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谈及中华民族的根与魂,非遗文化无疑是最为绚烂的篇章之一,它们不仅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创造力。为感受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入了解非遗文化知识,守护文化多样性,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乡韵寻根,教兴中华”实践队开展了探寻非遗项目的活动。8月3日,实践队队员隋缘来到山东省高密市聂家庄,拜访了聂家庄泥塑的传承人——聂东传老人。
实践队员通过访谈了解到,聂家庄泥塑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这项传统艺术以其型、色、声、动四者兼备的独特魅力,在民间广受欢迎,被誉为“高密三绝”之一。2008年,聂家庄泥塑被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山东省高密市的一张文化名片。聂东传老人是聂家庄泥塑的非遗传承人,他自幼跟随家中长辈学习泥塑制作技艺,对泥塑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见解。实践队员此次拜访,主要学习了聂家庄泥塑的传承历史、制作工序、原材料与技艺特色等,旨在更好的宣传泥塑文化,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对泥塑满怀热爱的聂师傅,热情的向实践队员介绍了聂家庄泥塑的相关知识。他提到,聂家庄泥塑是由明朝时一种可燃放的“锅子花”演变而来。“锅子花”类似现代的烟花,在娃娃造型的泥胚内装入火药,燃放之后,剩下的泥胚被百姓放在家中做摆件。这些用作装饰的泥胚吸引了当时人们的注意,并推动了泥塑艺术的发展。经过不断演变,聂家庄泥塑如今发展成为全国泥塑艺术中独具型、色、声、动四大特点的泥塑品种,其造型大胆夸张,稚拙憨朴,着色鲜艳醒目,表神写意,加之能动、会叫的独特技艺,吸引了大批受众的喜爱。过去聂家庄几乎家家户户在闲暇时节捏这种泥玩艺儿,代代相传,所以曾有段民谣广为流传:“聂家庄,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
聂师傅还向实践队员介绍“泥叫虎”是聂家庄泥塑最具特色的代表作品,“泥叫虎”造型大胆夸张,它们竖眉瞪眼,昂首踞立,胸挂桃红大花,额涂朱笔大“王”,既威风凛凛又憨态可掬。“泥叫虎”的制作工艺繁复而精细。其原料取自聂家庄一带出产的“红岗子土”,用这种土做出的泥塑,十分坚实紧固。将“红岗子土”按比例加水制成适合制作泥塑的泥巴。把泥巴倒入模具中,通过按压、拍打等方式使其充满模具并均匀分布,待泥坯稍干后脱模,形成初步的泥老虎形状。脱模后的泥坯需要进行细致的修整,去除多余的泥料,使泥老虎的线条更加流畅、形态更加逼真。随后,将其放置在干燥的环境中自然晾干。能叫,是聂家庄泥塑区别于其他地方泥塑的最大特色。将芦苇杆切成长约5厘米的小段,在其两端削出坡度并粘上一块薄而硬的纸片,这样做出来的芦苇哨是泥老虎会叫的关键。将芦苇哨插入泥老虎头部的后面,用软羊皮将泥老虎的头部和身体连接起来,通过来回拉动,气流穿过芦苇杆,泥老虎就会发出“呜呜”的叫声。最后,把高温加热的化石粉涂抹在泥坯上,使泥老虎整体变成白色,晾干后使用桃红、淡黄、朱红、黑色、深绿等鲜艳的颜色对泥老虎进行彩绘。待彩绘干透后,使用明油进行上油处理,这样可以使颜料更加鲜艳明亮,不易褪色。
谈到聂家庄泥塑的传承问题,聂师傅认为,文化和历史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这个灵魂中最生动、最鲜活的部分。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与认同感至关重要。作为高密市的代表性民俗项目,聂家庄泥塑在稳步传承的同时紧跟时代步伐,于创新中寻找出路。其创作内容日益丰富,不仅保留传统题材,更融入现代生活元素,展现时代风貌。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聂家庄泥塑走进校园、社区,举办展览、工作坊,增强公众参与感,激发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同时,积极探索“非遗+旅游”和“非遗+研学”模式,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成为地方文化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同时,聂家庄泥塑解决了一大批本地民众的就业问题,也正在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返回家乡,围绕泥塑的制作、营销进行创业。聂家庄泥塑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稳步前行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
(通讯员 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