达十年。李侗的理学思想,对朱熹”理一分殊”的灌输,”逃禅归儒”的指引,帮助朱嘉树立以儒学为本,划清了与禅学的界限,这是朱熹学术思想的一大转折。两宋理学的发展,从周、程到朱熹,是一个很重要的中间环节,这是不应忽视的。
综合上述,”南剑三先生”与闽学之间的师承关系,古今学者都是公认的。问题的关键是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对南剑三先生的思想究竟有无继承和发挥呢?对此,学术界看法并不一致。有的学者认为朱熹对南剑三先生是不满的,朱熹对杨、罗、李只有师承关系,并未真正传其道,他的思想是直承程颐的。笔者认为二程兄弟的学术思想虽有一些明显的差异,但基本方面是一致的,程颐说:”我之道盖于明道(程颢)同”。因此,没有必要再去区分二程的思想,更何况”南剑三先生”与朱熹闽学之间并不只是存在一种简单的师承关系,南剑三先生对二程洛学的传播和阐发,他们不少的思想观点不仅为朱熹所重视,而且亦为他所继承和发挥,成为闽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
此外,我们不应忽视朱熹家族传统教育和早年业师的影响。朱熹祖父朱森业儒喜佛,其父朱松,叔父朱棒皆”喜读内典,深解义谛”,朱熹也喜佛书,喜与佛人交往,这都是受了家庭影响。朱松热衷于二程理学,与李侗同学于罗从彦,并以理学影响和教育朱熹。朱熹接受二程理学,最初是由父亲教育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国学百科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