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振环 张河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老夫子对其最得意的弟子颜回的赞语。
颜回字子渊(渊),春秋末年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21年11月16日,卒于公元之前490年8月23日,享年三十二岁(详见《陋巷志》;亦有十八岁说、二十九岁说、三十九岁说、四十一岁说等)葬于曲阜城东,防山南麓,即复圣颜子林。
孔子一生授徒三千,贤者七十二人。而学冠孔门,德行科首者,非颜回莫属。因此,颜回的品学为后世儒家所推崇,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德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历代封建帝王对其屡称“先师”“复圣”,名列四配之首、七十二贤之冠,而且在我国广大劳动人民中,也因其深谙孔子思想的真谛而家喻户晓,其声望更是远播海外。
据史书记载颜子的先人可直接追溯到黄帝轩辕氏。黄帝正妃名嫘祖,生昌意;昌意娶蜀山女曰仆,生高阳;高阳娶胜溃女,生称(青);称生卷章,卷章生吴回(面),吴回生陆终。陆终有六子:一曰昆吾,其国卫:二曰参胡,其国韩:三曰彭祖,其国徐;四曰会人,其国郑:五曰晏安.其国邾;六曰季连,其国楚。颜氏则出自晏安,初为曹姓,历经唐虞夏商,至周武王克商,封其裔孙侠为邾子。侠生非(辉),非生成,成生车辅,车辅生将新、将新生訾父、訾父生夷甫.夷甫字伯颜,谥武公,《公羊传》称之为颜公。春秋时有功于周(齐),齐威公命为小邾子,别封其子友于郳。附庸于鲁,世代事鲁为卿大夫。友为纪祖念本,便从父字“伯颜”的“颜”为姓,繁衍子孙后代至今。所以说,友为颜姓第一人。友生爽,为鲁下大夫;爽生连,连生嗷,嗷生鸣,为鲁上大夫;鸣生音,为鲁司寇;音生羽,羽生训,训生简,简生箱,都是鲁下大夫;箱生唬,唬生景;景生整,整生恤,恤生求,均为鲁司寇;求生有,为鲁邑宰;有生无繇,即颜回的父亲。颜无繇字路(季路),谥文裕,为鲁卿士,少孔子六岁,是孔门早期弟子。无繇娶齐姜氏,生颜回。到了颜回出生时,其家境已经败落下来,失去了贵族身份,沦为庶民,但其家中仍“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饭粥;郭内之四十亩,足以为丝麻”,吃穿基本上还是有保障的。只是和其他的贵族相比,生活上较为贫寒罢了。从以上可以看出,颜子的祖先世代为卿世大夫,名门望族,其颜氏家族可谓源源流长矣。
颜子终身没有任官职,一直跟随孔子学习和生活,基本上没有离开过孔子。其生平事迹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学前时期。即从出生至“十三岁,从学于孔子”(《学统正统》)之前。有关记载颜子这期间的史料极少,且分散于各种神话传说之中。如《学统正统·颜子》说:“颜子生而明睿潜纯,有圣人之资。”《论语谶》说:“颜回月角,额似月形。渊,水也,月是水精,故名渊。”《新论·命相》也说:“颜渊感中台星,张良感狐星,樊哙感狼星,老子感火星。若此之类,皆圣贤受天瑞相者生者也。”又说:“颜回重瞳,皋繇鸟啄。若此之类,皆圣贤受天殊相而生者也。”这些佚闻传说,似近荒唐,但也给世人知其天赋、相貌之一二。
第二阶段为在鲁“从学于孔子”时期。自“十三岁,从学于孔子”起,到跟随孔子周游列国之前的时间。这期间颜回都是在鲁国孔子身边度过的。主要的活动是学习。当时孔子“仕鲁”为政,从中都宰、司空、到司寇。“摄行相事”,其学说早已自成体系,且博大精深。所以颜回学习的知识面很广,从“问立身” “问朋友” “问君子”到“问仁”“问为邦”,可以说是无所不学。而每于颜子之问,孔子必告诉以深奥之理。“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论语·子罕》)加之颜回“有圣人之资”,所以学问进步很快,德行修养日高。“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论语.子罕》
第三阶段是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时期。这阶段时间最长,达十四年之久,史书记载颜子的这段活动也最为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继续学习深造,“夙兴夜寐,讽诵崇礼”(《家语·弟子行》)。学业之精益求精,德行修养日臻完美,至使“回二十九发尽白,齿落”(《史记.弟子传》)。
