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研学

您的位置 首页 传统艺术

香事艺术

香事,是指收集能产生这些美好的气味之物,通过特殊工艺制造成香料,运用于宗族燃香祭祀,文人焚香熏衣,百姓驱瘟避疫等用途。唐宋以来,中国香事文化逐渐发展成熟,形成养礼、养心、养生这三大用香体系,也在文人阶层的引领之下,熏香也开始发展成为一种文人墨客的高雅情趣,一门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香事艺术。

· 香的起源

《说文解字》中说:“香,气芬芳也。”而馨香的“馨”,也就是香气远闻之意。中国应用香草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5000多年前的炎黄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寻觅芳香植物,燔木升烟,以告祭天地,此谓“燎祭”。先民燃香告祭神明,企图通灵,期盼借助神明的力量驱邪避疫,并通过芳草入药以疗疾,燃烧芳香树木和熏香清洁空气。

· 香的发展历程及时代特征

战国时期,香料多以药用,熏香治疗疾病,或以用于宗教祭祀。《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篇中有“熏以桂椒”的描述。桂、椒为香料,燃烧取香,熏香开始逐渐与宗教燃香区分开来,发掘香料的其他用途。

秦汉时期,随着香炉的出现,熏香逐渐从宗教转向日常生活。把香料放入炉内焚烧,使之散发香气,又称焚香。

汉魏之际,仙佛道教的兴盛也促使熏香文化自成体系。在缭绕的烟雾中,人与神佛似乎可以达到通灵,熏香也渐成社会风尚。至于六朝,熏香成为上层风雅之士的身份标签。贵族尤尚熏衣、熏褥。此时起,熏香非女子的专利。虽然中国的上层社会对香已推崇备至 , 但由于大多数香料 , 特别是高级香料并不产于内地 , 封建政府或者文人士绅所用到的香料大多为边疆、邻国的贡品 , 所以可用的香料总量很少,即使对上层社会来说也是稀有之物 ,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香文化的发展。

唐朝以来,中国香事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由于航海技术的提升,大量国外香料进口入境,随着社会富庶和香料总量增多,因此唐朝出现了许多专门经营香科的商家,大批文人、药师、医师及佛家、道家人士的参与 , 使人们对香的研究和利用进入了一个精细化、系统化的阶段。对各种香料的产地、性能、炮制、作用、配伍等都有了专门的研究,香料分类明确,用途方式有了具体章程,制作合香的配方更是层出不穷。大量在文人阶层的引领之下,加之唐代皇帝的推崇,熏香也开始发展成为一种艺术,一种生活方式。

两宋时期,香事艺术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宋朝政府重视,并在泉州设立了市舶司,专门机构管理负责香料进出口贸易。至此,品香成为时尚,宋人善品香,常设有香席,与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经常相聚闻香,相知好友相邀举荐,择一雅地而成香席,并制定了最初的仪式。北宋王禹偁在《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有言,“公退之暇,手持《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事虑”。香事成为文人书斋之友,致使宋代的香文化达到了中国香事文化史的顶峰,与点茶、挂画、插花并称为宋代士人高雅的“四般闲事”

明清时期,儒道理趣盛行,修身养性更是成为文人的生活日常,香与文人审美也更加融合贴近。故在传世的文人画中,画中人随意卧坐的几案旁,总有几缕幽香,以示风雅。在这一时期,合香的配方种类不断增加,制作工艺更加精良,而且在香品造型上也更加丰富多彩 , 出现了香印、香饼、香丸等繁多的样式。丰富的香料种类使香事艺术不仅有熏烧的香,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香囊、香袋可以挂佩,在制作点心、茶、汤、墨锭等物品时也会调入香料。既利于香的使用 , 又增加了用香情趣。

· 香的常见种类和用途

香的原料绝大多数是药材,如沉香、白檀、楷香、丁香、龙脑、麝香等,因此香具有安神养生、化病疗疾的作用。

沉香,因比重大沉入水中得命名,属瑞香科科植物,原本没有香味,自身一般呈黑褐色,由于虫、鸟、风等各种自然界的条件造成树木的损伤,经长年累月伤口处渐渐地树脂化结出的固态凝结物,演变成香味芬芳的树脂便形成了沉香,有“万香之王”的美誉,具有安神、镇静、抗菌作用,多用于气喘癔病、胸闷、哮喘、心脏衰弱等疾病的治疗,还是还是速救心丸的有效成分。

