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船是广泛流传于中国闽南地区和马来西亚马六甲沿海地区禳灾祈安的民俗活动。既有共性,又有地方性,是闽南人表达对海洋的敬畏和感恩而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拥有600多年的历史,通过一系列祭祀仪式以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该遗产项目植根于滨海社区共同崇祀“代天巡狩王爷”(简称“王爷”)的民间信俗。当地民众认为,王爷受上天委派定期赴人间各地巡查,拯疾扶危,御灾捍患;而海上罹难者的亡魂(尊称为“好兄弟”)四处漂泊,无所归依。因而,人们定期举行迎王、送王仪式,迎请王爷巡狩社区四境,带走“好兄弟”。
届时,人们在海边、滩地迎请王爷至宫庙或祠堂,用供品祭祀王爷;竖起灯篙召唤“好兄弟”,普度“好兄弟”。送王时,人们请王爷登上事先精心制备的王船(木质或纸质的船模),民众以各种艺阵开道,簇拥着王爷巡查社区四境,一路召请“好兄弟”登上王船,随王爷一同出海远行,继续代天巡狩的使命,济黎民百姓,保四方平安。因此,该项目被当地社区民众称为“做好事”。
民俗特色
“选主会”就是选出送王船的主祭。社区宫庙、宗祠理事会在仪式活动中发挥着策划、组织和管理的作用;理事们通过掷筊来确定主会、头家或炉主,他们分别担任主祭和陪祭。在马六甲,还要选出一位王船主任,负责组织巡境送王活动;“竖灯篙”标志着送王船仪式的正式开始,人们竖起灯篙,召唤“好兄弟”;“造王船”即工匠按照传统工序精心制作木质或纸质的王船船模。王船是王爷巡境的座驾,其制作过程有一套特定的仪式,主要环节有安龙骨、安龙目、请帆、立桅、进水;“迎王”时,人们在海边迎来新一任的“代天巡狩王爷”。此时的王爷尚不具法相。人们用轿子将“看不见的”王爷迎请至宫庙或祠堂供奉起来,在庙里“置府”;随后将纸扎的王爷请进府中,由师公开眼后,这尊纸扎的王爷就具备了神性;前来“祀王”的人们向王爷献礼表示崇敬并祈求庇佑;家家户户都送来供品款待“好兄弟”,使他们得以“普度”;“巡境送王”是整个仪式的高潮。在中国闽南,民众以各种艺阵开道,簇拥着王爷巡查社区四境,一路召请“好兄弟”登上王船。王爷巡境时,社区民众自发维护秩序、保障安全,并免费提供各种餐饮招待分炉代表和其他参与者。老妪执新扫把在前头净道,年轻男性抬王船和王爷辇,参加牌匾、旗辇等仪仗队,中青年妇女参加车鼓弄等阵头表演,孩子则扮成戏装人物参加巡游,相关社区其他成员虔诚跟香。
队伍到达海边时正值退潮时期。王船化火是活动的高潮,主办方为此准备了猪头、猪肚、鸡、鸭、鱼“猪头五牲”祭品进行祭拜。数百份祭品都用红袋子包裹着,其中也包括了香客送来的柴、米、油、盐和菜肴等。随后,祭品被放入海中,慢慢漂向远方。这不仅是为了祭拜神仙,更多是为了告慰曾经葬身大海的人们的英灵。之后点火仪式开始。此时王船停放在沙滩上,船头向着大海。乩童以纸钱引火,随后众人也上前帮忙。不一会儿,火光冲天,王船船身传来“噼噼啪啪”的焚烧声音。在场的渔民和信众见状纷纷跪地,默默祈求上苍能将平安、好运和吉祥赐予自己。火借风势,船只渐渐消失在熊熊大火之中,3小时后,王船彻底化为灰烬,旁观的信众这才转身慢慢离去。据介绍,下一次海水涨潮之时,会把船灰一起带走,这象征着祭品全部送给了祭祀对象。
传承价值
送王船仪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信仰习俗由于历史悠久,信众数以万计,且长盛不衰;送王船仪式是大陆同海外华人华侨、台湾同胞民间文化交流的纽带。它发挥着联系海内外亲人情谊,增进共识,促进民间文化交流的社会功能。这是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品质的表现;一定程度上送王船仪式对社会起着安定和谐的作用。祭祀活动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这些都是对百姓有好处的,同时也会促进社会安定和谐;王爷的慈济精神能教之于人,挖掘人性的真、善、美,为当今治安起到辅助的作用;送王船仪式是一个待开发的旅游资源。其祭祀仪式及活动期间的文娱表演都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如果能做好宣传,定能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
2011年,送王船列入中国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2013年,送王船列入马来西亚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成为属于中马两国人民共同的文化遗产。2020年12月17日,中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项目,经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送王船传递着人们对先辈走向海洋的历史记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生命的理念,为推动包容性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对话资源;其承载的观察气象、潮汐、洋流等海洋知识和航海技术,是人们长期海上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该遗产项目体现了人与海洋之间的可持续联系,被中马两国的相关社区视为共同遗产,长期以来发挥着巩固社区联系、增强社会凝聚力的作用,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文化间对话,体现了顺应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创造力。是中华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传播与交融的生动例证。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