二是宣传推行孔子之道。孔子周游列国,目的主要是“求仕”“行道”,也就是推行“仁政德治”主张。求得治理国家与天下的机会。作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凡到一地,总是不遗余力地宣传推行孔子之道。当所到各国不接受孔子主张而到处碰壁,‘弟子有愠心”,怀疑孔子的学说是否正确,能否行得通的时候,颜回都是坚信不移。他说:“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何病不究,不究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颜回的这番话不但坚定了弟子们传道行道的决心,而且也使“孔子欣然而笑”(《史记·孔子世家》)。
三是为孔子侍从,排忧解难。《家语·颜回》中记载:“孔子在卫,时旦晨兴,颜回侧侍。”据《论语·先进》篇中说,孔子被匡人周围,不少弟子恐慌起来,颜回则镇静自如,为保护孔子安全,主动担任后卫。等解围之后,颜回晚到了几步,孔子就担心地说:“吾以汝为死矣!”颜回恭恭敬敬地回答说:“子在,回何敢死?”《列子·仲尼》中还记载:“仲尼闲居,子贡入侍而有忧色。子贡不敢问,出告颜回。颜回抚琴而歌。孔子闻之,果召而入。问日:若奚独乐?’日‘夫子独忧。’孔子日:‘先言尔志。曰:‘吾昔闻夫子曰“乐天知命”,故不忧,回所以乐也。于是就和颜回讲起“乐天知命”的课题来,孔子一讲起学来滔滔不绝,什么忧愁也都忘到脑后去了。
第四阶段是归鲁之后,创立“颜氏之儒”时期。颜子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归鲁之后已是三十岁了,才娶宋戴氏为妻。三十一岁生子曰歆。三十二岁卒于鲁。这期间是颜子思想独立发展的阶段,故有“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之说。在儒家八派中,从颜子为代表的儒学发展为“颜氏之儒”(《韩非子·显学》)。“颜氏之儒”能自成一派,必然有与其他七派不同的特点和本派的继承人,否则便不能自成一家。可惜的是,这方面的资料匮乏,不能评述。
孔子的学生都属于儒家学派。他们的社会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在学识、品德、修养以及治国主张等方面也各有特点。从颜回的生平事迹和处世为人中,可以看出颜子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品格高尚,德行出众;尊师重教,师生情深;身居陋巷,安贫乐道;谦恭慎独,言行如一;治国宽民,志向远大。可以说,颜子的一生是勤奋好学的一生。尊师重教的一生,是实践孔子学说的一生。也可以说,孔子是提出以仁政、礼治为核心的道德修养的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而颜子则是实践这一思想学说的最高典范。所以后世也就把他当成了真善美的完人典型,仁德君子的象征。故有“尊孔慕颜”“学者当学颜子,入圣人之道,有用力处”之说。
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和时代的发展,颜回的思想中也有其消极的一面。譬如尊敬师长问题,他时时、事事、处处听孔子的话,照孔子的意见办,“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庄子·田子方》),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的品性妨碍了年轻人创造性的发挥。他把尊师当成了绝对服从,也不利于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提高的目的。还有他的安贫守己、与世无争的为人之道,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总之,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颜子的生确实给后世留下了珍贵的遗产,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在勤奋好学尊师重教和道德修养等方面,有些至今仍有很高的研究借鉴价值。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颜子作为一位历史文化名人,都是当之无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