白檀,取自檀香木,属半寄生植物。檀香木是一种古老是珍稀树种,生长于干燥没有营养的土壤中,需要60-80年,方可拥有比较好的香味,故有“黄金之树”的美誉。多用于香水、香味化妆品的制作,也是檀香扇、佛像雕刻等美工艺术材料,且具有较高的抗菌功效经常被用于健胃、镇痛药。

龙涎香,由抹香鲸的分泌物经过阳光,海水和空气的常年作用后变硬,褪色的产物。恰与沉香相反,龙涎香颜色愈浅,品质愈佳。乳白色的龙涎香品质最好,要经过上百年海水的浸泡,浸出杂质,方为上品。多用于化妆品、香水、熏香、药物等,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

麝香,系雄麝成熟后,在繁殖期为吸引雌麝交配而分泌的动物性香料。一只雄麝在十岁后能产五十克左右的麝香。麝香的主要功效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且麝香对子宫平滑肌有一定的收缩作用,有堕胎之效。也是救心丸的成分之一。

· 香事艺术家及传承人代表

丁谓

丁谓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他写出《天香传》,确立了中国香学品评标准:味清、烟润、气长。对海南崖香进行了分类别级:四名十二状,四名为四个别级,即沉香、栈香、黄熟、生结。十二状是崖香的十二形状。

洪刍

他所著的《香谱》为现存最早、保存较为完整的香谱,其中对历代用香史料、香品、用香方法、各种合香配方均广而收之;并将香事分为香之品、香之异、香之事、香之法四大类,为其后各家香谱依循。

陈敬

所著《陈氏香谱》为其子陈浩卿刊刻完成。该谱凡古今香品、香异、诸家修制,印篆、凝和、佩熏、涂傅等香,及饼、煤、器、珠、药、茶,以及事类、传、夸、说、铭、颂、赋、诗,莫不网罗搜讨,一一具载,是宋末元初集大成式的香学著作。

刘良佑

1946年生于重庆,四川省中江县人。1970年起任职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从事文化研究工作,艺术史博士,台湾逢甲大学历史与文物管理研究所教授,20余年来潜心研究香文化,被称为中国近代香学复兴第一人。曾应上海博物馆邀请做专题研究工作,挖掘整理中国的香文化。香学著有《灵台沉香》、《品香之道》、《香学会典》。

吴清

香学宗师刘良佑教授关门弟子,著名香学专家、中国文物学会会员。曾出版论著《中国古玉鉴赏与收藏》、《如是余香》,并于国内多家报刊杂志发表文物艺术品收藏类文章,数次受邀于上海、浙江等电视台收藏类节目,主持鉴定,曾在上海虹桥香事馆举行了一次主题为“宋元文人香事”的“大肉庄·名家大课”。

· 香事艺术精神

数千年用香的历史,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香事文化。文化是对内在精神的一种改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用香已形成了一种精神内涵。中国的香事艺术代表一种任性逍遥,豁达脱俗的精神。香文化的实质,就是超越世俗的情趣,放弃世俗的捆绑,与大道同在同行,与天地为一,摆脱一切精神的捆绑,进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任性逍遥的境界。

在中国古代,香草是用来比喻忠贞之士的。香草实际上就是超越了凡俗的象征,与浑浊、沾污的世人不同,它代表了一种超脱的境界。用香的方法改变自身的浑浊,其象征意义更大于实际的意义。香草代表看一种豁达和超脱。《离骚》中瑰丽的想象,是对无力改变污浊现实的一种反抗,是对自身精神的一种慰藉。

香事艺术表现一种蕴藏于平实深处的、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恬静的愉悦,也表现了内在气韵升华的观念,沉浸其中,感受穿梭千年的神秘安详之感,凭借幽幽香气,体悟古今交融的风雅之趣,传承博大的中华传统文化。


参考资料:
1. 香事漫谈(一)|香之二三事-诗礼人家楷木茶
2. 古人香事_怀恩书社
3. 香在隋唐:古人是如何用香的?
4. 香炉的发展历史每个朝代都有什么香炉香炉都有什么
5. 香学科普:宋朝的香学大师
6. 刘良佑
7. 香事雅集|传统香学专家吴清教授莅临等慈禅寺
8. 香事 | 香文化的四种精神:和、敬、清、寂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7-0115-55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wdgxbk@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大数据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