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孔子文化》第18期
作者:孙潇
自汉以来,儒家思想就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影响到历朝历代的内政与外交。就外交而论,先秦儒家对当时的邦国交往方面的论述,颇多启示,如孔子主张君子之于天下,唯义之于比,夷夏互通,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孟子主张仁者无敌于天下,内平外成,国家相处唯仁:是从;荀子主张平治天下王道霸道兼之,以德威服凝他国;先秦儒者们大谈王者无外、夏夷之别、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等思想,它们均对后世影响深远。从汉代以德与力经营西域,到唐代羁縻州府的设立,从宋初学者严夷夏之防到清儒以夷制夷之论,皆为其征。在两千年的外交实践中,中国各朝代形成一以贯之、独具风格的外交理念,并最终在东亚地区形成了一个“有理念、有原则和有着一整 套比较完备体制的国家关系体系”(何芳川:《华夷秩序论》),这与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家文化中的邦国外交思想密不可分。
如所周知,进人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崛起,礼坏乐崩,周王室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改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是时五霸争强,诸侯兼并,各国之间的交往频繁,或战或和,史载春秋后期“楚灵王兵强,陵轹中国;齐大而近于鲁;鲁小弱,附于楚则晋怒;附于晋而楚来伐;不备于齐,齐师侵鲁”(《史记·孔子世家》)。儒家的邦国外交思想就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大国争霸、天下大乱的实践中形成的,其核心要义,大致有以下三点。
一、仁治天下
儒家思想的基本主张是“仁”,即“仁者爱人”,对个人而言,实现“仁”的途径首先是“修身、齐家”,最后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标。这是儒家最基本的主张,也是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理论核心,而“平天下”无疑是一国统治者处理国际政治的主要任务。孔子认为君子之于天下,“无敌无莫也,唯义之于比”(《论语》,以下出现孔子语,无特殊说明,皆来自《论语》,不再另注),明确提出仁治天下,并提出仁是人心所在、人道所在,也是王道、天下大治所依,所谓“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能行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即仁不是别人能够给与的,也不是远不可及的,“仁”完全取决于个人,为政以德,德指仁德,内政外交皆然。政德即从政之德,这里提到的恭宽信敏惠是仁德,而《论语》他处亦提及刚毅木讷、克已复礼等均为仁德所由所系。所谓“克已复礼”就是要约束、规范个人的行为,达到“礼”的要求,实现“仁”的目标,从而达到天下归仁。
关于儒家的德政,在《礼记·大学》开篇中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么一大段,应该既是对古人修身思想的集中描述,但在我们看来,它的终极关怀是天下大治,是对国际政治的殷切关怀。只是这种“高大上”的关怀,紧紧围绕着个人私德私智这一最初起点,从小事、从个人做起,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也好,洒扫应对、周旋中礼亦罢,都最终指向治国平天下。这种逻辑与淑世关怀,是儒家思想的理路和精华所在,也是我们考察儒家邦国外交思想,为何要以“天下”为重要关键词和线索的原因。这一整套“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不仅是个人需要实现的道德规范,更要推已及人、由近到远、实现兼济天下的伟大理想。后世儒者无不遵其言而行,视之为儒家文化的道统、学统和政统的大纲大本,实在是一笔可贵的精神思想资源,其历史影响亦大。
如唐代,尽管唐太宗李世民有“玄武门政变”、杀害亲人夺得皇位的嫌疑,但他自登基以后,非常注重自己的个人修养,善于纳谏,开明待外,在外交方面秉承“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七)的策略,强调“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三)。唐太宗重文德轻武力、重内轻外的外交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儒家为政以德,仁治天下的价值理念烙印。
二、和而不同
孔子曾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指和睦,和谐相处;同,苟同。用现代话说就是求同存异。君子不排斥、不抵触差异或意见不同,可以说“和”是建立在差异的基础上,“和”不是单一性,不是雷同,包含着多样性的统一。类似的话语亦见于他处,如君子周而不比,君子学道爱人,都强调为政国或天下的君子,要在私德上做到无私的包容和开明的通达。玄奘出使西域就是显明一例,它表明中国人虔诚地学习外来文化,与儒家所倡和而不同之旨趣暗合。至于唐代以后各种其他宗教人华,都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生存发展,基本做到相安无事(特别是犹太教),当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提倡的“和而不同”“周而不比”相关。
当今世界,文化差异、文明冲突是众多国家面临的相同时代课题。依照传统儒家文化所示,我们理应尊重各文明之间的差异,求同存异。这种理念与思想在现当代领导者的外交实践中得到相当充分的体现。如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打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困局,拓展和改善了我国在国际政治中的生存空间。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美国乔治,布什图书馆的演讲中指出:“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可以说,和而不同也是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规律和准则。”(《人民日报》,2006年6月28日第9版)前不久,我们还看到新闻报道,云中方约见美日大使交涉钓鱼岛,建议其学孔子言论,如“和而不同”、“周而不比”。从中可见,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对我国政治外交的作用之深远,于今犹存。提倡文化自觉的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讲过,“西方文明并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这些年发生了很多地区冲突和战争;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思想和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在促进世界各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方面具有启迪意义”(《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07月27日第4版),此论甚是。费先生早年在“人的研究在中国一个人的经历”主题进行演讲时,总结出后世著名的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传统儒家“和而不同”思想的继承与发扬,殊为可贵。
三、忠恕之道
在《论语》中,子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日:“其恕乎”。大意是说:子贡问孔子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吗?孔子说那就是恕吧。在其他场合,孔门弟子曾参也曾明言“夫子之道,忠恕而已”。所谓恕,就是孔子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见孔子儒学的重要思想范畴之一就是忠恕,即以宽容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与事。孔子所言“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都是这种忠恕思想的体现。
如果从历史上找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著名的怛罗斯之战发生在唐代中期,此战中我国军队惨败,西疆域外多处战略要地、中亚小国被大食国所控。但即使这样,战后不久,我们又接待了当时战争中与唐为敌的大食国、石国等使者,和平往来。发生在中、日之间的遣唐使往来活动,总计十数次,但在前期的四次,日本首鼠两端,为高丽刺探军情,并联合高丽、百济与唐为敌,白江口一战吃了败仗,而朝鲜高丽、百济相继衰亡、新罗崛起并统一半岛,日本方开始向唐朝示好,不再怀非分之想。开始第五次及之后的数次遣唐使,唐朝不计前嫌,宽大为怀,来者不拒,接纳一批批来唐使者,赐其财物无数,任其在境内购置各种生产、生活服品和文化书籍等,使得中日关系迎来了一个空前的发展高峰,成为中日和平交往的一段历史佳话。以上两例,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传统外交思想与实践中儒家所倡的“恕”道理念。在近代外交中,中国对待日本的宽容也显示了这一点。甲午海战、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侵华战争,血淋淋的滔天罪行,是中华儿女的国恨家仇,但当日本在1945年宣布投降时,中国绝然放下成见,愿意与其发展和平友好的战略外交关系。在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后,中国与日本正式建交。至此,中日邦交逐渐走向正常化。进入21世纪以来,两国关系有了进一-步发展,经济、文化方面相互依赖。尽管在靖国神社、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上,两国并未达成致意见,但是中国仍以大国宽容 、友好的态度处理两国的外交关系。
儒家恕道提倡“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近年来,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许多西方大国纷纷猜测,中国走向强大是否会称霸,甚至一度采取军事、外交措施遏制中国的发展。为此,中国对外声明:我们反对霸权主义,也绝不会称霸。中国坚决维护世界和平,不当头、不称霸。面对国际声中的质疑,先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然是最美的回答。我国也同时声明绝不会将自己国家的价值观推广渗透到别的国家,进行文化霸权主义。
综上所述,儒家的仁治天下、 和而不同、忠恕之道,在我国的外交历史和现实中具有相当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先秦儒家邦国外交思想的精髓,以实现当今中华民族复兴、大国和平崛起的梦想,为构建多元而和谐的世界政治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